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書話:怎樣活最幸福

野村正樹
【字號】    
   標籤: tags:

適度、適當的中庸之道
這個標題也是本書的主題。

意思是說,如果想同時讓事業成功和生活幸福,就不該強迫自己凡事一定要得到滿分,而是維持適度的努力、保持適度的成功,這才是無上的祕訣。

乍見之下,這樣的思考方式,似乎與時下的潮流正好相反。

只要瞭解日本企業界眼前的工作型態,就會瞭解這句話的真義。

過去,日本的經營管理主要在「終身雇用」及「年功序升」的制度下進行。只要個人績效有進步,薪水和職位就會相對地晉升,一般人只要擁有健康的身體,持續工作到退休,就能順利地拿到退休金。

這兩種理想的制度,其最大敵人是「表現過度、做得太多」。

以往企業界的概念是,即使為了工作也不該損及身體健康;如果因為多餘的行動導致失敗,那麼本來可以循序走向幸福的人生地圖,可能很快就走到盡頭。換句話說,在當時,「安全與安定」被視為成功和幸福的基本原則。

再看看現今的社會,情況似乎已經和以往大不相同。

現代人在企業內只能靠實力出頭,薪水依照業績成果核定;如何在競爭的社會中存活,變成人生最重要的課題。更有甚者,為了打敗眾多的競爭對手,展現自己的能耐,每天都得卯足力量、全力衝刺,無法停下來休息。

就算在這個競爭時代,還是有人會問「什麼才是適度和適當?」
令人費解的是,自古以來盛行日本的「適度、適當」的價值觀,在現今社會裡正好被刻意忽視。為何這麼說呢?

第一,任何人想在如此競爭的社會裡獲勝存活,真的不容易。

例如:有一家公司的營業部門,出現兩個同樣優秀的營業人員A和B,他們的銷售技巧高超,每個人每月都可以賣出5個(或5台)產品。A為了打敗對手B,某個月拚命加班工作,賣出6個。B也不甘示弱也拚命加班,下個月賣出7個,A於是取消週末的休假繼續工作,接著賣出八個。最後B連週日和國定假日都不休息,拚命工作……業績雖然像爬樓梯般上升,兩人的競爭也因此無法停歇。

這種激烈的競爭,通常只有在其中一人放棄,或是拚到其中有人因身體吃不消、生病而敗下陣來才會喊停,並且「決定勝負」。

就某種角度來看,這兩個人堪稱是企業界的好榜樣,值得效法或推崇。

但問題是,如果人只能隨著大環境,不得不天天盲目地努力工作,這樣算是幸福嗎?

第二,人類的行動受到「時間」這種物理因素的限制。

前面提到那兩位競爭者,就算他們把休假日都用上,能使用的時間依然有限;就算每天努力加班到第二天的上班時間、就算年間所有的休假日都工作,一年最多也就是那三百多天,時間這項資源原本就是有限的。看起來沒完沒了的體力消耗戰,終有一天會到達極限。

第三,人類雖然能夠盡全力衝刺,但其持續力畢竟有限。像前面兩個例子,工作努力過了頭的人,到頭來多為過度操勞所引起的疾病所苦。眼前的時代,可說是一方面夾雜著深度憂慮,一方面求生存的社會。擱下問題的後果,很難想像,因為我們共乘的這輛「成果主義」的失速列車,速度正不斷地加快……

少就加、多就減的生活哲學
我想我們正處於關鍵的時間點,當務之急是,必須及時設法在自己的身上裝好適用的煞車系統,也就是阻止意外事故發生的安全機制,以防萬一。

在此必須聲明,先前提到的競爭社會,是美國人率先提倡的。向來對美國言聽計從,被視為「忠犬」的日本政府,好像也貢獻不少心力,獎勵民間實現這種社會制度。

其中,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但是失敗或裹足不進的情況也不少。

例如有些企業實施成果主義,結果在人事考核制度上慘遭滑鐵廬,不少號稱創意型的企業動搖到終身雇用制,如今不少企業已不見縱影。

有人不禁要問,日本為何無法發揮像美國一樣完全競爭的機能呢?

或許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我認為日本人的內在已經根植著「適度、適當」的生活哲學和方法,而這種思維已經變成日本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舉個例子,日語當中有「鹽梅」這個辭彙。

製作時,無論鹽放得太多或太少,都無法做出味道可口的梅仔乾。

因此在一開始製作時,就用「加減匙」在調味的過程裡,兩者意思是一樣的。

靠辣味出名的東南亞或南美的墨西哥料理,恐怕就沒有這樣的說法或做法吧!◇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補作文、補數學、上英文、參加科學教室……休閒時間被補習班、才藝班填滿,還是不見起色。你知道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你最近幫孩子買書了嗎?你知道這個月孩子讀了幾本書嗎?孩子最喜愛一本書是什麼?
  • 閱讀確實可以增強國語文能力,但是請注意:效果的顯現需要時間。最忌諱的是父母時時擔心:「我家孩子最近光看課外書,成績一點也沒改善,到底有沒有效呢?」

  • 復活島上的石像,舉世聞名。可是,一般人大概不清楚,復活島上共有887個石像,大小不等。其中,280座石像昂首而立,遠眺天際;另外100座左右,散落在道路兩旁,顯然是正在運送途中。其他半數左右的石像,聚集在雷諾瓦瓦谷採石場,正等待啟運。

  • 「你媽怎麼那麼不一樣啊?」

    第一次被人家這樣問時,我還以為是我的耳朵出了問題,或者那只是個玩笑。大概是從小就跟在媽媽身旁的關係,習慣了媽媽的方式,我以為天下的媽媽本就都是這樣的。

  • 寂琦從小是我親自帶大的,有一段時期我因工作需要,給寂琦找到一個非常好的保母,但寂琦就是不肯接受保母。因此,不論我做什麼或到哪兒,總是帶著寂琦,或者由寂琦的爸爸接班照顧。
  • 不知從何時候開始,書在日本已經從「理所當然該讀」變成「不讀也無妨」。

    有些人也許會抱持冷靜的態度,接納時代所造成的變遷,但是我完全站在反對的立場。我堅決認為,讀書並非可做可不做的事,而是應當養成習慣的「技能」。

  • 針對「為什麼必須讀書」的問題,我一定會先回答「因為讀書是塑造自我的最佳方法」。自我形成的過程是非常快樂的,能夠逐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創造自己的世界。
  • 新聞文化的沈淪,是以刺激、戲謔、懷疑和微不足道的「垃圾」共同展現?英國文化研究學者史都華‧艾倫於2004年再版的《新聞文化》(News Culture)一書中,回顧20世紀英國和美國多元新聞論述發展歷程,也探討21世紀新聞事業面臨的重大挑戰。
  • 談到一般人跟新聞媒體的關係時,常會想到一系列不同的類型。在這些類型中,昏昏欲睡、蠻不在乎的沙發馬鈴薯(couch potato,邊看電視、邊吃東西的人)是一個極端,而過度活躍的新聞迷(news junkies)則是另一個極端。可想而知,大部分的新聞消費者都位於中間地帶,尤其是在談到電視新聞的時候。在英美兩國,電視新聞很明顯的是最受人歡迎的新聞來源。
  • 從18歲起,我每天工作平均超過12小時,我比同輩更勤奮,總是比部屬、比學生更認真。因此有人如此形容:「彭懷真是龜兔賽跑中的兔子,跑得很快,只是他用烏龜的勤奮持續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