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一個隨心所欲的家

游乾桂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我常提醒父母,孩子生下來之後,這個世界就提供了兩億個疑問,等待他的細細探索,於是所有的小孩,都將是個理所當然的「好奇族」,他們對「火」好奇,對機器人會動也大大不解;對碟影機好奇,於是他們用「觸摸」尋找答案。

  這樣的小孩很像古時候那個發明「藥經」的神農氏,他以嘗試錯誤的精神,去掀開謎底。

  可惜的是,我們的父母對孩子的好奇行為,習慣說:「你又在玩什麼花樣?」彷彿是說,只有不正常、沒智慧的小孩,才會如此折騰人。

  孩子那種「天天有驚奇」的想法,在人類社會是不會被認同的。用鼻子寫字?用耳朵背歌的想法搞不好會被送上精神病院哩!
  
然而這種與生俱來的本能,卻是任何人也壓抑不住的。孩子是會用靈活的腦子,盡情的編織屬於童年夢的族群,沒有人可以阻擋得了。

  這樣的小孩,我們說他具有「舉一反三」的特質。

  這樣的小孩未來有可能變成「舉一反十」,也有機會變成「舉一反零」。那要看父母怎麼做?
  
何妨給孩子一個可以隨心所欲的家,讓孩子從小就懂得自由探索宇宙間的所有秘密。
  
何妨給孩子發表意見的機會,比方說,郊遊時讓孩子決定地點;火苗升不起時,請孩子想想辦法;沒有帶烤肉器具時,讓孩子想一想替代方案;球球掉進洞裡了,有什麼方法可以把它取出來。
  
何妨讓孩子也有「失敗」的權利,不是每個人生下來就註定是個成功者,所有成功的人,都曾有過跌跌撞撞的時代,你的孩子自然也不會例外。

摘自: 游乾桂著作《別讓童心去流浪》一書@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城市人,尤其當慣了朝九晚五,看電視,讀報紙,罵小孩的都市「心情流浪漢」,或已遺忘了水聲是怎麼彈奏的,潺潺的、淙淙、涓涓還是絲絲如幻;幽靜悄然,還是萬馬奔騰,或是轟轟作響。
  • 心理學家曾經說過,旅行是孩子最佳的「智慧產」,我們可以把自己欣賞到的一切,轉化成一切與自己有關的生命。
  • 英國詩人米耳頓曾說:「寂寞有時是一種最好的社會,短暫的退隱可以激發出更甜蜜的回返」,我同意這樣的觀點,但那是對成熟的大人而言,對小孩孩來說,寂寞卻是一頭足以吞噬他們心靈的怪物。
  • 你相信小孩子也能來一場流利的演說嗎?我爸爸有個朋友叫林大利的,是不可能相信這句話的,每次他到我們家總會數落他們家的林小龍是如何的笨嘴笨舌,一句話也不會講,說到生氣處,還會露出那副想把人生吞活剝的嚇人模樣。
  • 曾聽心理學家說過,孩子並不具有良好的「認知」能力,但說來奇怪,我那五歲的兒子,似乎不是如此。記得華航發生空難不久,我們全家到澎湖旅遊,臨上飛機前,我的兒子硬是不肯登機,後來「查明」原因,才知道,他自從看了華航空難事件報導之後,便一直認為「凡是飛機,就會爆炸」。
  • 每一個父母親,都很希望自己擁有一位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小孩。你喜歡嗎?我有一位遠房親戚也有此願,但是他們的方法卻很「糟」。
  •   說什麼也沒人相信,我常常與大師為伍。莫大年就說:「我看你一定得了吹牛症,才會每天不停的吹牛。」其實,我真的沒有吹牛。
  • 每次我展露歌喉時,老媽總是狠心的拿一把「鐵錘」,錘殺我的自尊,說我「鬼叫,鬼叫」的,或是「比殺豬還難聽」,或是「狗吠」。鬼叫我真的沒聽過,我曾試著問老媽,鬼叫的聲音到底像什麼?但她總說不出個所以然,我相信一定很難聽,很難聽。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