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系統智慧到管理智慧

李世珍(臺灣中山大學系統思考與組織研究室)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自《第五項修練》一書於1990年出版後,廣受實務界的歡迎,中文版的銷售在台灣就有數十萬冊,在中國大陸也高達了650萬冊。趨勢科技文化長陳怡蓁女士說:「2005年底,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特別針對全球商業領袖做了一項調查,從二十餘萬本商業管理的書中,選出二十多年來最具影響力的書,結果有點出人意外的,高居榜首的竟是一向被公認「不怎麼容易讀」的彼得‧聖吉的《第五項修練》。」

而這本「不怎麼容易讀的書」卻是可以提供給一般人管理智慧。看似平常不起眼的事情,有時卻更是要注意。愈讓人覺得理所當然的事,就愈會搞怪的可能。以成長為例,一般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由於太過於理所當然,通常不會去注意,也就是如此,當成長帶來另一波反饋效果時,問題就會因此而產生。聖吉在《第五項修練》書中提到的「系統基模」主要談到管理的有四個,我們找到一個新的詮釋方式,幫助讀者記住。


在成長管理的議題中,探討成長行動短期有效而長期失效的結構,分為二大類模式內容:一、探討個別資源或能力所形成的限制;二、探討共有資源或能力所形成的障礙。在個別資源或能力的探討上分為資源上限制與能力上限制,在共有資源或能力的探討上分為爭奪共有資源的障礙與分配共有資源的障礙。

成長管理一:資源上的限制

我們通常會預期成長的行動投入會帶來我們期望的成長結果,但我們不知在另一個系統中,我們的成長行動,會吃到另一系統中的資源,當資源被消耗時,我們成長速度就會被迫減緩。在尚未知道真正的原因之前,人們還是會繼續努力、投入,造成的結果,是讓資源的消耗速度加快,進而產生抑制作用,而降低你原有投入的效果。舉例而言,商圈的發展,隨著人潮的增加,也使得商圈的形成與發展愈來愈好,商圈的發展愈好,商家的生意也就愈好,會引發更多商家的投入,在土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商圈的租金日益高漲,店家的獲益又變得愈來愈少,獲益變少,商家的投入意願就會愈少,轉而向其他地區發展的商家就會愈多,而商圈的發展就此沒落、轉移。

成長管理二:能力上的限制

上述在資源上的限制,通常指來自於外在的,我們無法或難以影響。在成長管理二的部分,主要指能力上的限制。能力上的限制是來自於內的,基本上是我們可以控制的,然而,由於人們不知道或不願意先期投入,使得這能力上的限制成為妨害成長的最大原因。在製造業,常見的能力包括品質、交期、與產能,在服務業,常見的能力包括服務品質與服務產能。舉例而言,公司快速擴張,每年都以超快的速度大幅成長,然而,人力產能搭配不上,使得人員訓練不足,人力不足,做出的產品或服務無法達到公司的要求,結果是耗時、耗力、又耗錢。每年都在花時間培養新人,人員也來來去去,每次都得重新再來。這就是成長與投資的搭配不良所造成的結果。

成長管理三:爭奪共有資源

除了在個別資源或能力的探討外,還有在共有資源或能力的探討。當公司尋找到成長的利基,擴展了成長的行動,也期望有所結果。在未經協調的狀況下,個體不知在爭奪共有的資源,結果更加速了資源的消耗。如海洋漁業的捕撈、抽取地下水進行養殖、能源的過度開採等等。長期爭奪的結果使得個別公司所得到的資源愈來愈少,最後,整個產業迅速倒閉。

成長管理四:分配共有資源

除了爭奪共有資源外,還有資源的分配問題。這裡所謂的資源,包括金錢與時間,甚至是注意力。同樣由於資源有限,分配資源的方式依據個別之表現而定,表現愈好的,分配愈多,表現愈不好的,分配愈少。這種方式聽起來合理,畢竟很多人都會說錢要花在刀口上。但是,這樣的資源分配方式,長期下來會使得,表現好的人,分配較多的資源,接著表現又更好;表現不好人,分配較少資源,接著表現又變得不好。最後造成「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現象。例如:時間分配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工作努力的主管,最後卻忽略了家庭,而以離婚收場。英文與數學本來表現相當,卻因為某一次數學表現較佳,而使得投入在數學的時間愈來愈多,數學成績的表現就愈來愈好,最後認定自己對數學有細胞,對英文沒細胞。

成長需要被管理

當我們碰到成長的議題時,該如何注意並加以管理呢?首先,要注意不該做什麼。當成長遇到瓶頸時,注意不要再強推成長的行動,從結構面來探討,當成長遇到瓶頸時,愈用力推動成長,就會使得系統反彈力量愈大,最後會抵消你所有的努力。因此,公司要推行成長時,就應該要想到成長將會遇到一限制因素為何?成長在什麼情況下會不一定?重要的是去除掉限制因素,如資源或能力,擴大資源與能力的基礎,才能容忍成長達到最大的成果。

另外,當兩方以上在分配相同資源時,要以多元的觀點來評估資源分配的條件,若兩方以上都是在公司成長過程中重要的元素,都值得加以培育時,注意力有時要放在速度慢的,而不是速度快的。否則,一旦掉入了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模式中,還可能會出現雙方互為對立的狀況,如此,就會讓系統運作愈來愈複雜,愈來愈難處理。

由此可知,管理需要靠智慧,雖然是簡單的成長情況,不了解系統運作的,還真是難以掌握,愈覺得理所當然,就愈要小心注意,希望藉此能喚醒讀者對系統的重視,讓過去人類一些零散、片段的思維,重新破鏡重圓。◇(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管理者在經營企業時感到最困難事就是在逆境中做決策,逆境做決策的困難是在於當下你能不能清楚地去做正確的事。因為一旦決策做得不好,可能公司就一毀到底,也可能短期變好長期更糟!
  • 這個基模的中心思想是,今日你所要解決的問題,當我們拉長時間看時,會發現這個待解決的問題,竟起因於昨日所採行的解決方案。當人們為求解救眼前困難,往往採用快而立即見效的對策,就有如為求短暫暢快而喝毒酒來解渴,但卻為日後造成更嚴重難解的問題。
  • 企業的管理者若能創造出一個讓員工實踐自我管理的工作環境,那麼這個管理者是最有可能將公司生產效率及員工工作滿意度發揮到極致的。然而,如何才能讓下屬自動自發同時又能最終達成公司的共同目標呢?

  • COMPAQ面對市場的激烈競爭,兩位CEO:費佛及康尼恩分別採取了不同的對策,也帶來不同的結果。康尼恩所帶領的COMPAQ的成長引擎,如圖3。
  • 面對加速變動的現代經濟體系,組織不再能以固定產品、固定技術、固定市場而冀望能基業長青。時時學習新知識、新技能,以便創造新產品、新市場,對組織的生存而言成為基本的要求。
  • 組織學習是近十年來非常熱門的話題之一,而最近這個話題也延燒到政府單位,這也讓組織需要「學習」這件事,造就一番流行。然而,很多組織並不了解組織學習的內涵為何,就直接從字面上理解,很自然就把它組織學習連結到教育訓練,或甚至還連結到知識管理。其實,組織學習不等於教育訓練,也不等於知識管理。
  • 考夫曼將與世界各大企業高階主管輔導過程中的經驗,例如:微軟(Microsoft)、雅虎(Yahoo!)、谷歌(Google)、聯合利華(Unilever)等等。結合成這本《覺醒的企業》,期望帶給人們能夠學習著如何擴大自己內心的容量,保有自由、正直及具有責任感的態度,並且在艱困的環境下,能夠以平靜地心態發揮出生命的創造性潛能、更有智慧地去講出真相,增進組織的溝通互動,為企業開創出新的選擇。
  • 具有美感教育的玩具去哪兒了?如今,走進百貨商店的玩具通道會讓你嚇一跳。炫目的色彩和燈光向你閃爍著,預先錄製的聲效在空氣中噼啪作響。一切都過於張揚和誇張,到處都是醒目的商標。真正有教育性、想像力和美感的玩具去哪兒了?孩子們對世界最初體驗的那些健康又美麗的玩具在哪裡?好在它們仍然存在,只不過比以往更少見到。這裡列出一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玩具清單,這些玩具可以培養孩子的運動技能、想像力、樂趣、創造力以及與美好現實聯繫的體驗。
  • 「為什麼要生孩子?」,讓我們來看看孩子給我們的人生與家庭帶來哪些快樂與好處,這些也許更真實一些。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