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一級古蹟大坌坑遺址 墳堆中架構台灣歷史觀

人氣: 11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旭昇台北縣三十日電)台北縣一級古蹟大坌坑遺址,應該是全台灣參觀人數最少的古蹟。尤其,目前遺址上佈滿墳墓,除清明節掃墓,平常更是人煙稀少。多數人不清楚八里鄉有一級古蹟,也不知道在哪?不過,在國際考古界,距今七千年至四千七百年的大坌坑遺址卻是赫赫有名。

大坌坑遺址位於台北縣八里鄉觀音山半山腰,山上多為果樹、墳墓、水田。依國際通行的辦法,以最接近遺址的現代村落為該遺址命名,且以最先發現的遺址名稱,為該文化命名。

遺址範圍約十六點八公頃,都屬於私有土地,土地使用分區為觀音山風景特定區計畫「保安林保護區兼古蹟保存區」。

早年農民在大坌坑採竹筍時,挖掘到許多骨骸和陶器、石器,因此蓋小廟集中祭祀供奉,一九五八年學者盛清沂也因此發現這處遺址。以「萬善堂」為中心點,東西寬約五百公尺、南北縱深約三百五十公尺都有遺物分佈。是台灣目前已發現新石器時代,最早期的一層文化,該文化並廣泛分佈於台灣全島各地。

和這個文化相類似的史前文化,也出現在中國大陸閩江口以南到雷州半島附近之間的東南沿海。該文化與中國北方的「仰韶文化」同期。

一九六二年和一九六三年,台北縣文獻委員會曾經在遺址做過發掘。一九六四年,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與美國耶魯大學合作,由張光直教授主持發掘,出土大量的遺物,正式確定這是一處重要的史前文化遺址。代號為「T. P. K」。

中央研究院劉益昌教授表示,從出土的陶器與石器判斷,遺址主人的製陶及磨製石器的技術十分發達,尤其,陶缽、陶罐的腹,都有粗繩紋,所以又稱為「繩紋陶文化」。

台北縣政府文化局表示,依照考古調查,台灣在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人居住。直到三、四百年前,才開始有文字記錄島民生活的情形。大坌坑文化遺留,是了解這段期間人類生計、技術、聚落形態、經濟貿易和社會結構的重要研究資料和證據。

按年代早晚、時空分布、文化內容,大坌坑遺址可分為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早期、中期、晚期,鐵器時代等五個文化層,是相當罕見的特例。

大坌坑文化除了是最早可以辨認出來的南島語族祖先(台灣原住民祖先)型文化,同時也是台灣農業最早的起源地,依據考古研究發現,當時以狩獵和漁撈為生,也採集野生植物種子和植物纖維,可能已經有種植根莖類作物的初級農業。

八里左岸已經成為台北縣發展觀光的重點地區,因為十三行遺址開挖所興建的十三行博物館,也成為當地新地標。不過,與十三行相去不遠的大坌坑遺址,因為屬於私人土地,命運大不同。

一九九二年台北縣政府建議內政部徵收大坌坑遺址,迄今無法辦理。縣府委託就近代管的十三行博物館代理館長高麗真表示,每個月都派人巡查。目前,遺址並未遭到破壞。

這個遺址有什麼重要?依台北縣志考據推測,此遺址與山、河之地緣關係顯示,八里坌一帶,可能為史前時期之通商港口,也可能為史前時期之南北陸路通商要津。

更重要的是,大坌坑遺址可能是台灣六十萬原住民族的祖先型文化;為台灣北部平埔族凱達格蘭族祖先的遺留。同時,證明了在七千年前的亞洲,有幾個不同的史前文明各自發展、交流,推翻了以往由中原大陸觀點架構的歷史視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