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拒收爱滋儿 北市校方态度软化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1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林相美/台北报导〕针对爱滋学生家家(化名 )可能无法返校上课,台北市教育局国教科长施博惠昨天强调,绝对不会允许学校侵犯家家的受教权,该校校长也松口表示,如果能得到卫生医疗单位的支援,学校没有理由禁止家家上学。

校长指出,家家是身不由己,学校并没有排斥他就学,从去年9月至他疑似因肺结核住院前,家家始终正常到校上课,如果学校有意拒绝,当时就不会邀集学校老师,透过简报资料,了解包括爱滋病在内等多项传染病的资讯。

校长坦承,光靠保健室及学校老师照顾家家,实在有困难,除了家家外,学校还有其他学生,小朋友嬉闹玩耍之间如何拿捏分际,都是待解难题,而校方也要面对其他家长的压力。

愿召开家长会进行沟通

校长强调,学校愿意召开家长座谈会,邀请关爱之家的护理人员以专业的医疗资讯,与家长面对面沟通,也希望卫生单位能够介入,提供必要协助。不过,家家的例子绝对不是个案,教育当局及卫生单位应拟定照顾爱滋学生的因应方式,才能让学校有所依据,而非让学校单独面对家长的疑虑。

叶金川:市府没有行政责任

涂醒哲批市府、校方:粗暴

〔记者胡清晖、陈璟民/台北报导〕对于台北市某国小拒绝让爱滋宝宝“家家”上学,长期致力于爱滋防治的前卫生署长涂醒哲批评台北市政府、校方“作法错误、离谱且粗暴”。北市爱滋病防治委员会召集人、副市长叶金川昨晚否认市府有行政责任,指为社会整体的问题,需更努力来教育民众接纳爱滋患者,将开会研议因应之道。

卫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长周志浩昨天再次澄清,爱滋病主要是经由性行为、输血、针头注射等方式传染,唾液、握手、拥抱不会传染,属于慢性的法定传染病,未列在第一、二、三类传染病之中,在医师认为可以上班、上学的情况下,就学权、工作权必须受到保障。

根据官方统计,目前在全台各级学校就读的学生约有三百位爱滋带原者,绝大多数身份都保密。周志浩感慨,台湾的爱滋宣导推广近二十年,但从这个个案引发的争议,反映了观念上的进步速度不如期待。

市府将与校方、家长沟通

叶金川指出,只要妥为处理,爱滋患者的危险性并不高,但患者隐私一经曝光,要让每个人都接受有实质困难,市府将与校方、老师、家长、医护人员加强沟通及导正。

爱滋儿家家:我很乖 我想上学

〔记者周富美、胡清晖/台北报导〕本报昨日报导爱滋儿家家(化名 )想上学却被拒于门外,关爱之家创办人杨捷表示,希望国小校长拿出学者风范,主持正义,维护家家的就学权。

关爱之家 盼校方维护就学权

喜欢上学的家家,每天总是六点半就起床,走路到国小上课只要五分钟,但自从病情曝光被学校拒于门外后,上学之路突然变得好遥远。

关爱之家创办人杨捷指出,家家是在去年发病之后被诊断是爱滋儿,因家人无力照料,被转介到关爱之家,去年好不容易上学展开新生活,她在上学期开学之后就告知老师,并未刻意隐瞒病情,希望国小校长拿出学者风范,主持正义,维护家家的就学权。

“我很乖,我想上学”。十岁的爱滋宝宝家家说出自己的心愿。关爱之家工作人员萧先生表示,家家是个早熟的小孩,他隐约知道学校老师不让他到学校上课。为了舒缓家家的情绪,虽然杨捷感冒身体不适,昨天还是带他到中正纪念堂看花灯,家家暂时忘却烦忧,开心地说︰“我喜欢螃蟹花灯。”

澎湖曾有前例 县府沟通化解

其实过去台湾也曾经有过爱滋病童上学的例子,前卫生署长涂醒哲指出,澎湖在十多年前曾发生一名国小学童因输血感染爱滋,身份曝光后,一度全班只剩下这名学童,但经过澎湖县政府邀请师生、家长、当地民众举办座谈会,挨家挨户沟通、宣导,这名学童后来还是能与其他同学一起上学,完成学业。

涂醒哲说,事隔十多年,首善之区的台北市学校的校长,居然义正辞严拒绝学生上学,实在非常荒谬。“全世界已经有八千万人感染爱滋,台湾通报的爱滋人数也破万人,民众应该对爱滋病有正确认识,并学习如何与爱滋相处。”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