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簡化使中國文化斷層

堯孟

人氣 21
標籤:

  政權暴虐,可以推翻﹔政治不良,可以改革﹔經濟衰退,可以振興﹔財政短缺,可以增補﹔社會腐敗,可以改善﹔教育失當,可以修改﹔種種以上國事,古今中外,列國歷代,在這些自然法則的驅使下,幾乎都走著同樣的道路﹔唯文字簡化,除非初創,或循序漸進,或時代淘汰,否則,豈可說改革就改革﹖ 說簡化就簡化﹖竟然大刀闊斧地截斬削刪一番,把遠古漢人的祖先研發的漢字,簡化到體無完膚、面目全非、外表殘缺、內臟掏空的地步﹖竟美其名曰「時代需要」和「方便快捷」﹖

  縱然那些簡化漢字者,言之有理,借問閣下,有沒有考慮到,漢字簡化一旦全面實行,則繁體字將日漸不用,自秦朝到外來的中國共產黨政權,兩千餘年的文化政績,文史經籍等一時將束諸高閣,成為中空斷層。時過境遷研讀困難,只要百年以後,子孫再去學習,繁體字將成為另一種「甲骨文」,屆時再去研讀漢字,誠然困難,漢字簡化執行者,將成為千古罪人,讓後代唾罵。

  再說,「時代需要」,從秦朝到現在經過多少時代,難道那些時代都不需要,唯有中共的時代需要﹖「至於方便快捷」,此言尚稱有理,但不竟然。現在印刷業極為發達,一切書籍,文件作業,用手寫的機會不多,幾乎都用電動打字,電腦作業,方便快速,由操作人的動作決定,並非植寄於漢字簡化的功效上。再說,如果求書寫方便快捷,何不去學練「草書」,更能掌握方便快捷,而且還多一份書法技能。為何偏搞簡化字﹖居心何在﹖

  由以上分析研究,我們不難得到的結論是力倡漢字簡化者,其心態有三種﹕

  一、厭繁趨簡。漢字如人體,構成極複雜﹔就楷書為例,其基本筆劃就有八種﹕(一)點、(二)挑、(三)橫、(四)豎、(五)撇、(六)捺、(七)厥、(八)鉤,在這八種基本筆劃中,每種又有八種不同的寫法,合計共六十四種基本筆劃,看起來似乎挺麻煩的,但是真正下筆寫出來,還是蠻容易的。可是對於那些怕繁趨簡,得過且過,越簡單越好的人來說,漢字遠比二十六個字母構成的英文字複雜得多。於是變成時代需要、勢在必行、刻不容緩、積極推行。這些人無形中成為漢字簡化的背後推手,狂熱的支持者。至於漢字簡化後的缺失,他們沒有慎思明辨地去想過。還有,漢字如何簡化才是合情合理,有根據等過程,他們更沒有思考過。也沒研究過。  漢字簡化者的自覺反應,就是他們認為,漢字的繁體字,筆劃太多。寫起來費時費事,換句話說,繁體字書寫時既緩慢又複雜,只要筆劃少就好,至於簡化的時機、依據、方法、程序、情理和後果等種種問題,似乎很少注意。事實告訴我們,在人類文化的歷史長河中衣食住行和教育及科學,是可以間斷或連續存在的,唯文字一旦或偶然改變或簡化,會造成諸多不便,除非萬不得已,文字一旦形成,開始操作記載國家與民族的事跡,這種文字符號就不能朝令夕改,否則,後果堪憂。

  世人皆知,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悠久、文化發達、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十三億人口,占世界五分子一的人都在講中文,(應該包括漢文、蒙文、回文、藏文、苗文等),漢語排名世界第二,早已成為中國的國語或普通話,擔負起自古迄今中國歷史承先起後的重責大任﹔和中外人民溝通的橋樑,足證漢語的優越性、適應性、科學性和持久性。

  我們中國人,應以漢人祖先創造出優質,科學和置任何空間,都能適合閱讀的文字,而且在發音學上,絕不影響學其它外文為榮耀。如果您學外國語的種類越多,您就發現漢字越優越﹕諸如一、方正﹔二.自右向左寫、自上向下書(以上屬傳統寫法)﹔三、自左向右寫自上向下書(以上屬現代改良成西洋人的寫法)﹔四、循環書寫,如迴文詩。

  對詩、詞、歌、賦、對聯及漢字篆、隸、草、行、楷五體書寫藝術,更能發揮淋漓盡致的功效,單在此項,就是西洋任何一種文字都無法與漢字相比的﹔五、漢字容易辯知性質﹕漢字見其部首或邊傍,可知道該字是屬何種性質﹖單一體字或合成體字,皆可一目瞭然﹕如金、銀、銅、鐵等字,一看來既知其性質為金屬﹔又如木、林,楊、橋、柳、等字一見可知其字與木有關﹔以此類推。外國字,有時由字首,字根(字幹),接尾部和字尾形成,當然,依此判斷,也可知道字的性質,但絕對沒有漢字那樣來得清晰﹔人如其字,字如其人人﹔由書者字的好壞,可看出其為人的品格、善惡、功力等表現。例如國人常見蔣介石的楷書和毛澤東的草書,從中不難發現他們為人處事的表象﹔七、寫漢字可以修心養性,增加書法的功力,日久成為高度的藝術,這又是洋文自嘆弗如的。

  漢字有以上如此多的優點,足證創造漢字的遠古祖先,確有超水平的文字創造智慧。漢字的發明創造,比起「殷虛甲骨」時代,還要提早一千五百年的時間,其演進的過程,相傳皇帝時代的史官倉頡,是創造漢字的第一人。他根據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六書,總匯文字的聲音和義理,創造出漢字來。寫生繪畫稱「象形」,象形的字就像日、月、山、五、門、虎、馬、毋,戶、母等﹔憑著察看,便知道字的意思的,稱為「指事」,指事的字就像上、下、大、小等反方向兩相均衡的字屬之﹔比較類似的組合字稱為「會意」如﹕出、征、忘、望、嚮、忘、奠、祭、獸、幽、帝等﹔依照聲音,引伸借用其他的字的同音,意附聲附配合而成的字稱為「形聲」,在這方面的字有﹕於、往、教、效、孟、雲、邁、逆、爻等﹔凡是形似,音近、義同的文字都屬於「轉注」。例如﹕考和老二字,其形狀和聲音都很接近,是屬轉注等字。採取同音之字,用作引申,借用其他的字的同音,謂之「假借」﹕「來」借用「麥」字﹔「自」借用「鼻」字﹔「北」借用「背」字﹔ 「其」借用「萁」﹔「在」借用「材」音等。由以上創造漢字的六書準則看,足證漢人創造漢字的祖先,造字是何等地嚴格﹗我們使用漢字的後代子孫,不能有所體察反而討厭繁體字,竟趨向亂七八糟亂改一統的簡化字。

  

  二、立異求名。這一類主張漢字簡化的人多數是學有專長的知名學者,尤其是留學國外,喝過幾年洋墨水的自命不凡的學生,他們急於揚名立萬,光宗耀祖,凡前往留學的國家都是好的,文字亦然,中國漢字實在太大麻煩了,應該簡化。這些人,自清末到明國,尤其「五四」運動前後數不勝數。他們名出了,但是整個中國依然陷於水深火熱中,他們處處立異為高,異名以千譽。標新立異,求取名聲。還記得上世紀(二十世紀)五0年代,台灣國府有位知名的羅姓學者,他曾倡議實行簡體字,當時絕大多數的人都不以為然,竟有一位知名的漫畫大師,在報上畫了一類幅漫畫來諷刺此事。漫畫的內容是﹕穿簡體衣、住簡體屋、吃簡體飯、最後放他的簡體屁﹗從此再沒人提起推行簡體字啦。以上說明,其實想簡化漢字而動腦筋的人早就有了。只是見仁見智,各有說詞。倡簡者理單勢薄最後不了了之。平心而論漢字簡化與否,繁簡之爭,無可厚非,只是說用了幾千年的漢文,突然簡化,其後遺症,非同小可,如果政府和廣大的人民沒有遠慮,則必有後憂,豈可置若罔聞﹖無動於衷﹖盲目唱合﹖

  三、滅絕人性文化。前述,厭繁趨簡的漢字簡化者,我們可以體諒。因為好逸惡勞,人之天性。多一筆劃,不如少一筆劃要好。至於後代讀繁體字困難,文化斷層,線裝書本束諸高閣,那是另碼子事。這些人我們可以體諒,他們沒有惡念﹔立異求名的漢字簡化者,我們可以原諒,因為揚名立萬,光宗耀祖,人死留名,都是中國人的傳統觀念,無可厚非對,這些想簡化漢字的人,我們可以原諒,他們也沒有惡意﹔現在,我們要談談滅絕文化的這些漢字簡化者,他們是外國人馬克思的忠實信徒,唯物史觀者,他們數典忘祖,忘記他們的祖先是中國人。漢字是中國人的漢人祖先,用高度的智慧創造發明的,始終承先啟後,傳承著中國五千餘年的歷史文化。我們身為後代子孫,應該妥善保存,進而發揚光大。不應該一味地簡化破壞,處心積慮地想滅絕自己的文化。他們在中國,加入蘇聯第三國際無產階級的共產黨,在中國建立蘇維埃政府,受俄共指使,執行赤化全世界的任務。靠著不實在的宣稱,有計劃的欺騙,恐怖的統治,殘酷的殺戮,嚴密的控制等非人道的作法,最後很不光彩地奪得政權。然後改國號及政府組織。實行一黨專政。開始各種內鬥運動。把黨內外的人士,整得死去活來,慘不忍睹。

  中共慘殺自己同胞將近億萬,借「土改」,分土地,地、富、中農喪命,最后土地國有,中共搖身一變成為全中國獨一無二的大地主。想當年把土地充公也就算了,何須欲加之罪,何患無詞地取人家的姓命。殘酷之程度,有甚於魔鬼了﹔借「反革命」清除異己,剋盡殺戮之能事﹔借「文革」破四舊,立四新。舊有的寶貴文物是破壞了,請問立四新又何在﹖美其名曰﹕「文化大革命」,實際上就是行「文化大破壞」之實。說起來中國人該感到慚愧,口口聲聲,立國五千年,文化悠久,物博人和,可是代表我們歷朝各代的文化在哪裏呢﹖請問何處去尋獲﹖殷、商、周、秦、漢、唐、宋、元、明、清等代表之文物建設又在哪裏﹖我們如果要尋找唐代的文化,到日本尚能如願以償,因為他們的住屋和和服,仍保有我大唐時代的風格,如果找元代的建築風格,可能要去克甚米爾高原了。至於其他的朝代風格文物,除了極少數零星散佈著,大多數可能要挖地考古了。外國旅遊中國的有識之士,經常對我質疑一些問題,那就是以上所言。另外,他們反問,你們中國的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高樓大廈,無遜於世界先進國家的都市建設,可是我們來中國,不是要看這些,否則我們不如參觀紐約、倫敦、巴黎等現代化大都市。我們來看你們的固有文物,可惜被破壞殆盡﹗可惜﹗可惜﹗那樣好的城牆,磚塊被拆,另在一旁去做人行道,真不可思議﹗如果你們想趕超英美,建造新社區,或建設新都市,何不在舊城的外面,擇地建設,而保留古色古香的舊有文化建築,給我們洋人有一飽滿中國高水準的文物眼福。筆者身為華人。聽到洋人的善意批評和建議,一則敬佩其高見,二則慚愧本身無能為力,更替那些現為中國的高官,竟連洋人的這些基本常識都沒有,而是感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而愧對全國百姓及列祖列宗。  中共對人民之殺戮和國家文化之破壞,已臻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境地。他們一黨專政,殘暴以逞,絕不讓暴秦和俄共專美於前,對文字之改革亦然。

  說起漢字的發明創造,比起殷墟時代,還要提早一千五百年的時間。殷代(公元前一七五0至前一0二0)人想知道事情的成敗福禍,把文字卜辭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用火烘烤,以顯露出裂痕,判斷吉凶,於是「甲骨文」產生,殷商和西周時代,又把文字鐫刻在金屬鐘、鼎、彝器上成為「鐘鼎文」(即金文)﹔到了春秋時代(公元前七七0至四0三)的後半期開始,多數用竹簡來寫漢字。秦始皇統一六國,秦代用大篆、小篆、刻符、蟲書、摹印、署名、殳書、隸書等八種字體(許慎說文表示),但以篆(大小篆)為固定文字,所謂「書同文」。迨至漢初,雖八種文字仍有沿用,但篆字書寫時,圓轉緩慢,其他字體更為不適,唯隸書遠比篆字簡便,隨採用隸書為通用的文字。漢代的隸書,起源於竹簡﹔草書是由漢隸分化出來的一種字體,在漢代已成為日常使用的書體,因為草書,揮寫快,藝術價值高,所以廣為流行。後由隸書和草書演變出簡易,流行的「行書」,魏晉時代,行書字體又大行其道。晉代更確立了楷書的字體。從此漢字再也沒有多少變化,一直沿用到滿末民初。從「五四」運動開始,部份留學生自各留學國家學了些新知識和洋文回國,自傲是尖端學人為了打頭陣,出風頭,揚名立萬,只要能想到改革的地方,而不去分析利弊和得失,盲目倡言改革,錢玄同曾提出廢除筆劃過多而不適用的漢字共兩千三百個字予以簡化。國府教育部於一九三五年把錢氏的簡化字中,取出三二四個字公佈運用,後國學界反對而作罷。唯偏激知識份子如魯迅之輩認為「漢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是勞苦大眾身上的結核」,「倘不除去它,結果只有自己死」,這種抹煞漢字的主張,您能說他不是滅絕文化的劊子手嗎﹖

  這些力倡漢字簡化的偏激分子和部份的學者,多半是共產黨徒或同路人,他們倡言漢字簡化,是師承一九一七年以後俄共對俄文字母的簡化。一九一七年前,俄文共三十五個字母。革命以後,力倡改革,取消三個不適用的字母。這三個字母確實無必要存在,而對俄文毫無影響。身為俄共小弟的中共份子,見樣學樣,也傚法蘇聯老大哥來把漢字簡化,豈不成「東施效顰」﹖

  一九五0年,中共教育部蒐集民間常用流行簡體字,一九五六年六月通過了「漢字簡化方案」。一九五八年國務院予以修改,並通過了「漢語拼音方案」,於一九八六年制定「簡化漢語總表」,待中共加入聯合國之後,簡體字即成為唯一的中文版本,足征中共想滅絕中國「固有文化」早有預謀,且意味著暴秦和俄共的獨裁還魂政治的翻版,並非無的放矢的政治化評論。否則,中共為何不事先與使用正體字的台灣中華民國和香港政府協調商推,如何簡化漢字的辦法,同時也應該協調使用漢字的新加坡(一九六九年公佈了五二0個簡體字,其中有六七個字與中共不同)和馬來西亞(一九七二年成立馬來西亞簡化漢字委員會,全部採用中國漢字總表)以及越南、泰國、美加、歐洲使用正體字的華人,做漢字簡化合情合理地改善﹖

  根據二00五年世界主要語言實力調查報告,漢語排名第二,中共在海外推廣漢語的「孔子學院」已發展到四十所之多,仍繼續迅速發展中,難怪海外有識之士,早就洞察中共的不善企圖,呼籲世人應該重視此一問題,中共實質上,是假「孔子學院」之名,行銷簡體字,推行簡化漢字文化之實,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世人正關心中共把漢字簡化的塵埃尚未落地,聯合國宣佈,自二00八年起,實施中文一律用簡體字,接著中共語言學院周有先隨聲附和稱﹕「如果用了簡化字,這就證明簡化漢字的方向是對的,是得到全世界多數人同意的」。這是多麼冠冕堂皇的滅絕漢字正體字的藉口。

  筆者曾專修中、俄、英等數種語文,從事中外大學教職及文字工作多年,又窮十年之功,完成愈十五萬字的「五體書法詩譜」,對漢字之篆、隸、草、行、楷並不陌生,中共再簡化,並未構成閱讀之難題。只是為後代子孫閱讀中國固有繁體字(正體字)的經史文籍等書著想,我們不能圖一時之方便,捨繁就簡,將來使中國文化產生斷層,難以順利傳承,實在損失太大,華人不可察,不可等閑視之﹗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名家專欄】你的口罩為什麼是中國製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