歷史故事:恭敬持身

弘毅
font print 人氣: 196
【字號】    
   標籤: tags:

子張是孔子的學生,是一個積極追求聞達於世的人。一天他問孔子說:「怎樣才能做官呢?」孔子說:「做官最難得的就是使自身平安並獲得美好的名聲了。」

子張接著問:「如何才能做到呢?」孔子說:「君子做官有六條應該遵守的行為。有好處的時候不要自己獨佔;教育不聰明的人的時候,不要超出他的接受能力而貪圖快速;已經出現過的錯誤不要再犯;話說錯了不要強詞奪理的為之辯解和頑固堅持;是非曲直不易辨明的官司不要亂判;日常事務不要往後推脫。」

子張問:「僅僅這樣就夠了嗎?」孔子說:「不夠,君子做官還有七條應該避免的:憤怒的時候不要責怒他人,否則的話,矛盾就會由此產生;不要拒絕他人的規勸,否則考慮事情就會過於片面;不要對別人不恭敬,否則就會喪失禮貌;不要懈怠懶惰,這樣就會錯過時機;不要舖張浪費,不要不好好合作,這樣事情會因此而做壞;不要做事情沒有條理,否則就會亂忙一氣,爭執也會因此而釀成。」

孔子又說:「為政要把應該遵循的六條和應該避免的七條熟記在心,還要把這些原則體現到自己的為政實踐中,分辨清楚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然後趨利避害。這樣做,你不要求人民報答,人民也會歸附你,政事也會處理得當,就能夠使自身平安並且獲得美好的名聲了。」

儒家非常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認為恭敬和謙虛一樣,都是為人處世的重要準則,因為人只有以一種恭敬的心對待別人,對待自己的職責,才能獲得別人的尊敬。因此,儒家說:「敬,身之基,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重義之人為維護道義可以不顧自身安危,不計個人得失,為了正義就算是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墨子,名瞿,春秋時期墨家學派創始人。他主張人與人之間平等相處,反對侵略戰爭。墨子懷抱救世的願望行義天下,認為只有義才能利民、利天下。所以,他以一個苦行僧的形象周遊列國,不僅極力宣傳他的學說主張,而且盡力制止一切不義之事,真可謂見義勇為。
  • 天才老爹比爾寇斯比發起捐款活動,呼籲每個美國人捐款八美元,興建國家奴隸博物館。美國建造國家奴隸博物館的計畫,已經構想超過十多年,里奇蒙市在美國南北戰爭時發生過許多戰役的「拉帕漢諾克河」河畔,劃了一塊博物館的預定地,現有經費只有五千萬美元,和預定的工程款兩億美元相差很遠,天才老爹除了自掏腰包捐助一百萬美元之外,還發起全美捐款,募款目標一億美元,比爾寇斯比呼籲美國人一起參與這項為後代子孫建造一個歷史故事館的工程。以文找文
  • 清朝乾隆時代,無錫有個孝廉叫秦瀛。有一年乾隆皇帝東巡泰山,秦瀛去趕赴乾隆皇帝的召試大典。過清江浦時,偶然在書市中見舊書一本,裡面都是些零星典故,花了五文錢買了下來。路上信手亂翻,裡面有一條說:「東方三大者,謂泰山也、東海也、孔林(指孔子和他家族的墓地)也。」
  • 唐朝至德初年,是安史之亂最猖獗的時期,肅宗皇帝在靈武避難。當時由關東獻來俘虜一百多名,肅宗詔書命全部處死,俘虜中有一人仰天歎了口氣,被經過的司膳員外郎李勉聽見了,過去問,那人說:「我是被威脅在那裡做官的,不是真心反叛的。」
  • 這是一則在明代轟動朝野的“還魂退金”的故事。
  • 縣令讓他帶路到了後園采蘑菇的地方,在周圍又發現了二枚蘑菇,其大如扇,鮮艷無比,摘去蘑菇,發現下面有穴道。縣令命眾人持鍬橛沿著穴道發掘,挖了一丈多深,見有幾百條赤練蛇,大小各異,有幾丈長的,有頭大如碗的。大概那兩穴是眾蛇出入的地方,蘑菇被蛇的毒氣所噓,恰好掩蓋了穴口。眾僧人吃了那蘑菇湯,所以無一生還。這個小和尚僅僅嗅到氣味,所以幸能復甦。縣令命眾人儲火種,發鳥槍,一舉搗毀了那洞穴和那些毒蛇,而寒山寺自此也廢掉了。
  • 唐朝時,有牛生從河東去長安參加科舉考試,過華州時,在一個鄉村小店裡投宿。那天下大雪,牛生讓店主人燒湯、烙餅,一會兒有一個人衣衫襤褸,也來投店。牛生憐憫他,要和他一起分吃,那人說:「我窮的弄不到錢,今天空著肚子走了一百多里路了。」連著吃了四、五碗,之後躺在牛生床前的地上睡著了,鼾聲象牛叫。到五更天時,那人搖醒牛生,連連催促說:「請相公到門外來一會兒,我有重要的事要說。」
  • 明英宗天順八年,吉水人彭教去京師參加禮部會試,半路在旅店投宿,樓上有人潑下一盆水,一枚金鐲落地,彭教的僕人撿起來收在懷中。
  • 儒家提倡人與人之間要以信義相交,應當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而不要隨便懷疑別人,這樣人與人之間才能和睦相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