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啟開朝 暴桀夏滅

font print 人氣: 4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3日訊】
啟繼位後,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夏朝。啟很賢德,天下人心都向著他。啟繼承了大禹的事業,並以德化來治理天下。夏朝的最高統治者稱為「王」。

啟登臨帝位,在鈞台大宴各地首領。有扈氏不歸服,拒不出席。啟決定前往征伐。在戰鬥開始之前,啟作了一篇誓辭叫做《甘誓》,並召集來六軍將領進行訓誡。啟向 六軍將領們宣言:「有扈氏蔑視仁、義、禮、智、信五常的規範,背離天、地、人的正道,因此上天要斷絕他的大命。如今我恭敬的執行上天對他的懲罰。聽從命令 的,我將在祖先神靈面前獎賞他;誰不聽從命令,就在社神面前殺掉他,把他們的家屬收為奴婢。」在啟的帶領下,消滅了有扈氏。自此天下都來朝拜。

啟 死之後,他的兒子太康繼位。太康整天遊玩打獵,不顧民事,被有窮國君主后羿趕走。人民和權力落后羿手上。太康死後,后羿立太康的弟弟仲康為夏王,但實權仍 操縱在后羿手中。又立仲康的兒子相繼位。仲康死後,后羿因為荒於遊獵,被臣子寒浞所殺,寒浞又殺相自立。當相被殺時,相的王后緡懷著身 孕,逃回自己的娘家有仍(今山東濟零縣),她生下兒子少康。少康長大後,匯聚了夏殘存的勢力,消滅寒浞,光復了夏王朝。歷史上稱為「少康中興」。少康之子 杼在位時,徹底消滅了寒浞的勢力,並征伐東夷,使夏王朝發展到了鼎盛階段。其後的五代六王時期,社會比較安定,經濟得以持續地發展。

這時夏王朝的疆域,東至東海、西連西河、北及燕山,南逾江淮。從傳世文獻看,夏朝的治國體系相當龐大,在繼承五帝時期體制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

夏王朝一直沿用禹在世時對九州的劃分標準和五服貢賦制度的劃分,對地方的管 理是以部族首領為諸侯,諸侯必須服從夏王的政令,對王朝承擔貢納、朝見、服役和隨從征伐的義務。諸侯之下,有大夫,即各大家族的族長。所以,古人說,夏王有天下,諸侯有國,大夫有家。

此外,夏王朝已經有了初步的「德治寬刑」思想。就是治理國家,要文治與刑罰並用。已經有了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的認識。法律也隨著夏王朝的建立而產生。夏朝 的農業生產已經發展到一定的水平,產量迅速提高,當時的飲酒風氣從側面證明了這一點。 相傳最初的貨幣產生於夏朝,以珠玉為上幣,黃金為中幣,刀布為下幣,稱為「三品」。

在藝術上,夏朝有關於樂舞的傳說,首先是圍繞啟的傳說,《山海經.大荒西經》有一則神話,說啟將三名美女敬獻給天神,從天上得到《九辯》和《九歌》兩部樂舞作品,帶回人間,於是他又製成《九韻》。

在技術方面, 夏朝已經有了比較進步的陰陽合歷和干支記日的方法。《夏小正》是中國現存最早一部具有豐富物候知識的著作。其文有463字,按一年12個月分別記 載了物候、氣象、天象、和重要政事,主要是有關生產的農耕、蠶桑、養馬以及採集、漁獵等活動。當時還出現了早期的地圖。從夏禹治水的傳說中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已經認識了許多高山大河,確定了大地的東西南北,學會了開渠、分洪、修堤,並且掌握了計算、測量和繪製簡單的地圖。

當帝位傳至第十五代夏王孔甲時,因為其淫亂,夏後氏的威德日漸衰微,並且引起了諸侯的反叛,夏王朝也逐漸走向衰敗。

孔甲死後,又三傳到夏桀。桀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不修德,奢侈無度。從各地搜尋美女,藏於後宮,日夜與寵妃妹喜及宮女飲酒作樂。他的酒池很大,可以航船, 喝醉淹死人的事情時常發生,這些荒唐無稽的事,常使妹喜歡笑不已。民眾的生活則十分困苦,人們每年的收成難得溫飽,遇上天災則妻離子散。夏代臣民指著太陽 咒罵夏桀說:你幾時滅亡,我情願與你一起滅亡。

夏王朝有一個大夫叫關龍逢,手捧 「皇圖」來見桀。「皇圖」也稱作「黃圖」,是古代王朝繪製有帝王祖先功績的圖,給後代帝王看,從中傚法祖先治理國家。關龍逢捧去的「皇圖」繪有大禹治水等 圖像,要桀傚法先王,像始祖大禹一樣節儉愛民,以長久享國;像眼下這樣揮霍無度,任意殺人,亡國的日子就不遠了。桀對這樣的忠言不僅不聽,反而將關龍逢殺 害,並警告朝臣們說,今後再像關龍逢這樣來進言,一律殺頭。於是賢臣絕跡,勸諫消失,桀愈加驕橫。

桀又四處用兵,勞民傷財,以致民眾反抗,諸侯叛離。

夏朝末,河水斷流,又發生過兩次大地震。 天災是上天對人不遵循天理的警告與懲罰。

商湯見夏桀暴虐、荒淫無道,引起天下百姓不滿,諸侯也紛紛背叛。夏桀已是人心背向,天地不容。商湯看到伐桀的時機已經成熟,乃以「天命」為號召,要求大家奮 力進攻,以執行上天的意志。鳴條之戰,湯在伊尹的輔佐下,率領由70輛戰車和5000名步卒組成的軍隊與夏王朝的軍隊在鳴條相遇,展開了一場大決戰。夏桀全軍崩潰。桀出逃後死於南巢,夏王朝從此滅亡。

由於流傳至今有關夏代的史料十分匱乏,所以歷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許多人懷疑。但是《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的夏代世系與該書《殷本紀》中記的商代世系 一樣明確,商代世繫在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中得到證實,因此《史記.夏本紀》中所記的夏代世系被多數學者認為是可信的。

古史學家依據文獻資料,提出有兩個地區可能是夏人的活動地區:一個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縣和洛陽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區。因為傳說中夏代的都邑和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大多同這兩個地區有關。

目前,多數學者認為:以偃師二里頭遺址命名的「二里頭文化」和豫西地區的「龍山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對象,並對夏文化問題發表了各種看法。

夏朝從大禹到桀經歷了17代四百餘年的歷史,卻被一個小諸侯國所滅,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震驚與思考,所以後來出現了「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的告誡。

這樣,商湯就登上了天子之位,取代了夏朝。

轉自 希望之聲 http://big5.soundofhope.org/programs/454/42621-1.asp(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有著最悠久歷史的民族之一了,其間呢也經歷了無數的苦難艱辛,創造了人類歷史上豐富燦爛的文化,演繹著動人心弦的歷史。
  • 從上一集節目中我們知道,女媧造人補天,被稱為中國人的始祖母神;燧人氏非常的聰明,他發現了鑽燧取火, 從而讓人類能夠真正的得到火;伏羲呢視野最為遼闊, 他仰觀俯察, 創造了易經八卦,從而給了人類一個遵循天意的方法。
  • 黃帝公孫軒轅打敗了蚩尤,又戰勝了炎帝,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以兵征天下,臣服諸侯的帝王。在此文中,我們將回顧黃帝在位一百年的業績。
  • 黃帝軒轅一百年在位,為中華文明奠定了盛世典範的開端,最後他在橋山圓滿回歸。
    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建立自己姓氏的有十四人。嫘祖生有兩個兒子:一個叫玄囂,另一個叫昌意。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兒,名叫昌僕,生下高陽,高陽有聖人的品德。黃帝升天後,昌意的兒子高陽即帝位,這就是顓頊帝。
  • 堯在位七十年禪讓給舜,因為年事已高,就讓舜代理天子之政事,二十年後因年老而告退,讓舜代行天子政務。堯將帝位禪讓給舜後,藉以觀察他做天子是否合乎天意。對於堯選賢繼位的做法,孔子贊堯是一個以天下為公的楷模。
  • 堯讓位給舜, 二十八年後逝世。百姓悲傷哀痛,如同死了生身父母一般。三年之內,四方各地沒有人奏樂,為的是悼念帝堯。堯瞭解自己的兒子丹朱不賢,不配傳給他天下。
  • 五帝時期,天下的共主,黃帝、帝嚳、顓頊、堯和舜,都是因為賢德而為各個部落所尊崇和擁戴。五帝對天下的治理都是以德為上,管理較為鬆散。在挑選繼承人方面,五帝基本遵循「傳賢」的原則,廣泛徵求大家意見的情況後,把帝位傳給符合賢能條件的人。
  • 「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是陶侃的曾孫,祖父外祖父雖是東晉的名士,但是到陶淵明時,家世已經衰落。然而自幼就貧困的他,並不以貧為苦,他一生雖沒有顯赫的功業,但他高尚的人格和詩文的成就,卻受後人崇仰傳誦不已。
  • 海瑞一生無私為民,清廉至極,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他能為民請命,冒死進諫。正是這種敢觸龍顏諫君王的凜然正氣,使他千古留芳,許多後世文藝作品都描寫了這一點,由此可見他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