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慶食俗】五月五避疫養生說端午

王淑銘

人氣 8

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或稱五月節,是中國民間年節中一個重要的節日之一。傳說中,是為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投汨羅江而亡的屈原,因此又稱為詩人節。

話說端午,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習俗,除了賽龍舟、家家戶戶插艾葉菖蒲、掛香包外,就讓我們來談一談最重要的主題喝雄黃酒及另人垂涎三尺的粽子。

雄黃酒香除瘟疫
端午飲雄黃酒是從白蛇傳的愛情傳說中,發展出來的避邪習俗。炎炎五月天,正逢暑氣始盛之時,很容易孳生病媒蚊等傳染病,古人稱為「毒月」,認為雄黃具有殺菌、解毒、避邪的功能,根據本草綱目記載:「雄黃味苦甘平寒,殺諸蛇蟲毒」,有此可知,雄黃酒在早期是用來驅瘟解毒。

其實,喝雄黃酒是很危險的,近年來以科學方式分析出,雄黃是含有「硫化坤」的一種礦物,亦是提煉砒霜的主要原料,喝了雄黃酒就相當於吃了砒霜,會有中毒的情況發生,宜避免,時至今日,這種習俗已漸漸從「飲用」改為「淨灑」的方式。

雄黃中毒的症狀主要是上吐下瀉。解毒的方法則可用防已(中藥材之一種)9克,或生甘草1份、綠豆2份,一起煎煮成濃汁服用即可。

五月粽香情
相傳屈原投江自盡後,楚人哀痛之餘,為免江中魚蝦吃了屈原身體,遂以粽子投江餵食。最早出現的應屬西漢的「梟羹」,一 直到晉朝的「角黍」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就是今天的粽子。當時的粽子是以黍為主要材料,除了粟子以外,不添加任何餡料。 但在今天我們所看到的粽子,因地方不同造型也有所差異,而餡料都是特別精心研製,可說是五花八門別具特色 。


台式鮮肉粽

港式裹蒸粽

湖洲豆沙粽

粽子是以糯米為主要原料,配料原則有甜、鹹之分,再以碧綠的箬葉或竹葉裹粽,煮熟後的清香味,足以令人食指大動。鹹的口味一般餡料有滷肉、火腿、筍乾、蝦米、蛋黃等,甚至在現代吹起保健養生風,還巧別心思以鮑魚甘貝、紫米山藥、香菇、栗子等為餡料,市面上亦可發現低熱量的蒟篛粽、口感香Q的水晶粽。

甜的口味則不外有豆沙、蓮蓉、棗泥、八寶等,閩南地區的粿粽(又稱白粽)及鹼粽更是別具一番風味。鹼粽是在糯米拌上鹼汁(俗稱庚油)蒸熟而成,具有軟Q、滑的特色,冰過後沾上果糖或白沙糖食用特別可口,只是粽子皆用糯米製成的,較不易消化,且熱量高對腸胃不好的人和老年人還是要適量食用為佳。

在現代工商社會中,家家戶戶自己包粽子的景象已不多見,傳統市場、便利超商、大型購物中心購買現成粽子相當方便,節慶前夕,不仿買些粽子饋贈親友,連絡連絡感情吧!特別是家中有考生的親友,送盒粽子更代表「包中」之意,是以祝福考生能百試百中,順利考上理想學校。@*

相關新聞
【歲時禮俗】粽葉飄香五月五—端午節
誤喝自製雄黃酒 急性腎衰竭
高縣抽驗傳統市場粽子一件不合格
金門端節酒奇貨可居 兩起竊案警方追查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