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渔业署:今年ICCAT大会 台湾应可过关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1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韦枢台北十二日电)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渔业署表示,由于台湾近两年在大西洋捕捞鲔鱼均遵守“大西洋鲔类资源保育委员会 (ICCAT)”的规定,并杜绝“洗鱼”事件,所做的各项努力获得委员们一致好评,今年11月将召开大会检讨各国2008年表现时,台湾应该可以轻松过关。

根据ICCAT报告指出,台湾 2007年所捕获的大目鲔鱼达12116公吨、黄鳍鲔鱼1947公吨、长鳍鲔鱼14443公吨,专捕大目鲔的渔船数也从2006年的15艘扩增到2007年的60艘,长鳍鲔的渔船也有49艘。

渔业署副署长陈添寿表示,由于之前曾发生国人经营的外国籍渔船捕捞鲔鱼后却冒充中华民国渔船的渔获出口到他国的“洗鱼”事件而遭 ICCAT查获,因此委员会当时决定2006年台湾大目鲔的渔船数仅限制15艘得以作业,造成渔业界不小的震撼。

但随后经过渔业署采取一连串的遵守规定的措施,包括渔港的数量、大目鲔渔船经由卫星通报的渔获日志、船位报告等。陈添寿指出,最重要的是,台湾派遗了20位观察员在大西洋监督鲔鱼捕捞作业,其中光是在大目鲔渔船上就派了14位,比 ICCAT规定的人数还多,因此让整体渔捞数量和资源保育的资讯相当充分。

此外,渔业署也委托几项科学研究计划,例如捕获鲨鱼数量的预估、意外捕获海鸟与海龟的释放计划、以及一项攸关资源保育的“自动影像系统 (AIS)”,在捕捞作业时可以自动摄影,确保渔业资源不会过度捞捕。

陈添寿说,由于这些计划展现了台湾在兼顾经济捕鱼和资源保育间达到平衡,因此在2007年恢复台湾大目鲔鱼的渔船数到60艘,配额约 16500公吨,依据去年的渔获资料12116公吨显示,显示还有成长的空间。

ICCAT 2008年大会将在11月于摩洛哥召开,台湾近年表现良好,均遵守相关规定,因此应该可以在大会中轻松过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