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中共貨幣政策引發泡沫

標籤:

【大紀元10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田清綜合編譯) 在美國聯儲局和其他五家中央銀行降息之後的數分鐘之內,中共央行做出了一個象徵性的舉動— 調降利率。中國的降息舉動顯示其對信用危機影響中國經濟的憂慮升高。這是中國在一個月內的第二次降息。

彭博新聞9 日報導,人民銀行將一年期的放款和存款利率調低0.27%到6.93%和3.87%,然而人民銀行網站上的聲明卻沒有提到是與美國聯儲局和歐洲央行協調的結果,中國持有5190億元的美國國庫債券。

華爾街日報9 日刊登麥理格投資銀行(Macquarie Capital Securities.)中國經濟主管凱維(Paul Cavey)的分析文章,他說﹕星期三中國做出許多經濟學家預期的動作,並調降了放款利率和銀行準備要求。 這個舉動是中國面臨1978年以來最大的經濟挑戰時採取的一種傳統的貨幣激勵方式。不過凱維認為﹕一個不一樣的、自相矛盾的策略可能更好:就是採取激勵性的緊縮。

凱維指出﹕中國比較大的問題是最近幾個月銷售下滑50% 以上的國內不動產市場。在正常經濟當中的解決辦法可能是降息。事實上,北京星期三宣佈調降放款利率到6.9%同時降低銀行準備要求0.5%,兩項措施都是為了刺激流動性。然而,這些經濟問題的根本結構性因素是中國獨有。雖然經過了30年的經濟改革,經濟當中最重要的價格– 貨幣的價格– 仍然受到控制。

北京貨幣政策引發泡沫

凱維說﹕人民幣的低估引發海外要求重估的呼聲。北京做出回應,允許人民幣在今年升值了約8%。然而,這個升值只是鼓勵了更多的資金流入,所以北京把利率維持低檔以避免擴大流入的問題。加總起來,這些政策是傳統上引發泡沫的方法。流動性的流入創造了貨幣的過度供應和低名目利率–目前是7.2%,遠低於20%的名目經濟成長率—導致了超額需求。

北京的辦法一直是透過規定限制放款的成長,銀行被要求不要放款。信用餘額相對於經濟規模從2003年佔GDP 的125%下滑到100%。同一期間,美國的信用佔GDP放大到180% — 這還不包括金融業的超級槓桿負債。

乍看之下,中國不像其他地方那樣,它的的金融約束措施似乎保護了銀行免於摧毀自己和整體經濟。問題是,這些政策正在阻礙銀行展開使它們成為自立商業機構的風險管理和其他技巧。

還有一個結果是,較小的私人公司即使在相當低的利率環境中也很難取得借款。多數證據顯示,小型私人公司在中國最有生產力,僱用人工也最密集。然而,它們被推向利率可能高達40%的地下放款市場。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走高66個基點
人民幣匯率兩年來首次月度下跌
中國製造業連續第二個月下滑
大陸經濟增長急速下降 將呈L型走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