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薛宣治郡有誠心

陸文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薛宣自出仕以來,歷任地方縣令、郡守和中央執法部門官吏,誠心為民,政績可觀。西漢成帝時,他由陳留太守左馮翊推薦調入,一年後稱職轉正。

左馮翊為京師「三輔」之一,政務繁忙。在此以前,左馮翊下屬的高陵縣令楊湛、櫟陽縣令謝游,是兩個貪婪狡詐、狂傲不遜的官吏。他們經常藉故抗上。前任郡守曾經幾度審察他們的問題,但都不能窮盡其事,最終不了了之。

薛宣上任後,兩人照例前來拜見,薛宣也慇勤地設酒款待,禮節十分周到。但同時他已著手調查他們的違法行為,由於吏民反映很多,不久,就徹底掌握了他們收受賄賂的全部情況。

從調查瞭解中,薛宣得知,他們兩個人的當前狀態,不盡相同。楊湛有聽從勸告、改過自新的意向。對他的問題,不妨可以處置得和緩一些。因此,便將他貪贓的事實一一指出,寫成公文,薛宣又親自在公文上附書道:「高陵吏民檢舉揭發你的材料,都在這封簡牒裡。還有人懷疑你犯有監守自盜的罪過。我對你十分敬重,可是考慮到:贓至十金,按法即辦重罪。我不忍心將此事公開出去。因此,將公文和手書,都密封送給你,希望你知道事情的嚴重,慎重考慮進退問題。我認為:你如果現在暫時退步回避,將來還可以無憂無慮地復職進取。倘若你否認那些事實,就將這封信退還我,我便通過公開的正式的途徑,將你的問題搞明白。」

楊湛自己清楚公文上列出的贓證,都是真實的。薛宣的信,又言詞懇切委婉,毫無傷害自己的念頭,便決定馬上自行罷官,解下印綬交給吏員,又給薛宣寫了一封表示感謝的信,收拾行李,回家去了,始終沒有埋怨的意思。

櫟陽縣令謝游,則不然,他自以為是有名的大儒,抗上己經多次,根本不把上級放在眼裡,仍然是我行我素。薛宣對他也就極不客氣,用正式下文的方式,對他公開予以訓斥,公文寫道:「告示櫟陽縣令謝游:吏民紛紛控告該縣令為政苛刻,煩瑣擾民,謫罰不當,無端役使平民千人以上。又斂取錢財數十萬,以供非法使用。市場買賣,則聽任富商強吏支配,收取賄錢,難以數計。其所受贓私,業已驗證明白無誤,本欲派員對你進行考案,恐有礙當初舉薦你的上司的美意,或使儒林因敗類而蒙羞,於是,我特派專人,前往傳達削職之令。孔子說:『陳力就列,不勝任者撤之。』該縣令應本此精神,審察自己的人品和能力,主動退位,不日將派員代理該職。」

謝游得到這一紙無異驅逐的檄文,儘管十分生氣,但也無顏留戀,只好灰溜溜地交出印綬離去。

薛宣治理全郡公務,首先,注重選賢任能,重視考察各個縣令本人是否稱職,驅逐貪官,調整不稱職的官員。其次,凡在位者,均發揮他們的主動作用。即使是他調查瞭解到的吏員們的犯罪事實,也不直接辦理,都轉發給各該縣縣令,讓他們自行審決。他對各縣令說:「郡府裡之所以不直接檢舉懲罰,是不想代替縣令進行治理,不想攘奪各位縣令長官的功勞。」

各縣的縣令們,對他發下辦理的案子,既高興,又戒懼,都感謝他指點本縣的奸邪,並給以自行除惡、立功的機會。結果,各縣縣令都非常積極的配合薛宣辦案,於是,各縣大治,進而全郡大治,社會風氣良好,吏民皆喜。

正是:

薛宣治郡有誠心,
吏民皆喜樂太平。
寄語古今貪髒者,
二字結論是:愚、蠢!

(資料來源:《漢書‧薛宣傳》)

轉載 正見文章: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10/14/55389.html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一次,魯哀公問孔子說:「我聽說,向東邊擴展住宅,不吉祥。真有這回事嗎?」
  • 孔子說:「我對有些人感到羞愧;對有些人很鄙視;對有些人感到很危險...
  • 有一回,子貢向孔子請教如何治理百姓的方法。孔子說:「戰戰兢兢地,像用一條朽爛的繩子拉馬那樣,去對待百姓。」
  • 縱觀歷史上的君王們,他們在繼承王位之初,都希望自己與日月齊明,與天地同輝,與五帝、三王同垂青史。
  • 荀況(公元前313年至公元前238年),是戰國時代的思想家,著有《荀子》三十二篇。他在一篇文章中,論述了不忍而好鬥的危害。
  • 漢和帝的皇后鄧綏,姥在和帝死後臨朝聽政,是為鄧太后。她六歲時即懂《史書》,十二歲時通曉《詩經》、《論語》。十六歲入宮後,一開始為貴人,後來因為知書達理,德高望重,而被立為皇后。她雖然位列至尊,卻仍不忘讀書,在後宮中,曾師從曹大家學習經書。
  • 孝道是人倫的重要基礎,神對真正行孝的人也是非常看重的。清乾隆年間以博學而聞名的紀曉嵐,在他的《閱微草堂筆記》一書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 有一回,魯哀公問孔子:「如何才能治理好國家?」

    孔子說:「國政當中最急迫的,就是要讓百姓富裕和長壽。」

  • 吳保安,河北人。任遂州方義縣尉。他的同鄉郭仲翔,是郭元振的侄子。郭仲翔很有才學,郭元振打算幫助他成名和做官。趕上蠻敵侵犯,朝廷派李蒙做姚州都督,帥領軍隊去征討。李蒙臨走時,與郭元振告辭,郭元振就把郭仲翔介紹給他,並說:「郭仲翔是我弟弟的獨子,還沒出名和做官,你暫且帶他去軍中鍛煉。如果能破敵立功,使他也能享受一點微薄的俸祿。」李蒙答應了他。 他見郭仲翔確很有才幹,便任他做了判官,讓他處理軍政事務。他們一起到了蜀地。
  • 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乾隆元年(1736)進士,曾做過山東范縣、濰縣的知縣。板橋性格灑脫寬厚,在任知縣的十二年間有惠政,在他治下的縣境,牢獄曾幾度空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