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揚:一個台北人眼中的香港

宗揚

人氣 49
標籤:

【大紀元1月20日訊】我是一名台北人,從事跨國性金融證券行業多年,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往來台、港兩地,親身經歷、目睹香港這十幾年來的蛻變,再看看我們自己城市的變化,心中不免有些感觸。

台港商辦大樓的比較

十多年前的香港,剛剛在金鐘地鐵站上,完工了一座集合了大型商場、酒店住宅及辦公大樓於一身的太古廣場(Pacific Place)。它極具現代化的都會時尚風格,不僅曾是香港人假日休閒的最佳去處,也經常令許許多多遠到而來的台灣遊客流連忘返;如今更是大陸遊客來港旅遊時,爭先拍照留念及消費購物的必到景點。

記得當年台灣來的友人經常問,為甚麼香港能,我們台北就不能。十年過去了,台北確實也有個遠企購物中心(The Mall),但是想必造訪過這兩處購物中心的朋友們,可能也會同意我的觀點,我們台北的遠企購物中心,在格局與氣魄上,比起香港的太古廣場來,似乎還是略遜一籌。

雖然說,台北遠企購物中心的廣場結構中,同樣也有甲級辦公大樓和六星級酒店,但疏通各地到訪人潮的各種基礎交通設施,遠不及香港太古廣場來的舒適便利。換言之,香港的太古廣場確確實實銜接了廣大香港人的需求與驕傲,而在台北人眼中的遠企購物中心,卻多是商務人士挽髻鬚眉的高級社交場所。十多年過去了,香港在各個領域的發展,秉著一貫務實高效的積極精神,配合精力充沛的企業家共同打拼,打造了一座名副其實的『萬象之都』。

台港國際航廈的比較

許多人和我一樣,走一趟香港,往往感覺到她真是一個獨特、高度國際化的都市。從抵達赤蠟角機場開始,便開始體驗香港人在維持香港競爭力方面所盡的努力,譬如托運行李的效率之高,確實是幾個鄰近的機場無法比擬的。有好幾次的經驗,友人與我都是剛做完通關手續,一到行李轉盤處,便看到我們托運的行李早已到達提領區。即便需要等待,一般也不需要久候多時。拿好行李出了閘門,只需步行一分鐘左右的時間,完全無須走出戶外,也不用搬著大件的行李忙上忙下,即可轉乘機場快線,不消半個鐘頭便已抵達市中心地區,其便捷舒適的程度,令人印象深刻。

回頭想想我們的桃園中正機場,十年間增建了一座二期航廈,硬體設施與聯外的交通確實有所提高,但是新航廈的利用率與疏運旅客計劃的前瞻性,比起香港大嶼山國際機場的發展規劃,明顯顯得不足。導致從桃園機場接駁到台北市中心的時間,沒有人敢說的準的。雖說我們『大有為』的政府也信誓旦旦說過要發展台灣為亞太營運中心,但認真回首過去十年來港、台兩地經濟實力的消長,我們台北人似乎只能搖頭興嘆,可能是我們的主事者欠缺經驗,決心與魄力吧。

在大嶼山國際機場趕往市區的途中,四下所見,其快速發達的交通網絡,包括鐵路、公路、橋樑、隧道、渡輪與纜車等設施,無一不是立意深遠、所費不貲的大型基礎建設。將這些條件體現在營商的環境裡,香港無疑的,是一個世界一流的高效城市。即便如此,令我們訝異的是,絕大多數生活在香港人士,不論是政府或民間,從特區首長到市井小民,仍馬不停蹄地在討論著、思索著,如何能使香港更有效地與其他主要金融中心競爭。這也就難怪香港能夠在回歸中國主權之後,有不少人看衰香港的悲觀聲中,仍然能脫穎而出,持續成為一個生產力強、創意無盡的國際大都市。

香港經濟環境的隱憂

現時的香港已然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亞太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機構和國際市場緊密相連,政府施政的透明度極高、完善的通訊基礎建設、自由兌換的穩定貨幣,都是外資企業持續看好香港的重要因素。不過,其越來越倚賴中國內地市場的經濟形勢,雖標誌著蘊含無限可能的龐大商機,但不可諱言的是,其光鮮亮麗外表的背後,實際上暗藏巨大的市場風險。

畢竟,中國掠奪式的經濟發展過程,就像是快速膨脹起來的充氣球;一旦中國的經濟發展,出現週期性的景氣循環或任何突發式的系統性風險,以香港目前經濟發展的結構來說,是很難進行調整與迴避的。從這個角度觀察,台北政壇行之有年的『戒急用忍』政策,試圖盡量推遲中國大陸與台灣之間的直接經濟臍帶聯繫,降低台灣整體營運風險的努力,似乎還是有幾分道理的。

台港政治環境的比較

和台北比起來,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府架構,編制精簡且效率超高。唯一美中不足是尚未有真正的民主機制,特區行政長官能不能直選是一個首要的指標,主要的障礙在於中共對真正民主制度的恐懼,因此極盡巧思限制香港的民主發展。雖然有識之士大聲疾呼民主機制是奠定香港長遠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石,但是一般港人由於看到台灣發展民主過程中的亂象,加上中共無孔不入的文宣攻勢,多數人不喜歡談及政治改革或民主進程的話題,而多將其心力投注於投資與營商活動。總的感覺是,香港人認為這類問題不該是香港應該關切的話題,這與台北人對政治事務的熱衷程度,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香港推崇自由貿易的體制及鼓勵快速的資訊流通,加上公司及個人課稅率較低,吸引不少的國際企業選擇在這裡設立亞洲區總部或辦事處。在勞動力市場方面,一般而言人力資源的素質很高。來自台灣的企業,在必須不斷追求獲利的大前提下,間接取道香港,迂迴進入大陸時,往往可在香港本地,以非常合理的代價找到操國、粵、英語的專業助理和業務行銷人才。這和香港高教育水平的工作人口供應無缺有關。

台港不動產行情的觀察

然而,隨著大量跨國企業與高所得個人赴港發展,高端的商務與住宅的不動產需求不斷攀升,導致香港房地產的價格逐步推高,市場行情從新逼近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前的水準。這使得台北的甲級商業大樓和所謂的『豪宅』看起來,十分物超所值。根據2006年底台港兩地的不動產研究調查報告顯示,台、港之間頂級『豪宅』的房價差距高達2至4倍。追究其因,台北紛亂的政治局面和緊張的兩岸關係,始終是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一個頭痛難解的結。

不過這樣的差距也未免過大了,如果不是台北的房價過於低估了,那香港的房價肯定又要經過一輪調整;還記得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後的兩年,房地產市場的泡沫破滅後,香港曾出現了大批『負資產』的家庭,令許多港人悔不當初。但願上次悲慘教訓,能對現時香港的房地產市場,起一定的警示作用。

結語

素以效率出眾的香港,在過去十年間,倚靠著大批適應力強、教育程度高且富創業精神的工作人口,構築了一處令人稱羨的國際經貿、金融大都會區。然而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競合關係是永無止境的,台北雖然因種種因緣,在過去十年間,未能在許多都市發展的硬指標上,有令人激賞的表現。但在未來的十年,台北城市的建設藍圖,應可借鏡香港部分的經驗,找出適合我們主客觀條件的發展模式,最終實現成為亞洲國際都會的目標。(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港金管局:人民幣升值使香港經濟受惠
香港六成七家庭上網  全球城市之冠
澳門第三季經濟增長一成一
香港上月762宗個人申請破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