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百問百答

真的有嫦娥嗎?

淑萍
font print 人氣: 25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9月23日訊】人皆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所以,自古以來,少女們拜月時都會祝願自己,希望能「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但是,嫦娥真的存在嗎?她是神話中的假想人物,還是確有其人呢?

傳說中的嫦娥

相傳在遙遠年代,天上有十個太陽,它們每天輪流出來,溫煦的照耀大地,但是突然有這麼一天,十個太陽竟一起出現…
一個名叫后羿的神射手,他登上崑崙山頂,拉開神弓,一口氣射下九個太陽,成為百姓心中的英雄。

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有一天,后羿到崑崙山,巧遇王母娘娘,王母娘娘給了后羿一包長生不死藥。只要服下此藥,便能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妻子,沒有馬上食用它,而是把不死藥交給嫦娥保藏。後來被后羿的徒弟蓬蒙知道了這件事。蓬蒙看見嫦娥將藥藏進梳妝台的百寶箱?,便起了歹念,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後,后羿帶領眾徒外出狩獵,蓬蒙假裝生病沒有跟隨。等待后羿等人走遠後,蓬蒙便闖入內宅,威嚇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情急之下,只好將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之後,身體頓時輕飄飄的開始離地,而且越飛越高,向天上飛去了。由於嫦娥牽掛丈夫,不願飛遠,所以就選擇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後來,后羿回到家,發現嫦娥不見了,悲痛欲絕。他仰望夜空,呼喊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晚的月亮外格特別皎潔光亮,而且月亮上面好像有個身影酷似嫦娥。思妻心切的后羿至此方知無可挽回,只好在花園?擺上香燭,遙祭在月宮?的嫦娥。
  
史籍中的嫦娥

翻閱古書,發現許多古籍上皆有記載嫦娥的故事。最早出現的是戰國時代的《歸藏》一書:「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 後來,漢代也有不少書籍提到嫦娥的事。例如:王充在《論衡》中說:「后羿善射,從西王母處取得不死靈藥,為其妻嫦娥竊服,遂得不死,奔於月宮。」 《搜神記》:「后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嫦娥竊之以奔月。」

在屈原的《楚辭.天問》中也說到嫦娥偷藥的事由:
傳說中堯的時候,十日並出,大地乾旱,羿射下九個太陽為百姓平息災禍,同時也贏得美人嫦娥的芳心。但羿與嫦娥結合後,卻又愛上河伯的妻子宓妃,並射瞎河伯的左眼。這時羿已向西王母乞得長生不老藥,尚未服用。嫦娥不能忍受丈夫的不忠,趁羿不注意時,偷吃了他的仙藥,吃後翩然飛起,直奔月宮。

一直到張衡的《靈憲》,則寫出嫦娥偷藥的後果:
嫦娥在竊取靈藥奔向月宮之前,內心曾有所疑慮:「我這樣對嗎?」因此找了名叫有黃的巫師占卜吉凶。結果是吉的,嫦娥才決定這麼做。最後到了月中竟意外的變成了蟾蜍。

「嫦娥到底是否真實存在過?」這個謎題似乎無可解。但就像西方的聖誕老公公一樣,有沒有其人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藉由這個典故,讓人們找到慶祝節日的依據,也藉由這個流傳久遠的故事,將一些和月有關的事物連結起來,成就人們緬懷思月之情。@*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隋朝初年有一個人,挑了麥飯要去京城兜售。走到渭水河畔時,這個人肚子餓了,就想吃點麥飯。因為麥飯是要和著水來調勻的,於是,他就到處找水要來調和這些麥飯。因冬天渭水正結冰,所以這人就走到冰凍的河床上鑿了個冰洞,可是後來又想:我把水取出來和著麥飯,走來走去真是麻煩。還不如就在冰洞中和麥飯來的省事。於是,他就把麥飯全都倒進冰洞中。
  • 武丁,是商朝的第二十三代國君,也是商王小乙的兒子。原本逐漸式微的商朝,在武丁的知人善任及勵精圖治下,國勢強盛,政治清明,民生富裕,史稱「武丁中興」。
  • 王皇后是王莽的女兒。王莽是西漢末年一個極具野心的政客,但他的女兒卻恰恰相反,是個為人稱道的忠貞烈女,父女倆在歷史上留下了非常鮮明的對比。
  • 自西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開始,中國歷史就進入了諸侯兼併的時代。齊國和魯國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重要諸侯國,又互相毗鄰,不免發生一些衝突,長期累積下來,就導致了這場長勺之戰。
  • 齊景公很喜歡賞玩鳥兒,甚至還派了燭鄒去專門管理那些鳥兒。有一天,燭鄒不小心讓鳥兒飛走了,齊景公很生氣,下令要殺死燭鄒。
  • 黃曆元月十五夜稱「元宵」是從什麼朝代開始的呢?中原大陸幅員廣,南北兩地的風俗也常有差異,以「元宵」稱圓子(湯圓)是起於何時呢?元宵吃圓子從何時成為流行的食尚呢?有些人說圓子在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湯圓」;還有人說有餡的圓子稱「元宵」,無餡的圓子稱「湯圓」,真是如此嗎?
  • 黃曆新年伊始,萬象更新。今年是龍年,歲次甲辰,在今年出生的都是龍子、龍女,生肖屬龍。然而,黃曆新年和十二生肖並非華人專屬,不同國家對於生肖的解讀也不盡相同。在中亞國家哈薩克,今年的生肖是蝸牛而不是龍,屬龍的人到這個國家就變成屬蝸牛了。
  • 秋風起兮,七夕節又將來到。牛郎(牽牛)、織女與中華兒女相伴幾千年,有情有義的婚姻,相許相牽的愛情,千百年來代代相傳。七夕的一年一會,讓人感嘆之外,也讓我們反思什麼嗎?
  • 黃曆的五月五日端午節,又叫端五、重五、重午、端陽。「端午」處於純陽之端。民間有俗諺「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古人也把端午作為夏令時節防瘟辟毒的啟動日。端午節的節俗很多,來源久遠,背後蘊藏豐富的文化典故。一起來文化尋根:回顧端午節的九大節俗與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