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卡债族找代办 最高被骗45万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2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李靓慧/台北报导〕为了解卡债族遭各类代办机构诈取代办费用的情形,金管会上月要求各银行提供受害客户名单,结果发现,受害卡债族的受骗金额相当惊人,在百件受害者中,近一成受骗金额达数十万元,最高者损失金额甚至超过45万元。

只不过,银行公会在5月中呈报金管会相关名单后,金管会也只是将名单转送公平会、内政部警政署,能否有进一步的作为,银行业者目前仍在观察。

银行公会之所以开始进行上述资料的汇整,是因为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场上出现许多如财务顾问、资产管理公司、法律顾问等机构,声称可以由律师出面,为卡债族“托管”债务,并且代为出面要求银行,以低至三、四折的金额赎回债权,进而诈取托管费用、代办手续费,银行业者评估,受害民众甚多。

也因为部分受害民众打电话至银行公会、金管会投诉,让主管机关感受到事情的严重性,因此在上月要求银行公会,主动汇整各银行的受害案例,进而与公平会、警政单位,研究可行的因应对策。

据了解,各银行首批提报的名单,仅就前二大发卡行中国信托、台新二银行,受害的卡债族就有近百人,但仅有近四成的受害卡债族,愿意告诉银行遭诈骗的金额,这些愿意提供金额资料的卡债族,多数都已付出万元以上的代办费用,其中多数均损失十万元以上,最高金额的受害者,遭诈骗金额逾4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受害对象以中、南部地区的卡债族居多,银行业者分析,或许是因为过去银行冲刺信用卡业务时,中南部较高比例采委外行销方式代办,这些委外业者在卡债风暴后,“转型”成为打着债务协商代办名号的顾问公司,将过去推卡的客户“再剥一层皮”。

债清条例 尚未正式实施

此外,银行业者也发现,针对民众通报的代办业者,也有极大的比例为“法律事务所与律师”,银行业者担心,即使金管会将相关资料转予警政单位,警政单位恐怕也不敢对“律师”有什么调查举动。

银行业者表示,待三读通过的债务清理条例正式实施后,未来这些代办业者、律师事务所,就可以正大光明的为卡债族办理更生、清算作业,但是在尚未实施的九个月中,这些可“挡债”、“减债”的诉求,都属欺骗行为,提醒卡债族不要因为设法减债,反而增加了自身的债务负担。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