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百問百答

「上巳節」是什麼時候?有那些習俗?

曉云
font print 人氣: 674
【字號】    
   標籤: tags:

「上巳節」一個傳統的節日,因在黃曆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巳日,故稱「上巳」。

上巳的名稱在漢代即已出現。《漢書 禮儀志》:「三月上巳,官民皆潔于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痰為大潔。」由此可知,上巳的活動體現了上古敬天遺風,人民藉由潔淨自身,達到袪除天地間污濁之氣和病害。「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而歸」。《論語》的這段記載,古風悠悠、樸實祥和,正是上巳活動的最佳寫照。

漢代以前雖然已經把上巳定為正式節日,但黃曆三月上巳每年都不一致。魏晉以後,為了方便和統一,於是將「上巳節」定在每年的黃曆三月初三。

臨水祓禊與「曲水流觴」

「上巳節」的主要內容原為祓禊,在暮春三月舉行,所以也稱之為「春禊」。晉以後,三月上巳祓禊的活動逐漸有了變化,人們除了祓禊袪邪,傳達對天地的虔誠敬仰外,文人雅士還開始飲宴賦詩。這其中最有名的要算是「曲水流觴」的活動了。

東晉名書法家王羲之詳敘了他和朋友於三月三日臨水宴飲的盛況,他說:「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觴即是杯,一般是角質或木質等輕材料製成,因此可以浮於水面。把酒杯放在曲折迴繞的小水渠中,讓他隨波逐流下,流到誰的面前,則其人需取而飲酒,同時賦詩一首。

自魏晉以後,「曲水流觴」便成為上巳日的主要活動。看來,王羲之永和九年的這次上巳修禊,不僅誕生了中國書法名著蘭亭序,還為後世留下了一幅獨特的文化圖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人講「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一年中生命發揚的季節。穀雨是暮春的最後一個節氣,錯過穀雨終就錯過了今年的春天。切切要惜春,就在正當下!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春分之後到來,此時天地萬物的生長皆清淨㓗齊陽氣發,所以稱「清明」。自古以來清明融合了節氣、歷史的內涵,形成古老又豐富多元的節俗!其中不少節俗傳自僅相隔一二天且節俗用意又相近的寒食節。
  • 明 仇英《清明上河圖》(局部)。(公有領域)
    節氣「清明」表示什麼意義呢?清明對應卦象是什麼涵義?如何利用「清明」讓人生「樂活」呢?古人有一套!
  • 春分節氣後到來的是「清明」,此時清淨明潔之氣象,瀰布天地間,萬物欣欣向榮。我們來探索一下: 清明節的日期為何在4月4日和4月5日之間變動呢?古代的清明節也放連假嗎?作什麼活動呢?
  • 「春分」在一年中是一個很有指標性的節氣,在生命過程中也是一個重要的精神象徵。中國的節氣「春分」指示新生、誕生的含意;西方的逾越節、復活節的時間也都在此時節。東西方文化對生命的理解在春分時節展現了什麼妙合之處嗎?
  • 黃曆元月十五夜稱「元宵」是從什麼朝代開始的呢?中原大陸幅員廣,南北兩地的風俗也常有差異,以「元宵」稱圓子(湯圓)是起於何時呢?元宵吃圓子從何時成為流行的食尚呢?有些人說圓子在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湯圓」;還有人說有餡的圓子稱「元宵」,無餡的圓子稱「湯圓」,真是如此嗎?
  • 黃曆新年伊始,萬象更新。今年是龍年,歲次甲辰,在今年出生的都是龍子、龍女,生肖屬龍。然而,黃曆新年和十二生肖並非華人專屬,不同國家對於生肖的解讀也不盡相同。在中亞國家哈薩克,今年的生肖是蝸牛而不是龍,屬龍的人到這個國家就變成屬蝸牛了。
  • 圍爐、守歲中,遠處、近處的爆竹聲此起彼落傳開來!暖風褪去柳梢冷,一夜喚回天地春!守護傳統價值的民俗,守護人心中的善,穿過除夕,正月初一的新年晨光將春天捎回大地!
  • 悠悠千載,立春帶春來!立春的精神與器物文明有哪些豐富的表現?立春養生怎麼養?我們從天人合一的視野,展開立春的豐富文化內涵。
  • 歲月匆匆,時序進入黃曆年尾聲,臘月正在人間展開。古人稱黃曆十二月為「臘月」,這說法是怎麼來的呢?「臘」包含哪些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精神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