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學習最重要的是什麼

李世珍
font print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組織學習是近十年來非常熱門的話題之一,而最近這個話題也延燒到政府單位,這也讓組織需要「學習」這件事,造就一番流行。然而,很多組織並不了解組織學習的內涵為何,就直接從字面上理解,很自然就把它組織學習連結到教育訓練,或甚至還連結到知識管理。其實,組織學習不等於教育訓練,也不等於知識管理。

為什麼需要組織學習

很多組織的高階主管,一聽到「組織學習」這樣的名詞,就將其當作用以提升員工能力的手段,這也造成很多人對「組織學習」的誤解,認為組織學習就是這麼回事。組織學習大師阿吉里斯與熊恩的看法,是破除人際互動之間的習慣性防衛、從單環學習到雙環學習,台灣推動學習型組織的大師楊碩英教授認為組織學習最重要的是「思考什麼對組織是最重要的事。最重要事不在於專業上的學習(transactional learning),而是一種蛻變式的學習(transformational learning)」。因此,組織之所以需要「組織學習」,是要讓組織及其成員能改變原有思考方式並破除心智模式。

改變既有的思考方式

愛因斯坦曾說:「既有思考方式造成的問題,無法由既有思考方式來解決。」

對組織而言,要讓成員改變既有的思考方式,一方面是需要以「追求心智模式的改變」為依歸,心智模式的形成都是人的觀念的形成,既然是人所形成觀念,當然就有打破的可能;另一方面是形成促使心智模式改變的基礎環境,這個基礎境包括創造出成員練習突破心智模式的時間與機會,以及創造出能讓成員說真話的環境。

創造讓成員說真話的環境

組織內的成員不敢說出真話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其中,最重要是和主管有關,主管不願聽真話,或聽了之後生氣、怒罵、自我防衛等,只要發生一次,就能形成員工對說真話的退縮。組織內沒有人說真話,會自然掩蓋內心的真正聲音,老闆會成為最後一個知道,事情出包了、員工離職。可見無法說真話的環境的代價如此大,更別談心智模式的改變,員工集體認為某一位主管就是這樣、不可理喻,如此只會更加強化彼此心智模式。

您的員工跟你疏離嗎?他們常在背後批評你嗎?您都是最後幾個才知道問題的發生嗎?他們不跟你說但卻在網路上大肆批評嗎?您會常常對他們發怒嗎?您的員工留都留不住嗎?如果有的話,您要注意了,您已經創造出無法讓員工說真話的環境,更別再談組織學習了。◇

本文由中山大學「系統思考與組織學習研究室」成員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管理者在經營企業時感到最困難事就是在逆境中做決策,逆境做決策的困難是在於當下你能不能清楚地去做正確的事。因為一旦決策做得不好,可能公司就一毀到底,也可能短期變好長期更糟!
  • 這個基模的中心思想是,今日你所要解決的問題,當我們拉長時間看時,會發現這個待解決的問題,竟起因於昨日所採行的解決方案。當人們為求解救眼前困難,往往採用快而立即見效的對策,就有如為求短暫暢快而喝毒酒來解渴,但卻為日後造成更嚴重難解的問題。
  • 企業的管理者若能創造出一個讓員工實踐自我管理的工作環境,那麼這個管理者是最有可能將公司生產效率及員工工作滿意度發揮到極致的。然而,如何才能讓下屬自動自發同時又能最終達成公司的共同目標呢?

  • COMPAQ面對市場的激烈競爭,兩位CEO:費佛及康尼恩分別採取了不同的對策,也帶來不同的結果。康尼恩所帶領的COMPAQ的成長引擎,如圖3。
  • 面對加速變動的現代經濟體系,組織不再能以固定產品、固定技術、固定市場而冀望能基業長青。時時學習新知識、新技能,以便創造新產品、新市場,對組織的生存而言成為基本的要求。
  • 具有美感教育的玩具去哪兒了?如今,走進百貨商店的玩具通道會讓你嚇一跳。炫目的色彩和燈光向你閃爍著,預先錄製的聲效在空氣中噼啪作響。一切都過於張揚和誇張,到處都是醒目的商標。真正有教育性、想像力和美感的玩具去哪兒了?孩子們對世界最初體驗的那些健康又美麗的玩具在哪裡?好在它們仍然存在,只不過比以往更少見到。這裡列出一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玩具清單,這些玩具可以培養孩子的運動技能、想像力、樂趣、創造力以及與美好現實聯繫的體驗。
  • 「為什麼要生孩子?」,讓我們來看看孩子給我們的人生與家庭帶來哪些快樂與好處,這些也許更真實一些。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 英語是一門學起來很有趣的語言。儘管它被認為是一門相對容易學習的語言,但它仍有75萬個單詞,即使是最熟練的學習者也難以快速全部掌握。但有幾個方法可以加快掌握英語:
  • 原產墨西哥的野生種向日葵,因民國89年滿載葵花子的貨輪,在彰化外海擱淺,種子漂流至沿海溼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