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正紀念堂仿清宮殿建築 專家認可能全台最大

人氣: 14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美瑜台北二十六日電)中正紀念堂於總統蔣中正逝世後,由行政院設立籌建小組擇地興建。由於中央有意進行空間改造,但北市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啟動文資鑑定程序,審查中正紀念堂的文資價值。專家今天認為,中正紀念堂可能是全台最大面積的仿清代宮殿式建築。

蔣中正先生逝世後,行政院擇定北市杭州南路以西、中山南路以東、愛國東路以北、信義路以南之間地段為建堂基地,經徵件評選,最後採用建築師楊卓成的設計案,並於民國六十五年十月三十一日動土,民國六十九年四月五日正式對外開放。

中正紀念堂建堂基地總面積二十五萬平方公尺,紀念堂主體約一萬五千平方公尺,堂內的蔣公銅像高六點三公尺、基座三點五公尺,總重二十一點二五公噸。外側臨人行道的牆面,每隔四點五公尺分崁中國式燈籠窗,共有四十八種不同的花格與形狀、兩百四十六個窗。

堂館兩側左側的國家戲劇院與右側的音樂廳興建於民國七十三年,民國七十六年完成。

行政院打算進行中正紀念堂空間改造,規劃拆除中正紀念堂圍牆,讓堂館更親民,隨後台北市長信箱即湧入反對信件,北市文化局三月初啟動文化鑑定程序,並組專案小組會勘中正紀念堂是否符合古蹟登錄條件。

專家小組成員、文化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李乾朗指出,據了解,競圖建築師包含李祖原、宗邁等知名建築師事務所,但現代化的建築構想都未被採用,由蔣夫人宋美齡青睞的楊卓成中選。

由於中正紀念堂主體採用藍色琉璃屋瓦,而非象徵「帝王」的金黃色,留給外界「悲傷」的想像。李乾朗表示,青色象徵天空,「悲傷」應是過多的聯想。

此外,堂館屋頂上翹,上面還有小鳥裝飾,李乾朗說,這是清代的宮殿建築特色之一,中正紀念堂也可能是全台僅存面積最大的仿清代宮廷式建築。

李乾朗指出,堂館外圍三面樓梯的「三出」設計,與象徵「四出」的天子相近,顯示尊貴。至於斜坡的「御路」設計,也是宗廟才有。

至於堂館正前方的「大中至正」牌樓,有六柱五孔的造型,上有十一個小屋頂,李乾朗說,這是仿明十三陵的牌樓設計,只是材質非石製,而是鋼筋水泥。

李乾朗指出,堂館內部的天花板為木製,柱子使用水泥材質,純屬裝飾,不是很講究。

至於中正紀念堂兩側的國家戲劇院與國家音樂廳,屋頂反而使用象徵「帝王」的金黃色。此外,也有「左尊右卑」的尊卑之分。

李乾朗說,戲劇院屋頂為五脊廡殿形式,與北京紫禁城太和殿相同,屬最高階的建築;至於右側的音樂廳,屋面為九脊的歇山頂形式,仿紫禁城保和殿。

專案小組成員、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胡寶林認為,中正紀念堂牌樓看不到象徵「帝王」的龍鳳匾幅,但強調立國精神的「梅花」,是建築設計上獨特之處。

對於中央打算拆牆,胡寶林說,中國各朝代建築依「禮制」興建,圍牆應與建築視為一體,是活動領域的一部分,此外,中正紀念堂的遮掩圍牆較少見,只有皇家才有。

由於外界對於中正紀念堂是具紀念性或權威性看法不一,胡寶林認為,中正紀念堂形式傳統,建築很宮殿、活動很現代,早已達到「親民」的標準,建物興建純粹屬「紀念」意象。

專案小組成員、佛光大學藝術研究所長林谷芳認為,中正紀念堂迴廊、廣場有許多團體舉辦藝文活動,「市民早就幫威權解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