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化差異影響判斷力

人氣 12
標籤: ,

【大紀元7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飛編譯報導)當不同民族進行文化交流時,文化本身對個體會有顯著的影響。

最近在芝加哥大學的一次心理學實驗中,中國學生在理解別人的指令方面勝過美國學生一籌。研究人員說實驗結果有助於解釋文化交流時誤解是如何產生的。

在實驗中,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家鮑茨.基薩(Boaz Keysar)和莎麗.吳(Shali Wu)召集了四十名志願學生,其中半數為美國長大的非亞裔,另一半為在中國大陸成長,新近移民到美國的學生。

參加學生必須在一項遊戲中,聽從桌子對面的「指揮者」的命令。研究人員把一個木架放在同一個小房間的兩個人之間,其中一些格子放有積木,玩具兔子和太陽眼鏡等物品。有些格子一面被硬紙板遮住,指揮者無法看到裡面的情形,所以指揮者只能看到木架上的部份物品。

參加學生必須聽從指揮者的命令把指定的物品從一個格子移到另一個格子。但研究人員有時會耍耍花招,把同樣的兩個物品放在架子上,因此學生有時必須考慮指揮者所指的到底是哪一件物品。例如,架子上有時有兩個積木,其中一個指揮者看不見。指揮者會提出要求:「把積木移到上面一個格子中。」

中國學生能立即明瞭應該移動雙方都看得到的那個積木,而美國學生不是每次都能意會指令。

基薩表示美國學生會問「哪一個積木?」或「你說右面那個?」,這樣的結果頗令研究人員吃驚,因為所有的信息都是現成的,並不需要詢問。65%的美國學生會問上述問題,而二十個中國學生中只有一人這樣問,相當於5%。

任教於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研究西方與亞洲文化的差異的心理學家理查德.尼斯拜特(Richard Nisbett)認為這是極大的差異。

要求美國學生移動只有自己能看到的重複物品時,他們的反應也較慢,完成這種指令的時間通常要多花30%。相反,中國學生完成這種指令的時間較短。

基薩認為中國學生能夠輕易地理解指令是因為他們來自於一個較強調集體主義的社會。

基薩舉例說明,美國德州一家企業「以提高生產力」為目標,告訴員工在上班前看著鏡子說一百遍「我很美麗」;一家日本超市則要求員工在上班前告訴同伴「你很美麗」。

尼斯拜特補充說,一些亞洲文化中語言較隱晦,使亞洲人有時必須費神思考發言者的真實意圖。

他也表示實驗結果將有助於防止東西方文化間的誤解,如果大家都能瞭解不同文化的差異,就不會有那麼多衝突。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蘇德戰爭是靠美國打贏的
李國鼎故居擴建爭議 北市將修改新建計畫
五年五千億提昇台灣高等教育
南縣虎頭埤蟋蟀鬥賞季 8月4日開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