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氣薇薇記事簿:飯友的八卦午餐(中)

文/糖咩咩
【字號】    
   標籤: tags:

「我愛死金針菇跟茼蒿了,老闆,再送個二份蔬菜吧!」小薇涎著臉跟老闆撒嬌。

「今天是特價吃到飽,火鍋料跟青菜都在那邊,要吃多少就自己拿吧!」酷酷的老闆指著冰櫃旁的架子說。「還有冬瓜茶,」老闆又補上一句。

在眾女將再度圍攻火鍋之際,火鍋店的門開了,「吼,你們怎麼吃這麼快,才20鐘就吃完一鍋,瞧那難看的吃相,給狗仔拍到能看嗎?」一陣不滿的聲音傳來。

眾女吃客聞聲抬頭一看,小薇的嘴還在咀嚼。阿咧,那不是隔壁棟的小帥哥Philip,真難得出現啊!Philip可是飯友群中的一點綠,也就是唯一的男生,加上人長得帥氣,嘴巴又甜,受年長飯友姊姊的喜愛自不在話下。

「阿飛,快來姊姊這邊坐。」瑪琳熱絡地招呼,「你一個月沒來參加飯友聚會了。」

「是啊,我們很想你。」阿咪已經笑得花枝招展,起身去幫忙拿火鍋料。

對於飯友姊姊的熱情,阿飛瞇著眼,露出迷人微笑表示回應。

「你是去火星探險嗎?怎麼那麼久才出現,」小薇沒好氣地問。

「別提了,都嘛是你害的。」阿飛夾了塊肉又撈了一匙金針菇送到嘴裡。

「我害的,這話從何說起?」小薇有一點驚咋。

「你上次拒絕跟我去唱卡啦,還記不記得?」阿飛又撈了一把茼蒿塞進嘴裡。

「吼,你找小薇唱歌不找我。」茉莉花有一點生氣地插嘴。

「那天我真的很忙,對不起。不過到底發生什麼事?」小薇又塞了顆魚丸到嘴裡。

「唉!那天其實是要找你當擋箭牌的。」阿飛邊嚼邊說。

「蝦米?」

「那天有個外國客戶來我們公司,老闆說要盡地主之誼,要請人家體驗這裡的夜生活文化,要帶人家去KTV唱歌狂歡。」

「那很正常啊!」小薇想起公司上次一位外國客戶來,公司好像也安排不少節目。

「本來應該是很正常的,但是那位客戶帶了個女兒一起來出差,」飛飛喝了口湯,「問題就出在這兒。」

「你們知道嗎?那個小女孩居然對我一見鍾情。」阿飛的表情既有一點得意也有一點無奈。

「哇!洋娃娃投懷送抱,這有啥不好?」眾女人瞎起鬨。

「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金毛泰迪熊吧!」阿飛白了眾女一眼,「她可是只有13歲。」

「這有這麼好笑嗎?」飛飛火氣上來了。

「所以你要我去KTV當擋箭牌。」小薇恍然大悟,「那你應該明白告訴我啊!」

「但是你一口就回絕我了,我哪講得出口?」阿飛聲音有一點委屈。

「是啦!那天實在有一點難,我在趕東西。」小薇歎了口氣。

「後來,我的下場就很慘了。」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眾女關心地問。

「在唱KTV的時候,我根本躲都躲不掉,簡直成了無尾熊抱的尤加利樹。老闆顧著跟洋老爹談事情,洋娃娃就一副非我照顧不可的態度。我又不能得罪大客戶,你說,我該怎麼辦?」(下週一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明之際,舍妹夫婦遠攜父母靈骨而歸葬於故鄉,余在海外,阻於國難不能奔赴,乃弔之以文,曰: 嗚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駕鶴,亦近三月。憶思雙親,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濟親族。力有大小,唯盡本分。載入家譜,亦有光矣。
  • 神韻交響樂團演出的西方交響樂曲,經常有有十分貼心的安排,樂曲的選奏也極富巧思,不論觀眾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響樂,在精采的樂音引領下,總會體驗到層層的驚喜與無盡的感動。
  • 只記得那個衣衫襤褸的長頭髮的女人,拖著一跛一跛的腿,挨個翻著垃圾桶找吃的,他一邊找一邊咧著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說的,我們村老人給我講過的苦命女人。其實提起來,鄉下的人,哪個不覺得自己命苦:幹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擔不完的驚,受不完的怕。
  • 鳳飛飛的歌聲無疑是台灣近代流行音樂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頁,她演唱的台灣歌謠作品,為數雖然不多,寥寥數十首,創作年代卻從晚清到近代,風格迥異多元;更重要的是,身為台灣的女兒,面對每一首作品,無論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繹,都展現出歌者對傳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與信念。
  • 我要寫篇短文紀念我剛過世的朋友,林建興。林大哥生前寫道:「人一走,茶就涼,屬自然規律;人還在,茶就涼,為世態炎涼。」我喜歡喝茶,雖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涼了,餘韻裊裊,還是會讓人回味無窮。
  • 什麼是四聯體格式(tetractys)呢?「四聯體格式」是現代英國詩人雷‧斯特賓(Ray Stebbing)發明的一種詩歌形式,由至少 5 行 1、2、3、4、10個音節組成。
  • 這是我父親日記裡的文字 這是他的生命 留下 留下來的散文詩 多年以後 我看著淚流不止 我的父親已經老得 像一個影子
  • 剛開始,經常是在半路上,新一就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了,口水都會流出來。慢慢等他大一點,他會拉著我的手,自己走幾步。再大起來,他就喊著廣告詞,變換著起步、正步、踏步,有力地甩著胳膊,走在我的前面。 我們欣賞龍山路華燈初上的夜景,路人也欣賞著我們這一對母子。
  • 朔風吹。1968年底,一輛「躍進」卡車把我們一批知青載到了南匯東海農場老九隊的海邊。 中港一帶的護塘東堤腳泥灘上,已經紮起了兩排蘆席為牆,稻草復頂的草棚,一排十間, 每間五張上下舖的雙人鐵床,住八個人,另一空床,上鋪堆放箱子行李,下舖放些面盆之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