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峽大壩面臨山體滑坡等危機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9月1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一日電)今年是中國三峽大壩主體工程竣工一週年,但地質學家警告,三峽大壩攔截水量產生的龐大重力,已經開始在好幾個地點侵蝕長江陡峭的河岸,加上水位波動頻繁,引發了一系列的山體滑坡災害。

目前三峽大壩上游六百四十公里的長江水域,已經是一個大水庫,法國國際廣播電台中文網今天詳文介紹了大壩興築一年後出現的危機。

報導指出,中國的新聞媒體目前已陸續報導大壩存在的問題。雖然官方一直未公開表態,但已悄悄地制定了一套坍方事故早期預警機制、支援劃定高危險地區的研究,並將斥資興建水處理廠、加固約兩千兩百五十公里長的江堤。

三峽大壩最早出現問題是在二零零三年六月間,在大壩蓄水兩個星期以後,當大壩水位突破九十公尺時,峽谷的邊坡在水壓的作用下開始被侵蝕。

報導舉大壩上游十六公里的一個叫廟河村莊為例指出,當地今年陸續出現田間裂縫、五天內四起坍塌、地面滑動致房屋位移、遭政府撤離等情事。

當地官員擔心,一旦整個山坡塌入水中,附近的居民將因此喪命,同時還會威脅到至關重要的長江水道運輸。

此外,三峽大壩還阻擋了淤泥流向下游,使包括上海地區在內的長江入海口收縮,海洋的鹹水正在倒灌入內陸;而水庫水位變化,也被認為是湖南省農民數月前遭鼠患的根源。

同時,未經處理的污水和化肥殘留物不斷排入大壩水庫,導致巨型水藻生長氾濫,威脅到下游的水供應,污水量的增加,連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水庫管理部副主任周偉都不得不承認這種污染。

長江全長約六千四百公里,是全球第三長河流,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冰川,穿過華中地區後奔流直下華東大平原,最後匯入大海。

早在孫中山時代就曾有過在長江建大壩的構想,毛澤東更以「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的詩句來表達他的願望,因此從上世紀五零年代末期開始,中國就數度批准興建大壩,但因技術問題又幾度擱置,此後也爭議不斷,直到一九九四年正式動工。

相關新聞
重慶貨輪三峽沉沒5人失蹤
中國三峽大壩或關聯重慶水深火熱
【台灣觀點】簡論中國洞庭湖區鼠災
雄黃:三峽遊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