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慢性腎臟病悄悄「靠近」兒童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

 在每年的慢性腎臟病新發病例中約有80%的尿毒癥患者為青壯年,不少患者僅有二三十歲,年齡最小的甚至只有幾歲。在第二個世界腎臟病日來臨之際,我們有必要讓更多患兒家長及全社會共同關注腎臟知識,全面認識慢性腎臟病的早期預防與診斷常識,警惕由其所引起的相關併發症。

  早期症狀易被忽視

   慢性腎臟病是一種由各種病因如慢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腎病、高血壓、慢性腎盂腎炎等導致腎臟損害,從而出現全身多個器官受累的綜合病徵。早期症狀表現為胃口不好,不想吃東西,甚至噁心、嘔吐;部分患者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容易疲勞;很多患者也會伴隨血壓升高;另外還可伴隨貧血、骨質疏鬆、性功能減退、月經失調等。

  雖然,慢性腎臟病並不罕見,但是由於腎臟病早期症狀常常不明顯,需要尿液檢查才能發現,因此容易被人們所忽視, 等到首次到醫院就診時往往發現病情已經到了晚期,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最終造成腎臟衰竭(尿毒癥),甚至有不少年輕患者因合併心腦血管疾病等併發症過早地去世。

  需要指出的是,慢性腎臟疾病還會增加患者罹患其他疾病的風險。比如,腎臟疾病患者的心血管病變發生率要比正常人群高數十倍,此外,它還可以引起水腫、貧血、腎性骨病、營養不良、性功能下降等。由於缺乏基本的判別知識,這些現象也常被許多患者所忽視。

  自我識別防勝於治

   事實上,無論對於老年人還是年輕人,早期識別是慢性腎臟病防治的關鍵。如定期進行有關尿常規,甚至尿微量白蛋白的尿液檢查,降低罹患風險。特別對於那些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肥胖等慢性病的高危人群,可定期檢查尿液。一旦出現水腫、腰酸腰痛、血壓高、全身乏力、頭昏等症狀,應提高警惕,並及時檢查尿液。另外還需定期測量血壓,檢測一些血液生化指標如腎功能、血紅蛋白以及形態學檢查(如B超、X線攝片、CT等)。

  對於有蛋白尿和血尿,懷疑為腎炎的患者,應當儘早做經皮腎穿刺活檢,明確診斷。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制定相應的治療措施,爭取最佳治療時機。而對於輕、中度的患者,則需接受及時的控制治療,延緩或逆轉其進展,防止尿毒癥及其心血管等併發症的發生。

  嚴格控制不利誘因

   資料表明,腎小球腎炎以及糖尿病和高血壓是影響我國慢性腎臟病發生的主要因素。此外,其他可能影響腎臟的誘因還包括遺傳性疾病,如多囊腎,由腎結石、腫瘤或男性增大的前列腺而引起的尿路梗阻,反復的泌尿系統感染,系統性紅斑狼瘡,痛風,止痛劑腎病,藥物損害等。若能去除或控制這些不利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預防或延緩該疾病的發展。

  對於患者本人而言,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遠離危險誘因,保護自己的腎功能。比如不要亂服藥物特別是解痙鎮痛藥物、慎用造影劑,合理的飲食調理,避免過度勞累。根據自己的腎功能受損程度以及是否伴有高血壓、水腫等症狀來確定營養物質的攝入量。如水腫、高血壓患者 應適當低鹽飲食;腎功能減退患者應避免高蛋白飲食,避免進食動物內臟等。此外,控制血糖、增加鍛煉、積極減肥戒煙等習慣都有助於降低疾病的發生風險。

文章來源:人民網 《新聞晨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