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我那兩歲的兒子

林梅英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時間飛逝,猶記得自己還是懷孕的時候,挺著個大肚子走在人群中。有欣喜、有擔憂,更有一份潛在的安適感。欣喜的是,一個可愛的、討人疼惜的小生命即將來到人世;擔憂的是,面對生活的忙碌,沉浸在家庭、工作、學業的我能否三者兼顧?如何能既保有家庭,又能在學業上不斷努力追求、奮發進取?同時又能靠職場上的兼職工作生活下去?從那時起,如何堅持下去,闖出一條平凡而踏實的人生路是我的願望,也是一直勇往直前的動力。

當然,胎教是一門重要的功課,從懷孕那天開始我們便有了親密接觸。當兒子呱呱墜地那一刻起,我們就開啟了溝通的橋樑。看著他第一次睜開水汪汪的大眼睛,我便試圖和兒子說話。首先,我以一個沒有盡責的媽媽之角度誠懇的向兒子道歉:在懷孕期間,由於長期奔波,使自己鮮少跟其對話,感到很抱歉。但是,我相信藉由法輪功真善忍的精神能感昭他,使他在以後的人生旅途中,走得更穩健、更健康。

如我所料,孩子很乖巧、聽話,也不怎麼吵鬧。雖然他一出生就吃母奶,但同時並不排斥外食,隨和的個性在這其中也體現出來了。六個月左右,孩子就能從晚上十二點睡到凌晨五、六點鍾,使我保有充足的睡眠,這是一般嬰兒很難做到的。一歲時,他能走路了,可以明顯看出他的喜悅之情。接近兩歲時,他會叫「媽媽」了。從此,越叫越起勁,常常用奶聲奶氣的聲音「媽」、「媽媽」的叫個不停。漸漸的,他會叫「奶奶」、「爸爸」,還會說「拜拜」、「謝謝」等等。

對於這兩年多的母子相處,我想用「溫馨」兩個字來形容。我細心地照顧他,循循善誘,也讓他知道一些人生的哲理。從吃奶、穿衣、刷牙、洗手等舉凡一切生活大小事,到逛街、溜滑梯、搭捷運、遊六福村、動物園、搭纜車等等一切生活娛樂。從放《三字經》的磁帶,放明慧電台的各類有益心靈健康的廣播節目,到告訴他杜絕所有暴力的必要性,以及偶然間的機會教育。

回想起來,可謂操盡「人間事」,然而,身為母親的我著實從未想要索求回報,只是希望兒子能夠得到更健康的成長!而兒子也很貼心,對於媽媽的教導,常常連聲答應、點頭;也常常抱著我,又抱又親的。吃東西時,會拿東西給我吃,還會主動收拾玩具,甚至逗我開心。

何其有幸,我和我的兒子成就了母子的緣份,建立了人間最美的天倫之樂!雖然一路堅持走來,充滿辛勤勞累之苦,前方仍還有一段艱難的路,但這都是值得的。@*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國小剛開學,就是小兒的七歲生日,為了給他一個surprise,我和媽媽保密到家,一點都沒有透露過生日的口風,其實我們早已經想好要為他過一個與以往不一樣的生日,那就是在班裡給他開個慶生會,只要是八、九、十月生日的小朋友都是小壽星,大家同喜同樂,讓剛開學的小夥伴們都沾沾歡樂的氣氛,那一定會是個別開生面,讓小朋友很high很special的開學日。
  • 天母的居住環境已經是台北市屬一屬二的了。貪圖便利的我,特地為了孩子搬到這裡。但是一年多的來,我們好像適應不良,不但孩子的笑容越來越少, 心情似乎也振奮不起來。
  • 我們真的能夠將人與動物做等同看待與對待嗎? 這讓我想起女兒剛入小學時一年級的第一週就遇到一場有趣又刺激的科學論戰:
  • 莉俐雖然已經升小四了,可是每早上學,便哭哭啼啼的和媽媽拗個不停,不願上學。頗有個性的她,媽媽總要費一番心思溝通,才願意進學校。上課臉也繃的緊緊的,不太願意與人交談。
  • 現在的孩子很尊貴,一來生活品質改善,二來父母生得少。給孩子穿最好、吃最好的,連玩具都買最流行的。可是還是常常聽見孩子在喊「好無聊」喔!只要一到腸病毒和感冒流行的季節,經過街上小兒科診所時,不難看見一堆的父母,拉著流鼻涕的孩子,在裡面排隊等候,這表示孩子的抵抗力不足。
  • 美國佛州一位母親說,作為家長,她的職責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隊長」,並拒絕成為他們的朋友或「直升機父母」,否則你將培養不出有韌性的孩子。
  • 漫無目的的育兒,是一件非常慌亂的事。有了孩子後的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許多抉擇:替孩子準備什麼食物?找什麼學校?玩什麼運動?如果父母心無定性,總是猶豫不決或朝令夕改,家庭就會陷入各種混亂。
  • 絨毛玩具
    六歲之前還是處於自我為中心的時期,沒有所謂的「他我概念」,如果這時強迫孩子分享,其實是搶劫的行為,要讓孩子懂得「分享」,應該先滿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後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漸成形。
  • 很多媽媽問我,現在孩子精得很,挑戰叛逆的語言一堆,連很小的孩子都會挑戰權威,好難教!情緒就像一顆球,孩子丟出來,當爸媽的應該要適時轉化這些脾氣,千萬不要用情緒硬碰硬,不然過一陣子你就會在孩子身上發現自己的影子。
  • 當孩子表現得不如我們所預期,我們感到生氣,而對著孩子指責、批評、責罵或威脅……但我們如此反應,除了宣洩自己的情緒外,對孩子的幫助到底有多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