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在中國歷代的演變及發展

楊佩璇
font print 人氣: 19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3日訊】始於戰國秦地的箏又叫「秦箏」,是僅次於琴的文人樂器,而「箏」一詞,曾見於李斯批評秦始皇的一段奏文:「夫擊甕扣缻彈箏搏髀,而歌呼鳴快耳目者,真秦之聲也。」(《史記‧李斯列傳‧諫逐客書》),李斯對秦始皇「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的用人政策,以樂器選用作為比喻,對秦始皇提出了中肯的批評。秦地的民間樂器-「甕扣缶,彈箏搏髀」,李斯稱之為「真秦之聲」,其中「甕與缶」皆是瓦制的打擊樂器,「搏髀」即拍大腿用以擊拍合歌,箏為旋律樂器,故將箏視為秦地的代表樂器,所以後人有「秦箏」之說。

據西漢‧桑弘羊的《鹽鐵論‧散不足篇》中記載:「……往者,民間酒會,各以黨俗,彈箏鼓缶而已。」證明了在秦漢以前,箏已流行於民間,而歷代的文人墨客對於箏都倍加稱頌;如:東漢‧侯瑾在《箏賦》中寫道:「移風易俗,混同人倫,莫有尚於箏者矣….」建安七子中的阮瑀也作了《箏賦》:「….苞群聲以作主,冠眾樂而為師。」而唐代以後有關箏的詩詞歌賦就更廣泛了,如:唐‧白居易的《夜箏》:「紫袖紅弦明月中,自彈自感闇低容,弦凝指咽聲停處,別有深情一萬重。」唐‧張祜在《聽箏》中吟詠女箏手的名句:「十指纖纖玉筍紅,雁行輕遏翠弦中。分明似說長城古,水咽雲寒一夜風。」等等,可見箏這種藝術形式早已為人們喜聞樂見。

箏最初的型制為五弦,據東漢‧應劭《風俗通》中有如下的記載:「箏,謹按《禮記.樂記》,五弦築身也。」由此可見,似築的五弦箏早在《樂記》中已有記載,自此,箏開始了型制演變的歷程。在《舊唐書.音樂志》中曰:「漢京房造五音準,如瑟,十三弦,實乃箏也。」而魏‧阮瑀的《箏賦》中則提及:「弦有十二。」在唐‧岑參的詩中:「秦箏聲最苦,五色纏弦十三柱。」依上述的文獻所載,足見箏在唐代以前,流傳甚廣,十二弦和十三弦箏並存。

箏發展到漢代已出現了轉調,候瑾在《箏賦》中記有:「於是急弦促柱,變調改曲。」是採移動箏柱來轉調的。十三弦箏,在隋代就已流行,隋文帝開皇雅 樂中首見載有十三弦箏的使用,另外,在王臺卿的詩:「促調轉移柱…」以及顧野王的賦:「調宮商於促柱。」都明確敘述了箏在隋代的演奏中已使用了移柱轉調的方法。

宋代基本上沿用十三弦箏;到了元、明、清三代,在史料的考證中,如:元‧顧瑛的《玉山璞稿》中有:「錦箏彈盡鴛鴦曲,都在移風十四弦。」明‧朱載堉《明鄭世子瑟譜》中曰:「官箏十五弦」而清光緒年間出版的【大清會典】則記載:「秦箏十五弦,似瑟而小…..。」至此,箏由十三弦逐步增至為十四、十五弦。

清代箏繼承了歷代箏的藝術形式,十六弦箏是清末至民國初才出現的新制箏,可以說是粵、閩兩省首制;同時,它的弦質因借鑒揚琴,也由傳統的絲弦改為銅絲弦,之後定為鋼絲弦。隨著弦數逐漸的增加,目前普遍常見的古箏有十六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二十六弦等多種弦制,弦質除了鋼絲弦之外,大多為尼龍纏弦。

箏以五聲音階(Do、Re、Mi、Sol、La)定弦,二變之音(Fa、Si)則由左手按抑箏柱左側弦段的方式取得。轉調方式一般以〝按弦變調〞和〝移柱變調〞兩種方法完成,即運用左手按雁柱的左側弦段以控制弦的張力,或移動雁柱來調整弦長而達到音高的改變。

箏的出現,最初是作為倚聲的伴奏樂器,近代箏則主要用於民間聲樂伴奏,如:說唱藝術,以及地方樂種合奏,如:北方的弦索十三套、河南大調曲子板頭曲、山東琴書、南方廣東漢樂以及潮州弦詩等等。@*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此樂曲內容表達古代宮女寂寞、哀怨之情,運用了揉、吟、滑、按等技巧,風格純樸古雅,表達出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作為山東箏的傳統名曲,有人稱它為曲中之王。
  • 這四曲都可以單獨演奏,但經常演奏的方式是將它們組合起來聯奏;這類套曲最早是宮廷樂師們演奏時所使用的,曾以箏、琵琶、揚琴與奚琴等以合奏形式呈現。過去山東老藝人們在夏忙秋種之後,農閒時節,湊聚在一起,自彈自娛,一彈就是幾天幾夜,彈到興濃處,便自然而然地合奏起來,稱之為「對流水」或「碰八板」。
  • 這首優秀的傳統箏曲『高山流水』,是首描繪寫意的作品,音韻鏗鏘古樸,借景抒情,據傳是以俞伯牙與鍾子期結為知音的故事為背景,與古琴曲『高山流水』在曲調上毫無共同之處,只是同名異曲而已。
  • 本曲是板頭曲中流傳較廣的樂曲之一,取材於漢朝蘇武出始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始終堅定不屈、忠貞不移的著名故事。樂曲內容刻畫蘇武在塞外的艱苦生活,牧羊北國十九年,歷盡千辛萬苦,始終堅定不屈;樂曲除了表現其高尚不屈的節操,並寄寓深沉強烈的愛國情懷。
  • 這首樂曲的內容取材於與戲曲同名的古典小說《二度梅》,描寫唐德宗時,忠臣梅伯高一家為奸相盧杞所害,僅梅伯高之子良玉隻身逃出,改名喜童,在已被罷官的前史部尚書陳日昇家當園丁。臘月初二,梅奎忌日,梅花盛開,日昇偕妻、子(春生)、女(杏元)擺案祭梅時,風雨打落梅花,杏元、良玉哭跪求神,敗梅重開。
  • 客家音樂又稱「漢樂」、「漢調」或「中州古調」,是我國古老的民間樂種之一。傳統漢樂包括「中軍班音樂」、「廟堂音樂」、「舞台音樂」以及「八音音樂」等鑼鼓吹、弦索和中軍班這樣合奏與吹打的形式,也有只用箏、琵琶和椰胡三件樂器來演奏像「絲弦音樂」這類的清樂,客家箏亦由此而來。
  • 十三、十四世紀時,胡琴類樂器在各地流行,從明代《麟唐秋宴圖》卷中所使用的胡琴來看,已經是捲頸龍首、馬尾琴弓並使用千斤,與今天的二胡形制已很相近了。明清以來,隨著各種地方戲曲的發展,胡琴除了被廣泛用於戲曲、曲藝音樂及江南民間小戲的伴奏之外,亦用於小型合奏及江南絲竹等器樂合奏。
  • 由於古琴長期受到文人氣息的薰染,古琴音樂已建立起自己一套完整的美學、樂律、記譜法、演奏技法以及指法等體系,故歷來有琴道或琴學之稱,因此,古琴音樂比起其他中國樂器較深地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哲學觀念與審美情趣;在意境與韻味的呈現、古樸典雅與清渺悠遠的精神境界方面,更有其獨到之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