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2) 周王勢微 諸侯崛起

font print 人氣: 21
【字號】    
   標籤: tags: , ,

春秋初年, 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 令齊國日漸強大。

齊桓公除了知人善用,而且還十分守信,這也為他在諸侯中贏得了聲望。比如,桓公五年(前681)時,去征伐魯國, 魯軍眼看失敗。魯莊公請求獻出部分領土來媾和,桓公答應了並與魯人在柯地盟會。將要盟誓之際,魯國的曹沫在祭壇上用匕首劫持齊桓公,要求歸還魯國被侵佔的土地。桓公被迫答允。後來桓公被放後,想不歸還魯國被佔領土並殺死曹沫。管仲說:「如果被劫持時答應了人家的要求,然後又背棄諾言殺死人家,是滿足於一件小小的快意之事,而在諸侯中卻失去了信義,也就失去了天下人的支持,不能這樣做。」桓公於是就把曹沫三次戰敗所丟的全部領土歸還給魯國。 諸侯聽說了,都認為齊國守信而願意歸附。桓公七年(前679),諸侯與齊恆公在甄地盟會,齊桓公從此成為天下諸侯的霸主。

桓公三十五年(前651)夏,桓公與諸侯在葵丘盟會。周襄王派宰孔賞賜桓公, 且特許桓公不要下拜謝恩。桓公本想答應,管仲卻說:「為君不君, 為臣不臣,亂之本也」(均見《國語·齊語》)。桓公聽到管仲的話,結果還是下拜接受賞賜。桓公尊王,諸侯也得尊王,因此桓公才能「挾天子以令諸侯」。所以《國語·齊 語》說:「諸侯稱順」。

秋天,再次與諸侯在葵丘盟會時,齊桓公臉上驕傲之色明顯。諸侯見桓公如此也使 有些人開始離心。此時周朝王室衰微,天下只有齊、楚、晉四國強盛。晉國剛剛參加盟會,晉獻公便死去,國內大亂。秦穆公處地偏遠,不參加中原諸侯的會盟。楚成王剛剛將荊蠻之地佔為己有,認為自己是夷狄之邦。只有齊國能夠召集中原諸侯盟會。因此桓公宣稱要封祭泰山,禪祭梁父。而封祭泰山,禪祭梁父是只有周天子才可以做的,齊桓公以諸侯霸主的身份欲行之 是一種僭越行為。管仲極力勸阻,但桓公不聽;管仲於是介紹封禪之禮要等遠方各種奇珍異物具備才能舉行,桓公這才作罷。

齊桓公四十一年(前645),管仲去世後,桓公不聽他的告誡,任用品德不佳的易牙、開方等人。這些人專權 後,開始禍亂齊國。後來,桓公生病時 ,他的五個公子各自結黨要求立為太子。桓公死後,為了爭奪王位,齊國發生了內亂。桓公的屍體被丟在床上六十七天,無人收斂,屍體爬滿了蛆蟲。

桓公去世後,齊國漸趨衰落。尤其經過崔杼、慶封之亂後,大傷元氣,終於被貴族田氏所替代。

齊桓公死後,因為內亂,太子昭逃往宋國。宋襄公於魯僖公十八年(公元前642年)聯合曹、衛、邾伐齊,送太子昭回國即位,是為齊孝公。戰勝齊國後,宋襄公認為自己已經強大,因此想借齊、楚威勢稱霸中原,便於魯僖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39年)把齊孝公召來同他一起與楚國的鹿上結盟,楚國假意允許了他,暗裡卻布下了天羅地網。到了這年秋天再會,宋襄公遵守信義,不帶兵赴會,楚、鄭、陳、蔡、許、曹等國諸侯約宋襄公到盂地,楚國乘機拘捕了他,並且起兵伐宋。公子目夷從盟會上逃回,力抵楚軍,堅決不降。楚國見到捉到一個國君並無用處,於是把宋襄公送給魯國,魯僖公乘機出面說情,放他歸國。

但是宋襄公並沒有意識到此時其它國家已不再以誠信為本。當時楚強,鄭國朝楚,為此,宋襄公在公元前638 年伐鄭。楚救鄭,與宋軍戰於泓水。當時宋軍已經列好陣勢,楚軍正在渡河,公子目夷對宋襄公說:「彼眾我寡,趁他們還沒渡完河,請下令攻打他們吧. 」,宋襄公不同意。楚軍渡過河以後,還沒有擺好陣勢時,目夷又讓他乘機發動進攻,他還是不同意。一直等到楚軍準備好了之後,宋襄公才下令出擊,結果宋軍大敗,宋襄公自己也受了傷,國人因此埋怨他, 但他卻說:「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餘,不鼓不成列。泓水之戰,宋國損失慘重,國勢從此一蹶不振,不久,宋襄公因傷而死。

早在齊國稱霸中原時,處於南方的楚國就向東擴充勢力。齊桓公死後,齊國內部發生爭權鬥爭,國力稍衰。楚國又向北發展。宋襄公想繼承齊桓公霸業,與楚較量,結果把性命都丟了。齊國稱霸時的盟國魯、宋、鄭、陳、蔡、許、曹、衛等國家,這時都轉而成了楚的盟國。

正當楚國想稱霸中原之時,晉國在晉文公的整頓下,開始強大起來。

晉國受封較早,始封君是周成王的弟弟叔虞,都城在唐, 即今天山西翼城縣。叔虞的兒子燮父時 遷都今天太原晉水之旁,改國號曰晉, 就是後來的晉國。它的疆域在今天晉南和汾、澮流域一帶,四面都是戎狄小國,雖然地大勢固,但影響了它與中原的交往。西周末年,晉國開始強盛,晉文侯曾與鄭武公共同協助平王東遷。公元前745年文侯死,子昭侯立,封文侯弟桓叔成師於曲沃。此後的晉國,實際分裂為二。春秋初年的六十七年間,內亂一直沒有停息,到公元前679年,旁系武公滅晉而自立,並獲得周王的冊封,終於取代大宗列為正式諸侯,結束了長期的分裂局面而統一起來。

晉武公死,其子佹諸繼位,是為獻公。他由於參與過其父攻滅大宗的鬥爭,頗知旁系支庶宗族的危害,採用大夫士的計策離間桓、莊之族,使他們自相殘殺,從此晉國內部消除了威脅君位的力量,專力向外擴張領土。魯閔公元年(公元前661年),晉獻公起兵滅掉了耿、霍和魏三國,把耿、魏賜給了趙夙和畢萬,這就伏下了後來三家分晉的根苗。第二年,命太子申生進攻狄人東山皋落氏。魯僖公二年命裡克、荀息率軍進攻虢國。於是,晉國西到黃河與秦相接,西南到今天的三門峽一帶扼有桃林塞險關,南到晉豫交界地,東達太行山麓,成為了北方的大國,開始參與中原諸侯的會盟。獻公滅掉群宗後,晉國的力量一時集中在公室,加之他整軍經武,已經積累了向外爭霸的潛能。可惜他晚年沉迷女色,不大振作,又廢嫡立庶,釀成內亂,相繼在位的是碌碌無為的惠公和懷公。因而,晉國一直處於動盪不安的狀態之中。

魯僖公二十四年(公元前636年),流亡在外十九年的公子重耳,在秦的幫助下回國即位,是為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

轉載 希望之聲http://big5.soundofhope.org/programs/454/64531-1.asp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朝實行典型的封建制度,也就是分封建國制,把全國的土地分給各諸侯王, 用這種方式自上而下治理國家。
  • 康王去世之後,兒子昭王瑕繼位,這時王道已經衰落了。一次,昭王到南方巡視,再沒有回來。相傳是因為當地人憎惡他,讓他乘座一隻用膠粘合的船,結果淹死在江中。
  • 周幽王任用為人奸詐、善於奉承、貪圖財利的虢(guo,國)石父執政,百姓非常不滿。幽王三年,幽王寵幸妃子褒姒(si4),過起荒淫奢侈的生活,並生下了兒子伯服。
  • 春秋時陳惠公徵調犯人興建凌陽台,還沒有完工,就殺了好幾個人。一天,陳惠公又下令收押三名監吏(監管人犯的官吏),大臣們都不敢進諫勸阻。
  • 清朝閻正衡,字季蓉,湖南石門人。閻正衡非常喜歡讀書,因住地偏僻,不容易找到書,從友人那裡借到《昭明文選》(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編),他連帶註解一起讀完,幾個月後都能記住。
  • 清朝時曾國藩在九江與太平天國開戰,大敗後,又在撫州招練新軍,同時四方招士,有能夠獻一技一能的都得到了錄用。
  • 宋朝時張忠定公(張詠,甄城人,字復之,謚忠定)巡視公務回來,看見一個小差役睡著了。忠定公問他:「你家發生什麼事嗎?」
  • 宋朝時御史台(御史的官署)中有一位老隸(職位很低的小臣),向來以剛強正直聞名。每逢御史有過失,就拿直他的梃杖。御史台中都以老隸的梃杖判斷御史的賢明與否。
  • 晉成帝咸康五年,後趙遣七萬大軍突襲邾城,由於援軍不至,最終城陷,邾城守將毛寶率手下眾將突圍逃出。由於沒有船隻,六千多人無奈投江逃生,結果只有一個軍士游到了東岸脫險,其餘眾人全部殉難。
  • 轉瞬間二百多年走過,曾經天下朝宗的西周最終還是亡於幽王的昏聵和殘暴。這再一次證明了敬天畏地的仁德之王才能得民心,才能得天下,才能得到神的庇護,而倒行逆施的君王則只能是失道寡助。且讓我們繼續走進歷史的下一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