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海外收購遭遇國際化「陷阱」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9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思明綜合報導) 近年來,中資公司在「走出去」的口號下展開了針對西方名牌企業的收購。由於中資企業在法律體制、文化理念等層面與「國際化」有著諸多差異,導致這些收購大多遭遇壓力剎羽而歸;要麼在競購成功後,盈利下降,市值縮水。收購法國湯姆遜電視機業務的中國TCL公司,今年上半年便虧損2.05億美元。

中資海外收購:被迫退出與贏家詛咒

2005年是中資收購海外公司最為活躍的一年,中海油收購美國優尼科,海爾收購美泰克,與聯想電腦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都吸引了國際媒體聚焦。
  
最終中海油面對美國國會和民間的強大壓力,於2005年8月2日宣佈退出收購優尼科的競爭。海爾對美國品牌美泰克的收購也因在融合方面出現困難而失敗。
  
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歷經波折後,於2005年3月9日獲得美國政府的審批,但在開拓市場方面,卻是遭遇了與中國企業併購先驅TCL同樣的「贏家詛咒」。
  
今年8月31日英國《金融時報》的專欄文章《TCL怎麼了?》一開頭就發出驚呼,「哎喲!收購了法國湯姆遜電視機業務的中國TCL公司,今年上半年虧損了2.05億美元」。
  
聯想公司雖然情況稍好些,但是,聯想的增長幾乎完全是在中國市場。8月初,聯想集團(0992.HK)公佈了2006-2007第一財季業績,該季度總營收35億美元,同比增長38%,PC銷量同比增長12%。但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後,卻並未如預想中的那樣在歐美市場開疆拓土。戴爾亞太及日本總裁Steve Felice評價道:「聯想除在中國市場很不錯之外,在其它地區市場都虧損。」

陷阱之一:輿論民意的力量

中資企業在海外併購中往往認為只要出得起高價,並購便應有把握,忽視了對普通民眾利益和訴求的關懷。
  
麥肯錫公司資訊師喬納森.沃特爾(Jonathan Woetzel)說,統計數字顯示,中國企業發起併購,過程中大都處於劣勢,其中七成以失敗告終。儘管中國企業的出價通常高於競爭對手,然而中國企業的收購往往遭到被購公司所在國民意和輿論的阻擊。
  
由於體制的不同,被併購企業的所在國大都關心國家安全、就業穩定和知識產權等。對於去年中海油並購優尼科案,中海油出資185億美元,雖然比對手雪佛龍高,但終因美國國會和民間的強大壓力,最終不得不宣佈退出收購優尼科的競爭。

陷阱之二:不能夠鑽空子

中國企業在實現併購之後,如何與海外企業實現真正意義的融合也是一個難題。中國的企業習慣於採用靈活的方式,歐美的企業講究按照規則和規定行事,不能夠鑽空子。
  
波士頓諮詢集團兼并咨询業務主管亞歷山大.羅斯說,中國買主往往急於要將新兼併的海外企業變成一家中國企業,讓企業領導層的一個小圈子決定一切。而習慣於溝通渠道暢通、透明管理的西方經理們多有微詞。
  
中方領導層還低估工會力量。TCL的主管就曾公開抱怨說,在歐洲讓工人加班加點可不是件容易的事。RSM Hemmelrath中國區負責人Stucken博士對此表示,TCL購買德國的企業,當時就低估了德國工會的作用。德國的工會遠不是中國人概念中的「工會」。

陷阱之三:並購目標存在偏差

中國企業在國際化進程中,喜歡收購發達國家的知名品牌企業,但兼併後才慢慢發現,這些企業實際上已步入暮年,或者已經瀕臨破產,如彩電對湯姆遜來說早已是個負擔,IBM早在2002年4月就宣佈不再從事個人電腦製造。英國《金融時報》指出:「中國企業收購的典型目標就是:低技術,但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
  
德國漢堡一位銀行工作人員在提到中國企業海外並購時說:「中國的管理人員太注重一家公司的過去,而對這家公司的未來考慮得太少。」

陷阱之四:反壟斷法律壁壘

2006年7月27日,歐盟委員會正式宣佈,根據歐盟合併準則的深入調查,決定不予批准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公司(中集集團)間接並購荷蘭博格公司。歐盟委員會認為,中集集團在此次併購中構成「准壟斷」局面。
  
近年來,中國企業海外並購屢出大手筆,聯想、海爾、五礦、中海油、中集集團等大型企業紛紛向美國、歐洲的企業拋出橄欖枝,實施「走出去」戰略。在此過程中,中國企業面臨的主要障礙之一,就是東道國的反壟斷法。
  
目前,大量的中國收購者是由中共政府控股的國有企業,這些公司的任何海外收購,均受到被購企業所在國從經濟和政治雙重角度的嚴格審查。◇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品牌沒沒無聞
八月十四日亞洲財經要聞
俄媒:中國企業再次污染松花江
對外急併購 中國企業消化不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