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欣賞】水仙子.自足

作者:歲寒
font print 人氣: 185
【字號】    
   標籤: tags:

楊朝英《[雙調] 水仙子.自足》

杏花村裡舊生涯,
瘦竹疏梅處士家,
深耕淺種收成罷。
酒新篘,魚旋打,
有雞豚竹筍藤花。
客到家常飯,
僧來穀雨茶,
閒時節自煉丹砂。

【作者簡介】

楊朝英,號澹齋,與貫雲石交遊甚密。編有《陽春白雪》和《太平樂府》兩種散曲集,人稱「楊氏二選」,元人散曲多賴此二書流傳。他的散曲作品今存二十多首。

【字句淺釋】

雙調:元曲宮調之一;水仙子:曲牌的名字,相當於宋詞中的詞牌。自足:本曲的題目。
解題:這首小曲是描寫恬然自得、自足自樂的田園隱居生活的,這也是元代散曲中比較多見的詩題。
舊:指時間已經很長了。
處士:有才、德而又隱居不仕的人,即隱士。
篘(讀「抽」):濾酒的器具,作動詞即濾酒。
旋:不久,剛。
豚:小豬,也泛指豬。
籐花:這裡指瓜類植物籐上的花。
穀雨茶:穀雨時節採的新茶。
丹砂:修道的人煉出的丹藥。

【全曲串講】

在杏花圍繞的村子裡,已經生活了多年。
房前屋後種著幾叢瘦竹、數枝疏梅。
深耕地淺播種,自己耕耘自己收穫。
剛濾出的新酒,才出水的鮮魚,
還有雞肉豬肉竹筍和籐上的菜瓜。
客人到了,吃些家常便飯;
僧朋來時,品嚐穀雨新茶。
農閒時節,自己煉延年益壽的丹砂。

【言外之意】

杏花村、瘦竹疏梅,烘托出一種田園風韻和清新恬淡、飄逸高雅的隱居情趣。自耕自種、自己收穫,完全自食其力。釀酒、捕魚、養雞、養豬、採竹筍和自種瓜果,一切無須外求,陶然有自足之樂,而且可見其「家常飯」也必定是豐盛富足的。塵中的客人、塵外的僧朋,不拘俗禮、相交以誠,吃頓家常飯、品品穀雨茶,或隨談家常,或深研禪理,益增生活情趣。至於說農閒時自煉丹砂,則又顯其自足之外,尚有對生命狀態更高的追求了。

@*#

──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王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場驟雨過後,作者眼中看到一片生機。荷花經過驟雨的洗禮,越發婷婷玉立,荷葉更顯清新本色。人生不過百年,幾乎人人都在勞苦奔波,陷在名利物慾的之中,錯過了多少人間景色。
  • 鳳髻蟠空,裊娜腰肢溫更柔。輕移蓮步,漢宮飛燕舊風流。謾催鼉鼓品《梁州》,鷓鴣飛起春羅袖。錦纏頭,劉郎錯認風前柳。
  • 在元曲領域,最有趣的作家組合莫過於「酸甜樂府」。一個喜食酸而號酸齋,一個好甜食而號甜齋,恰巧又都擅長散曲創作,因而後人習慣將二人合稱。多姿多彩的元曲,就這樣增添了幾分酸酸甜甜的奇妙滋味。
  • 古人常用飲食味道評論文學作品,那麼元曲屬於哪一種味道呢?《錄鬼簿》將其比作「蛤蜊味」,形容元曲輕靈活潑、自然不造作的風格。《曲論》則概括為「蒜酪味」,一股辛辣刺鼻而又香甜醇厚的混合風味,瞬間撲面而來。
  • 元曲界有一句名言:「樂府之有喬、張,猶詩家之有李、杜。」[1]說的是元代後期兩位以散曲留芳後世的大作家,「喬」即喬吉,「張」便是張可久了。
  • 元代文人,不乏風流倜儻、博學多才之輩,喬吉卻是難得的「才貌雙全」的翩翩才俊。《錄鬼簿》中讚他「美容儀,能詞章」。而翻遍整部書,幾乎再無人因顏值得到類似的評價。
  • 元曲四大家關、馬、白、鄭,其中鄭光祖是後起之秀,唯一一位元雜劇後期的代表作家。元曲的發展,也有個自盛而衰的過程,總體上來說,元朝初期的作家成就要高於後期,因此四大家的人選也多集中在早期文人。不過鄭光祖一點不比前輩遜色,幾乎要搶了元人之最關漢卿的地位。
  • 元代文人,除少數名臣作過散曲外,大抵是布衣、府吏之類。而元初有位文人,自是名門貴公子,更有在朝堂平步青雲的捷徑。然而就是這麼一位名流,卻自甘「沉淪」,終生不入仕途,還投身秦樓楚館,陶醉詩酒風月。不過元代文壇有幸,他留下了大量詞曲和傳世雜劇,最終名列元曲四大家。
  • 三國風雲,百年紛爭,是後世津津樂道的話題。它可入詩,吟唱那「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慷慨悲歌;它可入詞,彈奏那「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曠達情懷。它既是明辨博雅的《三國志》,躋身中華二十四正史;它也是盪氣迴腸的《三國演義》,成就明清小說的傳世奇書。
  • 俗語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文學藝術領域,要想評選出個名次或是第一人,都是極為困難的事情。比如元曲四大家的甄選,在歷史上就爭議頗多。不過對於誰是元曲作家中的魁首,大抵無異議,此人正是譽滿天下的關漢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