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98)

第九十八回 追漢軍王雙受誅 襲陳倉武侯取勝
羅貫中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卻說司馬懿奏曰:「臣嘗奏陛下,言孔明必出陳倉,故以郝昭守之。今果然矣。彼若從陳倉入寇,運糧甚便。今幸有郝昭、王雙守把,不敢從此路運糧。其餘小道,搬運艱難。臣算蜀兵行糧止有一月,利在急戰。我軍只宜久守。陛下可降詔,令曹真堅守諸路關隘,不要出戰。不須一月,蜀兵自走。那時乘虛而擊之,諸葛亮可擒也。」叡欣然曰:「卿既有先見之明,何不自引一軍以襲之?」懿曰:「臣非惜身重命,實欲存下此兵,以防東吳陸遜耳。孫權不久必將僭號稱尊;如稱尊號,恐陛下伐之,定先入寇也。臣故欲以兵待之。」正言間,忽近臣奏曰:「曹都督奏報軍情。」懿曰:「陛下可即令人告戒曹真:凡追趕蜀兵,必須觀其虛實,不可深入重地,以中諸葛亮之計。」叡即時下詔,遣太常卿韓暨持節告戒曹真:「切不可戰,務在謹守;只待蜀兵退去,方纔擊之。」司馬懿送韓暨於城外,囑之曰:「吾以此功讓與子丹,公見子丹,休言是吾所陳之意,只道天子降詔,教保守為上。追趕之人,大要仔細,勿遣性急氣躁者追之。」暨辭去。

  卻說曹真正升帳議事,忽報天子遣太常卿韓暨持節至。真出寨接入。受詔已畢,退與郭淮、孫禮計議。淮笑曰:「此乃司馬仲達之見也。」真曰:「此見若何?」淮曰:「此言深識諸葛亮用兵之法。久後能禦蜀兵者,必仲達也。」真曰:「倘蜀兵不退,又將如何?」淮曰:「可密令人去教王雙,引兵於小路巡哨,彼自不敢運糧。待其糧盡兵退,乘勢追擊,可獲全勝。」孫禮曰:「某去祁山虛妝做運糧兵車,上盡裝乾柴茅草,以硫黃焰硝灌之,卻教人虛報隴西運糧到。若蜀兵無糧,必然來搶。待入其中,放火燒車,外以伏兵應之,可勝矣。」真喜曰:「此計大妙!」即令孫禮引兵依計而行。又遣人教王雙引兵於小路上巡哨,郭淮引兵提調箕谷、街亭,令諸路軍馬守把險要。真又令張遼子張虎為先鋒,樂進子樂綝為副先鋒。同守頭營,不許出戰。

  卻說孔明在祁山寨中,每日令人挑戰,魏兵堅守不出。孔明喚姜維等商議曰:「魏兵堅守不出,是料吾軍中無糧也。今陳倉轉運不通,其餘小路盤涉艱難,吾算隨軍糧草,不敷一月用度,如之奈何?」正躊躇間,忽報隴西魏軍運糧數千車於祁山之西,運糧官乃孫禮也。孔明曰:「其人如何?」有魏人告曰:「此人曾隨魏主出獵於大石山,忽驚起一猛虎,直奔御前,孫禮下馬拔劍斬之。從此封為上將軍。乃曹真心腹人也。」孔明笑曰:「此是魏將料吾乏糧,故用此計。車上裝載者,必是茅草引火之物。吾平生專用火攻,彼乃欲以此計誘我耶?彼若知吾軍去劫糧車,必來劫我寨矣。可將計就計而行。」遂喚馬岱分付曰:「汝引三千軍逕到魏兵屯糧之所,不可入營,但於上風頭放火。若燒著車仗,魏兵必來圍吾寨。」又差馬忠、張嶷各引五千兵在外圍住,內外夾攻。三人受計去了。又喚關興張、苞分付曰:「魏兵頭營接連四通之路。今晚若西山火起,魏兵必來劫吾營。汝二人卻伏於魏寨左右。只等他兵出寨,汝二人便可劫之。」又喚吳班、吳懿分付曰:「汝二人各引一軍伏於營外。如魏兵到,可截其歸路。」孔明分撥已畢,自在祁山上憑高而坐。魏兵探知蜀兵要來劫糧,慌忙報與孫禮。禮令人飛報曹真。真遣人去頭營分付張虎、樂綝:「看今夜山西火起,蜀兵必來救應。可以出軍,如此如此。」二將受計,令人登樓專看火號。

  卻說孫禮把軍伏於山西,只待蜀兵到。是夜二更,馬岱引三千兵來,人皆銜枚,馬盡勒口。逕到山西,見許多車仗,重重疊疊,攢遶成營,車仗虛插旌旗。正值西南風起,岱令軍士逕去營南放火,車仗盡著,火光沖天。孫禮只道蜀兵到魏寨內放號火,急引兵一齊掩至。背後鼓角喧天,兩路兵殺來,乃是馬忠、張嶷把魏軍圍在垓心。孫禮大驚。又聽的魏軍中喊聲起,一彪軍從火光邊殺來,乃是馬岱。內外夾攻,魏兵大敗。火緊風急,人馬亂竄,死者無數。孫禮引中傷軍,突煙冒火而走。

  卻說張虎在營中,望見火光,大開寨門,與樂綝盡引人馬,殺奔蜀寨來,寨中卻不見一人;急收軍回時,吳班、吳懿兩路兵殺出,斷其歸路。張、樂二將急衝出重圍,奔回本寨,只見土城之上,箭如飛蝗。原來卻被關興、張苞襲了營寨。魏兵大敗,皆投曹真寨來。方欲入寨,只見一彪敗軍飛奔而來,乃是孫禮;遂同入寨見真,各言中計之事。真聽知,謹守大寨,更不出戰。蜀兵得勝,回見孔明。

  孔明令人密授計與魏延,一面教拔寨齊起。楊儀曰:「今已大勝,挫盡魏兵銳氣,何故反欲收軍?」孔明曰:「吾兵無糧,利在急戰。今彼堅守不出,吾受其病矣。彼今雖暫時兵敗,中原必有添益。若以輕騎襲吾糧道,那時要歸不能。今乘魏兵新敗,不敢正視蜀兵,便可出其不意,乘機退去。所憂者但魏延一軍,在陳倉道口拒住王雙,急不能脫身。吾已令人授以密計,教斬王雙,使魏人不敢來追,只令後隊先行。」當夜孔明只留金鼓守在寨中打更。一夜,兵已盡退,只落空營。

  卻說曹真正在寨中憂悶,忽報左將軍張郃領軍到。郃下馬入帳,謂真曰:「某奉聖旨,特來聽調。」真曰:「曾別仲達否?」郃曰:「仲達分付云:『吾軍勝,蜀兵必不便去;若吾軍敗,蜀兵必即去矣。』今吾軍失利之後,都督曾往哨探蜀兵消息否?」真曰:「未也。」於是即令人往探之,果是虛營,只插著數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無及。

  且說魏延受了密計,當夜二更拔寨,急回漢中。早有細作報知王雙。雙大驅軍馬,併力追趕。追到二十餘里,看看趕上,見魏延旗號在前,雙大叫曰:「魏延休走!」蜀兵更不回頭。雙拍馬趕來。背後魏兵叫曰:「城外寨中火起,恐中敵人奸計。」雙急勒馬回時,只見一片火光沖天,慌令退軍。行到山坡左側,忽一騎馬從林中驟出,大喝曰:「魏延在此!」王雙大驚,措手不及,被延一刀砍於馬下。魏兵疑有埋伏,四散逃走。延手下止有三十騎人馬,望漢中緩緩而行。原來魏延受了孔明密計,先教存下三十騎,伏於王雙營邊;只待王雙起兵趕時,卻去他營中放火;待他回寨,出其不意,突出斬之。魏延斬了王雙,引兵回到漢中見孔明,交割了人馬。孔明設宴大會,不在話下。

  且說張郃追蜀兵不上,回到寨中。忽有陳倉城郝昭差人申報,言王雙被斬。曹真聞知,傷感不已,因此憂成疾病,遂回洛陽,命郭淮、孫禮、張郃守長安諸道。

  卻說吳主孫權設朝,有細作人報說:「蜀諸葛丞相出兵兩次,魏都督曹真兵損將亡。」於是群臣皆勸吳王興師伐魏,以圖中原。權猶疑未決。張昭奏曰:「近聞武昌東山,鳳凰來儀;大江之中,黃龍屢現。主公德配唐虞,明並文武,可即皇帝位,然後興兵。」多官皆應曰:「子布之言是也。」遂選定夏四月丙寅日,築臺於武昌南郊。是日,群臣請權登壇即皇帝位,改黃武八年為黃龍元年。諡父孫堅為武烈皇帝,母吳氏為武烈皇后,兄孫策為長沙桓王。立子孫登為皇太子。命諸葛瑾長子諸葛恪為太子左輔,張昭次子張休為太子右弼。

  恪字元遜,身長七尺,極聰明,善應對。權甚愛之。年六歲時,值東吳宴會,恪隨父在座。權見諸葛瑾面長,乃令人牽一驢來,用粉筆書其面曰:「諸葛子瑜。」眾皆大笑。恪趨至前,取粉筆添二字於其下曰:「諸葛子瑜之驢。」滿座之人,無不驚訝。權大喜,遂將驢賜之。又一日,大宴官僚,權命恪把盞。巡至張昭面前,昭不飲曰:「此非養老之禮也。」權謂恪曰:「汝能強子布飲乎?」恪領命,乃謂昭曰:「昔姜尚父年九十,秉旄仗鉞,未嘗言老。今臨陣之日,先生在後;飲酒之日,先生在前;何謂不養老也?」昭無言可答,只得強飲。權因此愛之,故命輔太子。張昭佐吳王,位列三公之上,故以其子張休為太子右弼。又以顧雍為丞相,陸遜為上將軍,輔太子守武昌。權復還建業。群臣共議伐魏之策。張昭奏曰:「陛下初登寶位,未可動兵。只宜修文偃武,增設學校,以安民心;遣使入川,與蜀同盟,共分天下,緩緩圖之。」

  權從其言,即令使命星夜入川,來見後主。禮畢,細奏其事。後主聞知,遂與群臣商議。眾議皆謂孫權僭越,宜絕其盟好。蔣琬曰:「可令人問於丞相。」後主即遣使到漢中問孔明。孔明曰:「可令人齎禮物入吳作賀,乞遣陸遜興師伐魏。魏必令司馬懿拒之。懿若南拒東吳,我再出祁山,長安可圖也。」後主依言,遂令太尉陳震,將名馬玉帶金珠寶貝入吳作賀。震至東吳,見了孫權,呈上國書。權大喜,設宴相待,打發回蜀。權召陸遜入,告以西蜀約會興兵伐魏之事。遜曰:「此乃孔明懼司馬懿之謀也。既與同謀,不得不從。今卻虛作起兵之勢,遙與西蜀為應。待孔明攻魏急,吾可乘虛取中原也。」即時下令,教荊、襄各處都要訓練人馬,擇日興師。

  卻說陳震回到漢中,報知孔明。孔明尚憂陳倉不可輕進,先令人去哨探。回報說:「陳倉城中郝昭病重。」孔明曰:「大事成矣。」遂喚魏延、姜維分付曰:「汝二人領五千兵,星夜直奔陳倉城下;如見火起,併力攻城。」二人俱未深信,又來告曰:「何日可行?」孔明曰:「三日都要完備;不須辭我,即便起行。」二人受計去了。又喚關興、張苞至,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二人各受密計而去。

  且說郭淮聞郝昭病重,乃與張郃商議曰:「郝昭病重,你可速去替他。我自寫表申奏朝廷,別行定奪。」張郃引著三千兵,急來替郝昭。時郝昭病危。當夜正呻吟之間,忽報蜀兵到城下了。昭急令人上城守把。時各門上火起,城中大亂。昭聽知驚死。蜀兵一擁入城。

  卻說魏延、姜維領兵到陳倉城下看時,並不見一面旗號,又無打更之人。二人驚疑,不敢攻城。忽聽得一聲炮響,四面旗幟齊豎。只見一人綸巾羽扇,鶴氅道袍,大叫曰:「汝二人來的遲了!」二人視之,乃孔明也。二人慌忙下馬,拜伏於地曰:「丞相真神計也!」孔明令放入城,謂二人曰:「吾打探得郝昭病重,吾令汝三日內領兵取城,此乃穩眾人之心也。吾卻令關興、張苞,只推點軍,暗出漢中。吾即藏於軍中,星夜倍道逕到城下,使彼不能調兵。吾早有細作在城內放火,發喊相助,令魏兵驚疑不定。兵無主將,必自亂矣。吾因而取之,易如反掌。兵法云:『出其不意,攻其無備,』正謂此也。」魏延、姜維拜伏。孔明憐郝昭之死,令彼妻小扶靈柩回魏,以表其忠。

  孔明謂魏延、姜維曰:「汝二人且莫卸甲,可引兵去襲散關。把關之人,若知兵到,必然驚走。若稍遲便有魏兵至關,即難攻矣。」魏延、姜維受命,引兵逕到散關。把關之人,果然盡走。二人上關纔要卸甲,遙見關外塵頭大起,魏兵到來。二人相謂曰:「丞相神算,不可測度!」急登樓視之,乃魏將張郃也。二人乃分兵守住險道。張郃見蜀兵把住要路,遂令退軍。魏延隨後追殺一陣。魏兵死者無數。張郃大敗而去。延回到關上,令人報知孔明。孔明先自領兵,出陳倉斜谷,取了建威。後面蜀兵陸續進發。後主又命大將陳式來助。孔明驅大兵復出祁山。安下營寨,孔明聚眾言曰:「吾二次出祁山,不得其利;今又到此,吾料魏人必依舊戰之地,與吾相敵。彼意疑我取雍、郿二處,必以兵拒守;吾觀陰平、武都二郡,與漢連接,若得此城,亦可分魏兵之勢。何人敢取之?」姜維曰:「某願往。」王平應曰:「某亦願往。」孔明大喜;遂令姜維引兵一萬取武都,王平引兵一萬取陰平。二人領兵去了。

  再說張郃回到長安,見郭淮、孫禮,說:「陳倉已失,郝昭已亡,散關亦被蜀兵奪了。今孔明復出祁山,分道進兵。」淮大驚曰:「若如此,必取雍、郿矣!」乃留張郃守長安,令孫禮保雍城。淮自引兵星夜來郿城守禦,一面上表入洛陽告急。

  卻說魏主曹叡設朝,近臣奏曰:「陳倉城已失,郝昭已亡,諸葛亮又出祁山,散關亦被蜀兵奪了。」叡大驚。忽又奏滿寵等有表,說「東吳孫權僭稱帝號,與蜀同盟。今遣陸遜在武昌訓練人馬,聽候調用。只在旦夕,必入寇矣。」叡聞知兩處危急,舉止失措,甚是驚慌。此時曹真病未痊,即召司馬懿商議。懿奏曰:「以臣愚意所料,東吳必不舉兵。」叡曰:「卿何以知之?」懿曰:「孔明嘗思報猇亭之讎,非不欲吞吳也,只恐中原乘虛擊彼,故暫與東吳結盟。陸遜亦知其意,故假作興兵之勢以應之,實是坐觀成敗耳。陛下不必防吳,只須防蜀。」叡曰:「卿真高見!」遂封懿為大都督,總攝隴西諸路軍馬,令近人取曹真總兵將印來。懿曰:「臣自去取之。」遂辭帝出朝,逕到曹真府下,先令人入府報知,懿方進見。問病畢,懿曰:「東吳、西蜀,會合興兵入寇,今孔明又出祁山下寨,明公知之乎?」真驚訝曰:「吾家人知我病重,不令我知。似此國家危急,何不拜仲達為大都督,以退蜀兵耶?」懿曰:「某才薄智淺,不稱其職。」真曰:「取印與仲達。」懿曰:「都督少慮。某願助一臂之力,只不敢受此印也。」真躍起曰:「如仲達不領此任,中國危矣!吾當抱病見帝以保之!」懿曰:「天子已有恩命,但懿不敢受耳。」真大喜曰:「仲達今領此任,可退蜀兵。」懿見真再三讓印,遂受之,辭了魏主,引兵往長安來與孔明決戰。正是:舊帥印為新帥取,兩路兵惟一路來。未知勝負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卻說曹操乘袁紹之敗,整頓軍馬,迤邐追襲。袁紹幅巾單衣,引八百餘騎,奔至黎陽北岸,大將蔣義渠出寨迎接。紹以前事訴與義渠,義渠乃招諭離散之眾。眾聞紹在,又皆蟻聚,軍勢復振,議還冀州。軍行之次,夜宿荒山。紹於帳中聞遠遠有哭聲,遂私往聽之。
  • 卻說袁尚自斬史渙之後,自負其勇,不待袁譚等兵至,自引兵數萬出黎陽,與曹軍前隊相迎。張遼當先出馬,袁尚挺槍來戰,不三合,架隔遮攔不住,大敗而走。張遼乘勢掩殺,袁尚不能主張,急急引軍奔回冀州。袁紹聞袁尚敗回,又受了一驚,舊病復發,吐血數斗,昏倒在地。
  • 卻說曹丕見二婦人啼哭,拔劍欲斬之。忽見紅光滿目,遂按劍而問曰:「汝何人也?」一婦人告曰:「妾乃袁將軍之妻劉氏也。」丕曰:「此女何人?」劉氏曰:「此次男袁熙之妻甄氏也。因熙出鎮幽州,甄氏不肯遠行,故留於此。」丕拖此女近前,見披髮垢面。丕以衫袖拭其面而觀之,見甄氏玉肌花貌,有傾國之色。
  • 《三國演義》,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之一,在我上初中的時候曾經讀過,那是我中學時讀過的唯一一本小說。時光過去了這麼久,那時的記憶已經很模糊了,而且當時也是只囫圇吞棗,根本沒有讀懂。網絡時代了,雖然不用花錢買紙質的書了,自己電腦裡面下載了許多的電子書,不過書多了但是沒有那麼多時間來讀了。就像有人說的那樣,沒錢的時候有時間讀書,等到有錢的時候卻沒時間讀書了。
  • 陳宮,字公台。任中牟縣令,在曹操行刺董卓失敗被通緝時抓住曹操,然後因為感念曹操行刺董卓,為朝廷除奸的忠義而放棄官職,追隨曹操。「擒獻者,賞千金,封萬戶侯;窩藏者同罪」,從這裡看出陳宮之人格。他是一個忠義之士,冒著被殺頭的危險,也不為千金和萬戶侯所動,寧肯放棄自己的官職而追隨曹操。可是因為對於曹操誤殺呂伯奢家人後又故意殺害呂伯奢而對其人格產生懷疑,所以最後又棄曹操而去。著名的京劇傳統劇目《捉放曹》便是根據這一故事改編的。
  • 卻說曹操於金光處,掘出一銅雀,間荀攸曰:「此何兆也?」攸曰:「昔舜母夢玉雀入懷而生舜。今得銅雀,亦吉祥之兆也。」操大喜,遂命作高臺以慶之。乃即日破土斷木,燒瓦磨磚,筑銅雀臺於漳河之上。約計一年而工畢。
  • 卻說蔡瑁方欲回城,趙雲引軍趕出城來。原來趙雲正飲酒間,忽見人馬動,急入內觀之,席上不見了玄德。雲大驚,出投館舍,聽得人說:「蔡瑁引軍望西趕去了。」雲火急綽鎗上馬,引著原帶來三百軍,奔出西門,正迎著蔡瑁,急問曰:「吾主何在?」瑁曰:「使君逃席而去,不知何往。」
  • 且說單福得勝回縣,謂玄德曰:「曹仁屯兵樊城,今知二將被誅,必起大軍來戰。」玄德曰:「當何以迎之?」福曰:「彼若盡提兵而來,樊城空虛,可乘間襲之。」玄德問計。福附耳低言如此如此。玄德大喜,預先準備已定。忽報馬報說:「曹仁引大軍渡河來了。」單福曰:「果不出吾之料。」遂請玄德出軍迎敵。
  • 從這裡看出薄熙來確實算得上中共邪黨的一位「能臣」,但是善惡有報,澳洲紐省(New South Wales)高院執行缺席審判,薄熙來罪成立。所有為中共邪黨出謀劃策,「努力工作」的都應該好好地想一下,即使不因為道德和良知而向徐庶學習,也為了自己的未來好好想想,否則,薄熙來就是你們的前車之鑒。徐庶,身在曹營,這是不得已的事情,但是,他可以選擇善和惡,不去幫著惡者行惡,這就是善。所以中共的「公務員」應該三思,是幫著中共行惡還是拒絕做惡呢。有道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薄熙來那麼高的官員都被判有罪,那些中共邪黨的小嘍囉就要掂量一下了,薄熙來被判酷刑罪罪名成立,這還只是開始,終有一天,所有的作惡者和為虎作倀的都將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不懸崖勒馬,薩達姆的絞刑架必將歡迎你的光臨。
  • 卻說章武二年,春正月,武威後將軍黃忠隨先主伐吳;忽聞先主言老將無用,即提刀上馬,引親隨五六人,逕到彝陵營中。吳班與張南、馮習接入,問曰:「老將軍此來,有何事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