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美術

文藝復興盛期(5)–達芬奇早年的兩幅聖母子

周怡秀
font print 人氣: 5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1476 -1480年間,達芬奇畫了一系列的聖母子的草圖和兩幅油畫 。油畫技法略有不同,但內容相似。其中這幅《康乃馨聖母》構圖和空間處理比《拈花聖母》較複雜一些,筆法也較拘謹。然而衣紋豐富而自然的變化,背景壯麗的遠山從金色、紫色隨大氣消失到天空的漸層變化、水晶花瓶和花朵的生動細緻以及嬰孩皮膚的彈性,都遠遠擺脫了維洛其奧的畫室的風格,成為達芬奇個人無可取代的特徵。


《康乃馨聖母》

《拈花聖母》中表現出的人性感染力更是超越了當時的同主題作品。聖母孩童般純真的笑容和聖嬰專注撫弄花朵的神情是如此生動,令人憐愛。

達芬奇花了大量的時間觀察人物動態、表情,以捕捉人們微妙的心理和情感。或許在人文主義和自然寫實的影響下,達芬奇的聖母子看來人性多於神性。畢竟神降生於人間,也必須經過人間的《情》的浸泡和歷練,再從中超脫。如果畫家是以人性中至善至真的情操,如慈愛、純潔,天真等等來詮釋神在世間的表現,也是合理且有說服力的。


《拈花聖母》(又名Madonna Benois《班諾瓦聖母》)

和《康乃馨聖母》相較,這幅畫更具有達芬奇成熟時期的特徵,特別是達芬奇逐漸捨棄堅硬的輪廓線,使人物的外形逐漸溶入背景,純粹以明暗(Chiaroscuro)來定義物體與空間的關係,同時明暗的漸層過渡十分細膩,可見此時達芬奇已能善用「暈塗法」(Sfumato)的效果。對於人物以外的其它描寫也簡化許多,省略了不必要的細節,以強化人物主題的重要性。這都是對後世有決定性影響的繪畫觀念和技法。前述的《康乃馨聖母》畫在木板上,而這幅《拈花聖母》是畫在畫布上的,帆布本身可能也促成了新的明暗畫法來製造立體效果。@*

(註1)1478年筆記中寫到他正在創作兩幅聖母像,可能就是指這2幅作品。
(註2)此畫又名《班諾瓦聖母》,是以畫作其擁有者班諾瓦家族命名的。以保存狀況而言,這幅畫有些部分被畫的太厚,有些地方色層已經剝落。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45歲的英國探險家亞德里恩.海斯在19個月內完成攀登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頂與遠征南、北極的壯舉,他比先前的「3極點紀錄」快了近5個月。
  • 從十四世紀的喬托開始,義大利的藝術家們出自於對希臘羅馬古典美學的嚮往,開始重視對自然的觀察與對物體真實表現。十五世紀的馬薩其奧(1401- 1428)更往前邁進一步,成功的以透視法和光影法製造了立體的三度空間。此後近百年間人才輩出,雖然在技法上仍屬摸索和實驗的階段,然而形成的藝術風格已經多樣而可觀。當代的人自己也意識到所處的時代非同小可。如十五世紀中葉的馬提奧.帕米利就曾說:「感謝上帝讓我出生在這個充滿希望的新時代,在這時代中已經有許多才德並茂的人,其數量之多,越過以往的一千年。」確實,藝術上的蓬勃發展帶動著社會風潮,幾乎遍及於人們生活所接觸的、所看到的一切,藝術家和他們的活動成了眾人關注的焦點,人們就在街談巷議中見證著美術的成長。義大利人把這成果豐碩的15世紀叫做「Quattrocento」[1],後來成為藝術史上一個傲人時代的代詞。這些先輩的努力奠定的堅實的基礎,為文藝復興盛期開啟了大門。
  • 紐西蘭總理克拉克今天說,第一位登上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的紐西蘭探險家艾德蒙.希拉瑞今天早上去世,享年八十八歲。
  • 【大紀元1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縣十一日電)宗教大融合!宜蘭羅東天主教聖母醫院今天啟用「聖嘉民安寧緩和照護中心病房」,讓人驚喜的是在啟用典禮上不只為天主教的耶穌神像舉行揭幕,還有佛光山的師父也捐了佛像,一起讓癌末病人的最後都能找到歸宿。
  • 1474-76年,達芬奇創作了他第一幅肖像畫﹕《吉妮芙拉.德.賓琪肖像》
  • 〔自由時報編譯胡立宗/綜合柏林14日外電報導〕意大利藝術家達文西的創作「蒙娜麗莎」聞名於世,但畫中主角的身分一直成謎,有些人甚至猜測蒙娜麗莎只是代表完美女性的虛構人物,但德國海德堡大學的最新發現首度肯定,蒙娜麗莎就是佛羅倫斯商人之妻麗莎.潔蘿笛妮。
  • 自從世界首位登上聖母峰(珠穆朗瑪峰)勇士──新西蘭的愛德蒙.希拉里爵士(人們暱稱為愛德爵士)於上週五(1月11日) 因心臟病去逝後,他生前與之有深厚聯繫的世界各地政府、民間紛紛舉行對他的悼念活動。在南極,愛德爵士去年以87歲高齡再次抵達過的斯考特基地,以降半旗表示哀悼這位到達世界三極的第一人。英國女王也對愛德爵士的去世表示非常悲傷。
  • 2008年1月11日,征服珠穆朗瑪峰(又名聖母峰)第一人——愛德蒙.希拉里爵士(Sir Edmund Hillary)在新西蘭去世,享年88歲。新西蘭將為愛德爵士舉行國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