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小百科

【樂器巡禮】大提琴的發展和歷史

怡君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1023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提琴是西洋三大獨奏樂器之一,它如人聲的音色,一直受到許多人的喜愛。

起源與發展

大提琴的祖先,是一種被稱為”viola dagamba”的樂器(即古大提琴),這種古老的樂器共有六條弦,又稱「腿上提琴」。大提琴的原文為”violoncello”,是指大型的提琴之意。今天的”cello”,體積大概是小提琴的2倍,琴弓短而重,琴弦比中提琴低八度音。

因為是大型樂器,所以不像小提琴、中提琴夾在肩膀上,而是著地靠在左肩上演奏,也由於體積的關係,橋的弧度比較大,弦和弦之間的距離較遠,右手無法像小提琴一樣快速的移動到其它音,但左手可以不用拇指支住樂器,必要時可使用所有指頭按弦,產生一般小提琴和中提琴所發不出來的聲音。

古大提琴的音色十分柔和,有朦朧之美。但到了十七世紀, 由於廣場演奏的機會增加,音量要求增大,故有必要將古大提琴加以改良。經過一段時日的嘗試和研究,終於產生一種最完美的樂器—大提琴。其改良成就在於音色柔和有張力,優雅富魅力,體積大小適於合奏或行進間的演奏;而在發展過程中,更有巴哈為首的作曲家,給予高評價的肯定,並作了不少令人難忘的名曲,使大提琴能在十八世紀取代當時仍頗受喜愛的古大提琴,成為該型樂器的主流。此後,幾乎每個作曲家都把大提琴列入演出目錄中,提琴的技巧提昇到更高的境界,在弦樂器中,除了小提琴,大提琴是擔任獨奏最多的樂器。

構造與詮釋技巧

在外部構造方面,琴身之上,稱為琴頸。琴頸部分包括了捲弦箱、中空的結構,由面板,背板和側板組成。面板上左右對稱的f字型音孔,主要功能是把面板與背板共鳴所產生在箱內的空氣加以振動,通往外界。琴弦和琴橋對音質的影響很大,琴弦的質料,琴橋的形狀與材質以及它在面板上的位置,是關鍵要素。因為琴弦的振動是透過琴橋傳至面板,而引起共鳴的。腳棒是用來支持樂器的,可隨演奏者所需的高度調整高低,使其更加放鬆,並增加大拇指高把位的音準。由於這個設計,大提琴的演奏技巧得到了前所未有突破。在內部結構有音柱與低音樑,它們對於音響的關係十分重大,唯有正確的取材和位置,才能使提琴發出充實的音色來。

大提琴是一種以弓擦弦來發音的弦樂器,因此弓占有重要地位,大提琴獨特的音質與音色及它所要表達的情感,不能沒有弓。東方人很早就知道以馬尾作弓毛,塗上松香幫助它在樂器上摩擦,發出美妙的聲音。然而,十一世紀之前,西歐等國幾乎沒有琴弓傳世。據說琴弓是源於中國的胡弓,經由絲路傳入阿拉伯,再傳進歐洲的。

名家與名曲

大提琴的名家中,以西班牙大提琴家卡薩爾斯最重要,他亦是大提琴史上最傑出的演奏家,。大提琴在他手中,開創了一個新紀元;並奠定了它與鋼琴、小提琴同等的獨奏地位。因此被認為是從古以來最偉大的演奏家。其中,巴哈的六首大提琴無伴奏組曲便是由於他的發現和演奏而受到世人的重視。

已故的著名大提琴家 賈克琳.杜普芮的唱片封面

大提琴的名曲,就舉德佛扎克(A.Dvorak)的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吧!這首和海頓、舒曼的協奏曲並列,為大提琴三大協奏曲名作。格局大,獨奏樂器的技巧華麗,充分發揮大琴悠然的歌謠音樂能耐。以波西米亞與美國黑人音樂的民族色彩為素材,並將它融會貫通,有新世界交響曲的氣勢。

大提琴有廣潤的音域,能奏出比中提琴低沉的聲音也能有動人心弦的高音,它雖沒有小提琴高亢亮麗的音色,但音質柔和有磁性,正好擔任管弦樂團中低音部分。它位於指揮右側,由於演奏姿勢特殊,很容易辨認出來。大提琴之所以受到許多人的喜愛,在於它富有張力的高音,深沉的低音。尤其在表達內心情感上,易觸動人的內心深處,因此這也是其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和受歡迎的原因。@*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吉他源於希臘的「抱琴」(Lyre)。由於其具有瓶狀的共鳴箱,而成為吉他、琵琶、小提琴的始祖。
  • 小提琴是最好的獨奏樂器,若說鋼琴是樂器之王,那小提琴則為樂器之后。
  • 對我們許多人來說,童年代表著一段充滿夢想和希望的單純時光。過去幾個世紀中,許多藝術家都試圖重現這種心境,但沒有人能比浪漫派作曲家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年)在《兒時情景》(作品15,Kinderszenen Op.15,又譯:童年即景)中更好地捕捉到它,這是由13首勾起童年回憶的鋼琴短曲組成的套曲。
  • 馬克斯·布魯赫並不是第一個受到蘇格蘭憂鬱美感而有所啟發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和海頓早在他之前編寫了數首蘇格蘭民歌,而門德爾松則由此創作了他的《赫布里底群島序曲》以及他的第三號交響曲《蘇格蘭》。
  • 數不清的故事,流轉在四弦之間。在這嶄新的世紀,請您來聽一首新的琵琶曲,將可蕩滌萬世愁情。
  • 神韻音樂除了中西合璧的獨特配器、交響樂團的特殊編制,以及傳遞純善純美的正向精神外,在本集節目中,指揮陳纓還將為我們揭示另一個特點。它是什麼呢?
  • 中國傳統的宇宙觀與古希臘神話有許多相似之處,天國與人間雖相距遙遠,卻又在關鍵時刻是相通的。曲子伊始,伴隨著大鑼聲響,看那滿天眾神,雲集在仙氣繚繞、金碧輝煌的天庭之上。創世主的法音在天宇中迴響,木管與豎琴的下行音型,描繪著眾神佛隨主層層下走入凡塵之壯闊景象。他們在人間開創了璀璨的文明,奠定了道德與文化之黃金時期。溫婉的弦樂彷彿仕女們爾雅靈動的舞姿,振奮的鼓聲猶如男子們蒼勁的步伐,讚頌著神傳文化在人世的輝煌!
  • 第一樂章(非常熱情的快板)充滿力量和柔美,同時有著強烈的音樂對比與強度。在曲式結構上,他遵循了古典奏鳴曲式,而其中很多的創新手法也為後來的音樂流派奠定了基礎。音樂開始立即進入的小提琴獨奏、提前寫好而非即興演奏的華彩,以及樂章間的緊密連接以致觀眾幾乎無法鼓掌⋯⋯這些對於當時的觀眾都是很新奇的體驗。
  • 第一樂章,時而高潮迭起,時而如夢似幻,極具張力的色彩變化,猶如置身一場冒險,遊歷神祕與狂喜,盡覽沉鬱與柔情,以那超然的心境,一睹絢爛的終局。此曲充滿了布拉姆斯的創作巧思,那扣人心弦的曲風與別具一格的意境,使其成為音樂長河中獨樹一幟的經典作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