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欣賞

【京劇欣賞】— 雅觀樓

李存孝破陣擒敵
袁榮易
font print 人氣: 148
【字號】    
   標籤: tags:

京劇盛行的年代,李克用、李存孝父子征戰事蹟的《沙陀國》、《雅觀樓》、《飛虎山》、《太平橋》、《反五侯》等劇目十分受到歡迎。《雅觀樓》的故事是這樣的:唐僖宗飽受黃巢造反的苦惱,向沙陀國李克用借兵抵擋,李克用新收的義子李存孝,是個十五、六歲的小伙子,武技超群,被稱為十三太保。

《雅觀樓》李存孝(滕遠龍飾),戴額子前扇、虎頭盔。

一向妒嫉李克用的梁王朱溫,正與李克用會宴於雅觀樓。此時黃巢的前鋒部隊孟覺海率兵攻至,朱溫素知孟覺海驍勇,無人能敵;又明知十三太保李存孝生病,故意拿希世的玉帶與李克用打賭,約定李存孝午時前能俘擄孟覺海,玉帶就歸李克用所有。此居心何在?用意在使李氏父子出乖露醜而已。沒想到,李存孝根本不在意自己生病與否,在關前大展武功,生擒孟覺海而歸。

台灣戲曲學院國劇團演出《雅觀樓》,排陣破敵。

這個故事其實是套用「蘭陵王」的故事。《舊唐書‧音樂志》上曾經這麼記載:「北齊蘭陵王長恭,才武而面美,常著假面而對敵。嘗擊周師金墉城下,勇冠三軍。齊人壯之,為此舞,以效其指揮出刺之容,謂之《蘭陵王入陣曲》。」

北周與北齊長期對立,蘭陵王戴面具,在金墉城下以寡擊眾,大敗北周的軍隊。北齊人為歌頌此次勝利,以贊揚年輕俊美的高長恭,編制了《蘭陵王入陣曲》舞曲(日本宮廷舞樂保留下來這段樂曲,近期還傳回蘭陵王的故鄉河北景縣)。《雅觀樓》的原始構想也如《蘭陵王入陣曲》,歌頌少年英雄李存孝,勇冠三軍、無所畏懼。在精緻的表演下,讓我們猶見此役之壯闊,其人之煥然英姿。

李存孝(滕遠龍飾)兩手使用兩種不同的武器應敵,表演難度很高。

蘭陵王高長恭猶如李存孝,有精熟的武技,後來只把他當成戴面具的俊男來傳誦,對於他破敵的決心與勇氣、卓越的武功,就鮮少描述,忽視其軍事上的才華。前幾年,花巨額資金拍攝電影「蘭陵王」,根本不在武功上著墨,耍弄巫術。但也不是真正的巫術,不過是採用蹩扭的弗洛依德的心理分析,窄化與變異了英雄形象。若真要講究形象,與《雅觀樓》比較,不免是霄壤之別。現在想要設計出《雅觀樓》合歌(唱滾繡球等曲牌)舞樂於一爐的表演、精煉的武技身段,已經不太可能。

李存孝與驍勇的孟覺海決戰,舉重若輕。

隨著時代的快速變化,眼睜睜的看著優良武戲失傳,《蘭陵王入陣曲》尚有日本人保存,然而當今能演《雅觀樓》的人是越來越少。說起來也很特別,《雅觀樓》明明是崑戲,但京劇界卻妥加保存與發揚,而且常常做為武小生的啟蒙戲。劇中不論是工架、出手,還是對人物的刻畫都十分經典。

此戲之傳承譜系:楊隆壽傳茹萊卿,茹萊卿傳程繼先、金仲仁,程繼先傳茹富蘭,茹富蘭傳葉盛蘭,葉盛蘭傳給了來台灣的朱世友等等,脈絡清晰可見。

尊重好的表演藝術,保存是起碼的工作,讓更多人有機會看到這淵遠流長的本來面貌。珍貴的文化遺產,戲曲界代代傳承下來,我們這一代人有責任,不讓這項優異的藝術斷絕了。
@*(http://www.dajiyuan.com)

<--ads-->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