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羽良:讓我們一同提燈賞燈去

─ 元宵提燈偶感
張羽良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3日訊】偕妻走在人潮熙攘的內灣小城,沿途的叫賣聲和逛街的人潮與往常並沒什麼不同,正因為沒什麼不同,才讓手提著狗狗造型燈籠的妻顯得與眾不同。從某個經過的店家裡傳出這樣的聲音:「今年總算看見有人提燈籠了!」這句話頗堪玩味,在元宵節的前夕又是週末夜晚,我們似乎真是小城裡唯一記得提燈籠的人!

大人或許童心不再,元宵記得吃湯圓就算不錯,早已忘記提燈的趣味!那小朋友也不感興趣嗎?當然不會,妻一路提著燈籠的高度就差不多是小朋友視界的高度,走過之處,只見小朋友們都滿懷好奇且目不轉睛的注視著燈籠,童心未泯的妻為此洋洋自得,也難怪!她手提的是那晚內灣小城裡唯一的一盞燈籠。

現代的父母倒不會捨不得買燈籠給小朋友,可能只是忽略了!但從小朋友注視燈籠的神情看來,小小心靈一定很好奇想知道,那個會發亮的狗狗到底是什麼東西?

回億小時候的元宵節,在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我們用自製的奶粉罐、竹筒、紙糊竹編或白蘿蔔挖空來做燈籠。元宵節的晚上,匆匆吃過晚飯的眾家小朋友,便迫不及待的到約定地點集合,接著大夥興高采烈的提著各式燈籠,去走平常不敢也沒啥機會走的夜路,一路上嘻嘻哈哈有說有笑,匯集的燈火照亮了大地,那感覺至今難忘。

元宵節提燈籠的由來,有種說法是古時學子於每年正月開學時,家長會為子女準備燈籠,由老師點亮,象徵學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稱為「開燈」。後來就慢慢演變成元宵節提燈籠的習俗。抗戰時期,在燈籠上繪製民間故事,教導小朋友認識自己的文化,又有了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意義。從元宵節稱為「燈節」來看,燈籠可說是元宵節的中心活動。

上元之樂樂掌燈,若能在熙來攘往、穿梭如織的人群中,人手一個燈籠尋那品燈之樂,不怕都市斑斕的霓虹消了它的顏色,不怕喧鬧的煙火奪了它的雅靜,更好能提著它猜燈謎、賞花燈去,或讓那「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的元宵古味也在今日重現,該多好!?

生活的充實與豐富在於「變化」,一成不變形同僵化的「過日子」,很容易讓生活失去了光彩。對此,智慧的古人早已有所認識,因而創造了各種節慶,並用心營造不同的過節方式,將平淡的日常生活加以變化,賦予不同的高低起伏又饒富趣味。

文化需要傳承、傳統需要珍惜。且讓我們一同提燈賞燈去!別叫下一代長大後回億起的童年,沒有了提燈籠的記憶;更別讓延綿五千年的中華傳統文化,在我們這一代人手裡式微!一如韓國搶先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真有點擔心,當這群不曾提過燈籠的小朋友長成國家的主人翁後,卻可能要到海外去尋那元宵節的味道了!@*(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去年到東京半自助旅行,回程的飛機上,覆蓋著白雪的富士山突然在窗外出現,我立刻拿起相機拍了兩張照片。當時飛行高度約九公里,相當於18座台北101加總的距離。
  • 遊訪苗栗縣苑裡老街,街的一頭有座歇腳的涼亭,亭喚「北門」。在北門亭正面兩根圓柱上,寫著一句挺有意思的對聯:「暫坐涼亭思往事,且依圓柱策前程」。
  • 臘梅將謝,山櫻花接下花神從臘梅交遞的棒子,喜氣洋洋地開的正鬧。雖然還是農曆大寒的節氣裡,怒放的山櫻卻帶來了早春的消息,也告訴人們一年即將復始,萬物又將更新。
  • 【大紀元時報記者張羽良綜合報導】21日下午宣布參選下一任台北市長的台北市副市長葉金川表示,他已經打電話向市長馬英九報告參選意願。葉金川說,歐晉德的長處他都有,和其他目前有意願參選台北市長的人選相較,自己也毫不遜色,因此參選台北市長,是當仁不讓。
  • 「再見了,小弟。多保重呀!」隨著公車遠去的聲音,仍在記億中縈迴,未曾消失。算來是20多年前的事了!那時獨自在彰化求學,初次離家也說不上是自閉些或是不適應,有點不太習慣與人交往和說話。總是活在一個人的世界裡,一個人用餐、一個人踩街、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彈吉他或胡思亂想。
  • 向來將「謊言說多了,就變成真理」奉為圭臬的中共政權,絕不敢也不願意放鬆對輿論的監控與箝制。因為從它起家到今天,所有在中國走過的歷史,無一不是建構在它編造的謊言之下,它要敢放鬆言論自由,那得等到它培養出,面對「亡黨」的勇氣才行。
  • 初到朋友的朋友家作客,一下車在門口庭院見到這幅天然的山水畫景,我如獲至寶般的拿起相機按下了快門。
  • 在烏雲蔽日的時候仰望天空,你會覺得天空是灰色的;一樣的場景你若正坐在剛起飛的飛機上,不一會兒,當飛機穿過厚厚的雲層,你會看見天空是耀眼的藍色,陽光正燦爛。從雲的上面與下面,你看到不同的兩種景色。
  • 踏入校長室,掛在辦公室牆上的「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這幅對聯即迎面而來,就和初見張美貞,見她在主持會議發言中,首先就對全校老師們表達感恩之意,感謝有老師們的認同與配合,才能順利推展自己的教育理念一樣,這兩件事都令人印象深刻。
  • 匪為強樑土匪之義,在台灣出生,歷經兩蔣統治時期成長,對海峽對岸的大陸政權向來被教育以共匪稱之;如今台灣早已走出戒嚴時期,海峽對岸的經濟環境也因外資的加持而似乎移形變貌,共匪一詞在台灣已少有人提起,但共匪真的不存在了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