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教決定未來領袖(6):青少年為什麼偷竊

佩妮‧帕爾嫚 譯/ 游綉雯
font print 人氣: 30
【字號】    
   標籤: tags:

年紀小的孩子拿別人的東西和青少年偷竊之間最大的差別就是,青少年非常清楚所有權的意義。

沒有一位父母能夠想像,他們漂亮活潑的小寶貝,長大之後會是不誠實的人。他們養大了一個「少年犯」?即使想來令人膽顫心驚,也暫且不要恐慌,即使你的孩子偷過東西,也不表示他們這一輩子就會被烙印成慣犯。

以下是一些青少年偷竊的理由。

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

如果青少年沒有零用錢,而父母又不同意為他們買他們迫切想要的東西,他們可能就乾脆用偷的。

父母一定要給青少年零用錢,而且讓孩子知道哪些錢需要從他們的零用錢支出。如果他們突然需要某項特定的東西(父母屆時會知道),像是一件在特別的派對要穿的上衣,或是最喜歡的樂團新發行的光碟,讓他們幫忙做家事,賺取額外的零用錢來買這些東西。但是千萬不要每次都用這個辦法來解決問題,因為沒有人能夠擁有我們所想要、所需要的每樣東西。在把錢給孩子以前,一定要確定差事做完(而且達到要求)。

同儕壓力

青少年經常拿偷竊來打賭,以證明自己配為某個朋友圈的一員,或者只是用偷竊表示自己很行,想讓朋友對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

會覺得自己配不上朋友的青少年,可能自己本身有自信心低落的問題,他們需要受到鼓勵,被人誇獎,才能成為一個更有自信的人。告訴他們,順手牽羊被抓到,會留下犯罪記錄,這樣不會讓人留下好印象,反而可能讓他們在大學時期前後所空出來的一年當中(gap year)無法到某些國家旅行。 尋求注意力 有些孩子偷東西是為了得到關心,想要引人注意。這樣的孩子通常缺乏自信,可能在學校裡有問題,或者在家裡沒人關心。雖然他們因偷竊行為所得到的注意,並不是他們真的想要的那種關心,但是卻也是受到注意的一種方法。

就如上面所說的,信心低落的青少年需要的是鼓勵和讚美,然而,孩子本身必須有所努力,好讓這些讚美能夠名符其實,不論他們的努力有多麼微不足道。如果他們偷東西是為了得到別人的注意,那他們大概已經知道,這樣做是錯的,和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馳,但是這樣他們就能得到他們所渴望的注意:「終於有人注意到我了!」 缺乏關心的青少年父母必須要檢視自己對孩子所表現出來的關心和興趣。

因為孩子可以不受到處罰

雖然父母不應該對子女偷竊的行為過度反應,但是同樣的,他們也不應該反應不足,反應冷淡或是毫無反應,都不足以釋放出讓孩子明白他們絕對不能再偷東西的訊息。

最近有一個案件,一個青少年被他搶劫的對象所傷,當有人訪問這個少年犯的母親時,她說:「我兒子不應該被打傷,他不是一個壞蛋,他只是有點頑皮。」當然我們大家都很想對這位母親大聲疾呼:「女士,你的兒子不只是有點頑皮,他是一個不誠實又犯法的小偷,他想要盜取別人的財物!」然而,當父母對兒女的行為採取這種態度時,兒女的行為就不會改變。

管教要始終一致,孩子做錯事就要採取行動,加以處罰。

害怕仰賴別人

有些青少年很怕自己要完全仰賴別人(「越早越好」,你心裡大概這樣想),所以他們就會拿走自己想要的東西,以求自給自足。確定孩子有零用錢,然後也許讓他們在星期六或週末打工,讓他們覺得自己不必完全仰賴家裡的供給。

摘自:新手父母出版《好家教决定未来领袖2》@(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當面的爭執只會造成雙方彼此嫌惡。言語的爭論到頭來會變成咆哮或者罵人,說出日後雙方都會後悔的指控。
  • 山姆:「我們在一星期中總是盡量找幾天,一起圍坐桌旁共進晚餐。能夠一起談天說笑真的很棒,姊姊和我喜歡調侃我們的父母。」
  • 當孩子成為青少年,首先被注意到的不同之處就是,他們需要私人的空間,父母允許孩子保有私人的空間,就表示父母尊重孩子。特別是男孩子,他們可以花上幾個鐘頭的時間待在房間裡。不管有多麼令人難以接受,忽然間他們就希望有時間獨處,聽聽音樂。
  • 相信大家都已經忘了我們青少年的時候是什麼樣子了?還是更嚴重的說,我們是不是一想到我們的孩子會表現得和我們當年一樣就很害怕?那還真是很可怕啊。

  • 溝通是和青少年孩子保持良好關係的重要因素。溝通有三個要件,缺一不可:同理心、傾聽以及誠實。 最容易掌握成長中孩子的方法,就是參與他們每天的生活。這並不表示你要打斷或是偷聽他們和朋友講電話,或是偷看他們的日記和私人札記,而是說,父母隨時都要保持和孩子的溝通管道暢通,要找時間和他們聊聊。
  • 很多媽媽問我,現在孩子精得很,挑戰叛逆的語言一堆,連很小的孩子都會挑戰權威,好難教!情緒就像一顆球,孩子丟出來,當爸媽的應該要適時轉化這些脾氣,千萬不要用情緒硬碰硬,不然過一陣子你就會在孩子身上發現自己的影子。
  • 編者按:情感忽視會演變成情感虐待,但忽視與虐待之間的關係如何界定?父母與孩子之間親子關係是人生中的一門重要課題,這一篇章,讓我們與《欠缺母愛的孩子,你的傷好了嗎?》 一書的作者來探討,如何在過與不及的情感中,取得應有的平衡。
  • 上2篇介紹了性別認同教育引起的爭論和家長們的不安,那麽如何才能保護孩子接受健康的教育?兒童心理學專家陳彥玲博士給出了一些建議。
  • 上篇我們講了2個故事,2個孩子的父親都因爲「安全學校聯盟計劃」中所謂的「性別認同」而將孩子帶回家自己教育。那麽「性別認同」是什麽?專家又是如何解讀的呢?
  • 澳洲新州教育部編入公立學校學齡前教育課程(Preschool Education)的無偏見教育(anti-bias education),正在對幼教教師灌輸性取向和性別認同的觀念。而當幼兒園對兒童灌輸這些觀念時,卻不需要得到家長的許可,孩子的父母甚至完全不知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