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人物】巧用「卻月陣」的劉裕

淑萍;圖:明慈
font print 人氣: 39
【字號】    
   標籤: tags: ,

劉裕(西元363~422),南朝宋開國皇帝。字德輿﹐小名寄奴。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後遷居京口(今江蘇鎮江)。

據說劉裕是西漢楚元王劉交的後裔,但是到了其父劉翹時,家道已明顯中落。年輕時因為家貧,曾當過農夫、樵夫和漁夫。

投身軍旅 舉為盟主
東晉孝武帝時,他加入「北府兵」,從此投身軍旅。自東晉隆安三年(西元399)起﹐跟著將領劉牢之作戰。在幾年戰事中,劉裕因討亂有功,被封為建武將軍﹑下邳太守。

元興二年(西元403)﹐荊州刺史桓玄廢晉帝自立。隔年﹐劉裕被推為盟主﹐帶兵攻打桓玄﹐擁戴晉安帝復位。

義熙四年(西元408)﹐劉裕掌控了朝政。為了提高威望﹐擴大勢力﹐取代晉室﹐劉裕開始北進,並且相繼滅掉南燕﹑後秦等。

機智判斷 滅南燕
當劉裕包圍南燕的國都廣固(今山東益都西北)時,南燕的慕容超向後秦討救兵。
後秦姚興派遣使臣去見劉裕,威嚇說:「南燕和我們秦國是友好邦國。我們已派出十萬大軍駐紮在洛陽。如果你們一定要攻燕國,我們也不會坐視不救的。」

劉裕不為所動,只說:「你回去告訴姚興,我本來打算滅燕國之後,休息三年才要滅掉你們,既然現在你們願意送上門來,那就儘管來吧!」使臣走了以後,有人對劉裕說:「這樣回話,恐怕會激怒了姚興。如果他們真的來攻,我們怎麼對付?」劉裕說:「俗話說:『兵貴神速』,如果他們真要出兵,怎會先派人來通知呢?這根本就是虛張聲勢而已,不用擔心。」果然,後秦與夏國互相攻打,還吃了敗仗,更談不上出兵救燕國。所以,劉裕就把南燕消滅了。

奇特「卻月陣」 大滅後秦
過了幾年,劉裕再次北伐,攻打後秦。當他親率軍隊沿著黃河前進時,受到黃河邊的北魏威脅。晉軍船隻被狂風沖到岸邊時,魏兵就發動攻擊,晉軍為了躲避攻擊,往往無法順利前進。劉裕想出了一個妙計,他令士兵上岸,擺開一個半圓形的陣勢,兩側緊靠著河岸,中間鼓出,當中的一輛兵車上還豎了一根白羽毛。因為這種佈陣形狀像個月鉤,所以就稱其為「卻月陣」。

這種奇特的「卻月陣」佈陣讓魏兵百思不得其解,不敢輕舉妄動,只是遠遠觀望。後來,看到晉軍車上有人舉起白羽毛,兩側跑出上千名士兵,帶著弓箭擺出陣勢。魏兵覺得這沒有什麼了不起,就集中三萬騎兵攻進晉的「卻月陣」中。

結果當魏兵衝上前時,才赫然發現,原來在晉軍上百輛兵車的弓箭之後,隱藏於「卻月陣」背後有一千多支長矛。這種長矛有三、四尺長,各個鋒利無比,當敵軍靠近時,一支常矛就可以刺死好幾個士兵,連逃的機會都沒有。晉軍就用這些常矛打敗了魏軍。

劉裕靠著機智打敗魏軍,也讓西進的黃河水道暢通,晉軍成功的攻下長安,滅了後秦。

義熙十四年(西元418)﹐晉安帝死。元熙二年(西元420)六月﹐劉裕稱帝﹐國號宋,即為「南宋」,這就是宋武帝。

宋永初三年五月(西元422)﹐劉裕病逝於建康(今南京),時六十歲。謚武帝。@*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郭熙是北宋山水畫家,曾任圖畫院藝學,世稱「郭河陽」。年少時就一心向道,學習吐納之法,經常雲遊在外。家族中並無擅長繪畫之人,大概是天賦加上後天的經歷,使他成為無師自通的天才畫家。
  • 李思訓是唐代的畫家,曾任右武威大將軍,繪畫時運筆巧妙,鳥獸草木無所不能。其子李昭道的畫頗有乃父之風,人稱其父子為「大李將軍、小李將軍」。明代徐沁在《明畫錄》中說:「自唐以來,山水派分為南北兩宗,北宗首推李思訓、李昭道父子。」
  • 講起古代美男子,大概多數人都會聯想到潘安。「貌比潘安」也成為讚美男子容貌的一句成語。但是潘安除了相貌外,他個人畢竟在歷史上沒有留下什麼豐功偉業,但漢代兩位美男子--陳平和張良,不但有好儀表,而且還是漢代功臣,為世世代代所稱頌。
  • 宋之問是唐代詩人,他與另一詩人沈佺期齊名,時稱「沈宋」,是唐朝近體律詩的代表人物。
  • 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他是一位政治家、軍事家,又是天文學家、地理學家。他的一生傳奇多彩,留下許多既機智又充滿忠義的故事,在中國歷史裏,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 韓琦 (1008—1075),字稚圭,自號贛叟,相州安陽(今屬河南)人,出身世宦之家,父韓國華累官至右諫議大夫。韓琦3歲父母去世,由諸兄扶養,“既長,能自立,有大志氣。端重寡言,不好嬉弄。性純一,無邪曲,學問過人”,乃北宋政治家、名將,終年67歲,後遺作編為《安陽集》。
  • 漢宣帝是史上有名的中興之君,而他第一道詔書流露的「深情」更是史上流芳。於公於私,漢宣帝都顯露了真摯又深刻的仁愛之心。
  • 康熙初年,學士孫芑瞻(名在豐)擔任皇帝身邊的侍講。他跟眾人說了自己親見的康熙皇帝的幾件事。在正史和史料中,有許多康熙帝謙虛勤學、敬天愛民、仁愛寬容賢臣的故事。
  • 商湯對人、對萬物都能作到「網開三面」。夏桀失政在鳴條這地方被商湯打敗了。當時,商湯並沒有馬上取代他的王位。他對夏桀說:「我將為君王恢復道德,復明人心。」夏桀對商湯說:「君有人,這是君的國。」就是說夏桀看到商湯擁有民心,也就擁有了這片國土。於是夏桀帶著五百個追隨者離開。他從中野遷徙到不齊又遷徙到魯地,結果如何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