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原住民文化園區與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結盟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十七日電 ) 位於屏東縣瑪家鄉的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與位於台東縣的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今天在文化園區簽訂策略聯盟,雙方資源共享,共謀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的「藍海策略」。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成立至今二十年,當初規劃單位中研院民族所考慮整個園區較長遠的發展計劃,期望園區能成為具有國際水準的學術觀光旅遊中心,讓遊客可以在一趟的旅遊中一覽原住民族物質文化和傳統生活的全貌,以此園區為窗口,將全台有關原住民族文化保存和觀光旅遊計劃做系統的組織和管理。

但民國七十五年成立籌備處迄至七十六年正式對外開放以來,文化園區的組織架構及用人格局似乎無法塑造「養士」的環境及自由深耕的文化人才,園區只成為展示原住民文化的觀光園區,亟待尋求突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籌建緣於1980年卑南遺址的搶救發掘。史前館籌備處於1990年成立,2002年開館,隸屬於教育部所管轄。

原住民文化園區與史前館一個隸屬原住民行政體系,一個隸屬教育部社教博物館體系,雙方有一共同點是對台灣最早住民存在在這塊土地歷程的關懷。

不管就史前文化的證據或就當下對台灣原住民的理解,甚或是與整個南島民族間的關係,確有諸多有待進一部探索的課題,雙方認為,如能有效結合資源並互補彼此之不足,定能對整個台灣原住民族有巨大助益。

簽約儀式由文化園區管理局長陳俊陵與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長浦忠成共同主持,在傳統原住民生火儀式和禮炮聲中,簽下盟約。

陳俊陵表示,二十年來,文化園區都一直是十六個人的編制員額,園區一直沒有研究人員,因此,才會尋求外力的協助。

浦忠成表示,廣義的原住民族博物館需要建立,未來文化園區是戶外的博物館,史前館是戶內的博物館,而史前館也正朝虛擬實相在推動,他說,屏東縣霧台鄉岩板巷的經驗如果擴展到台灣每一個原住民部落,部落就是活的博物館,未來原住民產業前景可期。

結盟後,雙方人力資源、文化展演資料、歷史文化研究、教育活動場地、設施(設備)及技藝訓練課程相互支援,以促進台灣原住民族歷史文化傳承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