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河堤生态工法新尝试 竹编取代钢铅蛇笼

人气: 1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卢太城台东县二日电)台东县卑南溪出海口河床护岸,首次采用新的生态工法,将过去钢铅编成的蛇笼,改以竹编蛇笼取代,不仅可以减少河床的破坏,还可以增加就业机会;至于护堤的效果如何则有待观察。

台东市中华大桥下方、卑南溪旁,最近一群工人,有人忙着烧烤竹子,有人忙着编织竹笼,这些竹笼长八十公分、宽七十公分、高六十公分,将用来装满五百公斤的石块,这是第八河川局尝试新的河川护岸生态工法。

过去传统的生态工法是,将铅丝编成长方形的空盒状,以上下排交错的方式置于施工地点,然后再填入约二十至三十公分的鹅卵石,并于空隙填补较小型的鹅卵石,铺设高度约为三分之二的笼高,最后再以钢丝固定各面,用以加强其强度,以免毁损。

有时候用在边坡稳定上时,也可会卵石中填入泥土及草籽,使蛇笼长出植栽,利于与周围环境结合,并美化景观视觉。

台湾地区目前可在多种环境中见到“蛇笼工法”的施作,但不尽然适合当地环境,有时候可能造成河川遭到破坏,或是钢筋污染河川。

第八河川局于是尝试将钢铅蛇笼换成竹编蛇笼。第八河川局工程专家陈瑞林表示,过去传统蛇笼,需要大的石头,取得不易,且可能对河川生态景观造成影响;而竹编蛇笼事实上比钢铅还坚韧,且采用三十公分以下的鹅卵石,取得容易,再者需要庞大人力,又可增加就业机会。

陈瑞林表示,竹编蛇笼安置在湍急的河岸,它对砂石抓力很强,久而久之就成为新的天然堤岸;不过,目前这项工法是新的试验,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