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泰:天安門母親,全中國熱血青年都是您們的兒女!

黃泰

標籤: ,

【大紀元6月3日訊】這篇文章使一向文思還算敏捷的我遲遲不能下筆。我無法擺脫內心強烈的羞恥和慚愧感。17年前的今天,一大批年輕的兒女懷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志願,為爭取民主自由、為全中國人民真正站起來,他們先倒下了。他們殷紅的鮮血染透了天安門,染透了北京城,染透了神州大地的每一個角落,更染透了億萬人民的心。他們將自己青春湧動的血液注入了古老中華民族的血脈中,他們的精魂從此便永遠化做了天地正氣!這批兒女的母親從此也擁有了最高的榮譽──天安門母親。她們的兒女不僅屬於她們,更屬於偉大的祖國母親,屬於全體苦難的中國人民。她們將因自己兒女的壯舉而滿懷驕傲。我們今天活著的人,尤其是血液依然保存著熱度的青年,我們將因她們培養的傑出兒女而對她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我的心中是如此羞慚,因了我的苟活。17年後的今天,我只能待在死寂的校園裏寫下這微薄的祭奠。我知道我現在僅有的一點自由亦是靠了烈士們的血而得到的。因此這稀罕的自由是容不得我自由揮霍的。那麼多年輕的亡魂聚集在天穹中注視著我,注視著今天和他們當年一樣熱血奔騰的青年呢!我的腳下,我們每一個血液還熱著的青年都能感受到腳下流動的熱血。我們踏在這塊被鮮血浸透的土地上,怎能不戰戰兢兢地活著!

忘記歷史等於背叛。如果我們將這被鮮血染紅的一點點自由消耗在吃喝玩樂上,我們就是忘恩負義、禽獸不如的東西!我們絕不做幫兇幫閑,如果我們還願做個熱血青年,而非冷血動物的話!只有接過先烈手上微弱的自由火炬,傳承火種,讓星星之火燎遍中國,我們才無愧先烈,我們才可告慰先烈在天之靈!毋忘「6.4」死國難者,毋做負心人!

母子連心,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喪失愛子。17年前天安門母親將自己的兒女奉獻給了祖國和人民,17年來,6,000多個日日夜夜,她們承受的痛苦是何其深刻?這不是我們可以臆測的,也不是用語言可以表達的。如果沒有萬分堅強的意志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即使鐵石心腸亦將被這巨痛所震碎。誰能想像那6,000多個日夜的煎熬,是怎樣難以忍受的?難忍能忍,難受而受,唯其如此,方顯慘烈,方顯剛強,天地鬼神亦足為之驚泣!

世上的母親哪個不愛子如心頭之肉、憐子若掌中之寶?世間的孝子誰不願奉承父母以終天年,誰不想為父母養老送終?所有的母親在兒女面前皆是偉大的。但願將兒女無私奉獻給祖國和人民者,這種母愛已昇華為慈悲,對天下蒼生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種偉大足可與日月同輝!佛陀在《父母恩重難報經》中開示: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繞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恩。雖然英雄兒女們不能為父母安養天年,甚至要使父母承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慘痛,然而佛陀亦切切叮囑眾生毋忘報國恩。佛陀在過去世亦為自己的祖國而犧牲生命。國與家,忠與孝,自古難兩全,然而必先有國而後有家,國破家亦亡。在國家生死危及的關頭,英雄兒女們以性命抗爭,雖然善良的他們不曾預料到以人民子弟兵標榜的解放軍,竟然會向手無寸鐵的他們開槍,竟然會用坦克來碾他們,但我相信他們對於自己的選擇是無怨無悔的。丁子霖母親17歲的兒子蔣捷連烈士在屠殺正瘋狂進行的時候,越窗離開家中,趕去支援受難的同胞,結果在木樨地被戒嚴部隊射殺。徐玨母親21歲的兒子吳向東烈士在犧牲前一個月,即在遺書中明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為了打倒官倒,打倒貪官污吏,爭取民主自由,就是死了,也在所不惜!……。」這些死難者才是真正的共和國衛士!他們忠於國家,他們為億萬人民的幸福而犧牲,這才是真正的大忠大孝!

因了這場大屠殺而產生了天安門母親這個偉大群體,她們多少年來堅持不懈地為討回自己英雄兒女的清白和聲譽,為給「6.4」正名,為繼承她們英雄兒女未完的心願而抗爭。這是一條無比艱辛的道路,但她們一直堅持著往前走,不達目的,誓不甘休。這是通向民主自由和良知正義的長征。我知道她們是必勝的,而且不需要很久了,因為她們的勝利就是人民的勝利,她們的苦難就是人民的苦難,她們的兒女就是人民的兒女,她們註定是要勝利的!

天安門母親永遠不會孤獨。中國和全世界無數正義的人都在關心支持她們。雖然她們失去了自己最寶貴的兒女,但我們全中國熱血青年都將天安們母親當做自己的母親:您們兒女的鮮血不會白流,也沒有白流;我們這代熱血青年就是在您們兒女鮮血的洗禮中成長的。如果哪一天為了祖國和人民而需要我們犧牲,我們必將效法您們的英雄兒女,流盡我們最後一滴熱血!

天安門母親,請允許我和全中國熱血青年,最崇敬最親切最熱情地喚一聲:我們都是您們的兒女!

2006年6月2日@
[首發民主論壇,轉載請注明]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中國人權惡化  民運人士籲台制定政治庇護法
陳弘莘:勿忘「六四」反抗暴力
六四抗暴絕食公告
台大教授明居正談六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