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書話:作為自我形成的閱讀

齊孝藤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針對「為什麼必須讀書」的問題,我一定會先回答「因為讀書是塑造自我的最佳方法」。自我形成的過程是非常快樂的,能夠逐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創造自己的世界。

讓複雜共存的廣泛閱讀
可是,這種嚴格但快樂的自我形成,近年來有遭到社會鄙視的傾向。尤其在1980年代之後,輕視自我形成的傾向日趨嚴重。沒有什麼內容也無妨、嚴肅的東西太無聊,這種想法逐漸蔚為風潮。在這種風潮的影響下成長的人,很難正視自我形成的問題。

然而,自我形成的問題是無法逃避的。不必透過讀書達成嚴肅的自我形成、只要高興就好的風潮,使得有些人錯失自我形成的過程,轉而求助於極端的危險宗教團體。

自我的確不像其他東西,並不是明確的、固定的。但是只要長期累積經驗和思考,自我認同會變得厚實,漸漸穩定,這是大致的傾向。發生地下鐵沙林毒氣事件的時候,大家發現許多優秀的理工科菁英都是歐姆真理教信徒,引起社會大眾熱烈的討論。他們企圖將某種自我形成的問題,將自己從青春期到青年期一直擱置的心結,透過神秘主義完全宣洩殆盡。

將單一的想法視為絕對
假如他們持續廣泛地閱讀,應該就能以客觀的立場思考歐姆真理教的教義。如果讀書的範圍太過狹隘,就會將單一的想法視為絕對。有教養代表透過廣泛的閱讀,可進行綜合判斷。被眼前的神秘所吸引,無法冷靜判斷的人,算不上是有知性、有教養的人。

我在大學時期調查過神秘主義的團體,信徒都會從某時候開始停止思考。他們接受一種絕對的價值觀,陷入否定其他價值觀的思考模式。讀書的範圍受限,只選擇並鼓勵符合教義的書。要是內容和教義不合,大家就會抨擊那是理應遭受唾棄的邪書。

信徒看起來不想廣泛地閱讀世界文學作品,也不想培養對人的具體理解能力。他們雖然擅長某種哲學問答,卻缺乏寬容的態度,無法品嚐各種不同的生存方式,傾向於把單一特定的生存方式視為模範。

讀書所培養的是複雜的共存,也就是讓互相矛盾的複雜並存於自己心中。如果自己是一層岩片,就會容易破損。如果能讓複雜共存於心中,就會慢慢地以螺旋狀向上提升,最後變成強韌的自己。

停止思考並不代表自己很強,只不過是僵硬脆弱的自我存在方式。能夠不停止思考、不斷接納異己,這種柔軟度才是讀書所培養的強韌自我。

作為自我形成的教養
「教養」一詞出自德文的「Bildung」,不過德文的「Bildung」微妙地帶著自我形成的濃厚色彩。現在日本人說到教養,通常指廣泛的文化知識,不過以前日本人也曾經公認教養是為了形成自我。尤其在大正時代的舊制高中生之間,重視教養的風潮更是興盛。

教養主義的代表作品有大正三年出版的阿部次郎(明治至昭和時期的哲學家、評論家)《三太郎的日記》、大正六年的倉田百三《出家及其弟子》、大正八年的和哲郎《古寺巡禮》、大正十年的倉田百三《愛與認識的出發》,以及西田幾多郎《善的純粹經驗》。

我出生於1960年,並不是舊制高中生,可是我在將滿二十歲那幾年,曾經沉迷於這些教養主義的經典著作。當時的心情摻雜了企圖形成人格的積極態度,以及對於廣泛文化教養的嚮往。

當時的教養主義將足以大幅影響人格形成的書籍定位為應有的教養,基本書籍主要以文學和哲學為主,例如托爾斯泰、杜斯妥也夫司基、康德、尼采等人的作品。學生會以不曾讀過基本書籍為恥,這種應當讀書的意識也提高了同儕之間的良性競爭氛圍。然而到了現在,日本人已經不再覺得不知道什麼事情是可恥的事了。

因為感到羞愧而積極讀書,大家才能一同成長,只是人總會趨向「不知道又何妨」這種輕鬆的方向,因此整體的競爭氛圍也逐漸低落。在我讀大學的時候,每次和朋友聊天,談話中總會出現自己不知道的書;我總是先假裝自己當然也知道那本書,事後趕緊找書來讀,努力求進。因為有這種風氣,大家的程度慢慢就會和團體中的最高水準看齊。每個人都會鞭策自己,互相督促勉勵,讀書風氣自然進展得更快。

教養主義的支持者,主要是日本舊制高中的知識菁英分子,但是除了舊制高中生以外,教養主義無形中也稍微影響了當時的年輕人。書是為了自我形成而讀的概念,在當時的文化可說是眾所公認。進入昭和時代之後,隨著馬克思主義抬頭,教養主義也開始受到批判。然而,即使是馬克思主義的信奉者,也不是全然否定讀書。學習馬克思主義和閱讀西歐經典著作並不互相矛盾。形成自我、推動改革、讓社會更好的熱切志向,成為他們讀書的動力。如果將馬克思主義視為理當吸收的常識與教養,我們其實可以說,即使到了昭和時代,重視以讀書累積教養的態度本身並未改變。

次文化發揮影響力
教養主義開始明顯地出現衰退的傾向,是從昭和四十年代後半到五十年代,亦即1970年之後。關於日本社會在這段時間發生的變化,筒井清忠在《日本式「教養」的命運》(岩波書店)書中作了詳細說明。簡單說來,當時主要的改變是漫畫以及有關音樂、體育、車子的雜誌資訊開始發揮影響力。對年輕人來說,相較於閱讀,更重要的是了解稍微偏離經典、比較輕鬆、稱為「次文化」的娛樂文化。

昭和五十五(1980)年之後,電視圈和廣告界的基本常識擴散到一般大眾,崇尚名牌,也差不多是從這時候開始。為了自我形成而閱讀被視為經典著作的教養書籍,成了落伍的行為;用名牌貨、知道最時髦的店,成了有本事、吃得開的標準。

同時,在泡沫經濟時期,還有另一股風潮迅速地在日本社會蔓延:與其認真老實地工作,不如投機買賣土地和股票,以錢滾錢迅速增加財富。想當然爾,平心靜氣地讀書追求自我形成,在當時的社會氛圍下已經喪失了立足之地。

日本大學生的讀書量大幅落後歐美大學生,應該也是從這時候開始。美國學生即使直到高中階段都不常讀書,一旦進入大學,突然就必須閱讀大量的書籍。日本的大學雖然也會指定寫報告的參考書目,但是實際上和大學生一接觸,就知道他們即使不怎麼讀書,同樣可以順利畢業。假如完全沒有讀書習慣也可以畢業,那麼高等教育機構遠遠不如歐美也是理所當然。

大學生不讀書早已不是新鮮事。日本擁有的資源不多,教育本身就是重要資源。大學生沒有讀書力,代表日本國力確實已經出現地盤下陷的現象。教養主義不再大幅影響社會價值觀,困難的不如簡單的,重點不是賣什麼而是怎麼賣。年輕人開始學生之間持續衰退,這二十五年來的精神鬆懈,正是導致現在日本陷入苦境的主要因素。◇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愛因斯坦說:「真正的智慧是把複雜變成簡單。」(本書第四章引述),從眼前的現實上看,天下任何事情總是艱難繁雜的,但其原理卻是明白簡易的。若能透悟其原理,則可以將現實之繁難「化繁為簡,以簡御繁」。《易經》老早說過:「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簡而天下之理矣。」但,要穿過現實的繁難而透悟原理之簡易,談何容易?這又是另一層次的困難了,唯有智者能解破融通之。

  • 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學習能力、模仿能力特別強,而且起心動念很快,想到什麼就做什麼;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我們父母要知道,聰明與智慧是不能劃上等號的,所以,為人父母要懂得幫助孩子把聰明轉化為智慧,不要到時候「聰明反被聰明誤」。

  • 眼前掉落一張千元大鈔,你會怎麼辦?是當下馬上衝過去撿起來?還是有些在意但路不拾遺?或者是不以為意的瀟灑走過?如果這是一塊錢,基本上可能沒人會撿。就算是五塊或十塊錢的銅板,會撿的人可能也不多。然而,換做「鈔票」可就另當別論。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會慶幸鴻運當頭的伸手去撿吧。只是撿了這千元大鈔,難道就真的「賺到了」嗎?
  • 日本人最喜歡努力了。 對人動不動就說「努力」,連自己都常把「我會努力」掛在嘴上。這是因為人們很容易在不知不覺間,將「勤勉是美德,努力必有回報」這類耳熟能詳的話,當成心靈的依靠。
  • 補作文、補數學、上英文、參加科學教室……休閒時間被補習班、才藝班填滿,還是不見起色。你知道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你最近幫孩子買書了嗎?你知道這個月孩子讀了幾本書嗎?孩子最喜愛一本書是什麼?
  • 閱讀確實可以增強國語文能力,但是請注意:效果的顯現需要時間。最忌諱的是父母時時擔心:「我家孩子最近光看課外書,成績一點也沒改善,到底有沒有效呢?」

  • 復活島上的石像,舉世聞名。可是,一般人大概不清楚,復活島上共有887個石像,大小不等。其中,280座石像昂首而立,遠眺天際;另外100座左右,散落在道路兩旁,顯然是正在運送途中。其他半數左右的石像,聚集在雷諾瓦瓦谷採石場,正等待啟運。

  • 「你媽怎麼那麼不一樣啊?」

    第一次被人家這樣問時,我還以為是我的耳朵出了問題,或者那只是個玩笑。大概是從小就跟在媽媽身旁的關係,習慣了媽媽的方式,我以為天下的媽媽本就都是這樣的。

  • 寂琦從小是我親自帶大的,有一段時期我因工作需要,給寂琦找到一個非常好的保母,但寂琦就是不肯接受保母。因此,不論我做什麼或到哪兒,總是帶著寂琦,或者由寂琦的爸爸接班照顧。
  • 不知從何時候開始,書在日本已經從「理所當然該讀」變成「不讀也無妨」。

    有些人也許會抱持冷靜的態度,接納時代所造成的變遷,但是我完全站在反對的立場。我堅決認為,讀書並非可做可不做的事,而是應當養成習慣的「技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