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宋 蘇軾:教戰守冊

蘇軾
font print 人氣: 141
【字號】    
   標籤: tags:

(策,古代臣子向皇帝陳述政見,進獻謀略的一種文體。文章首先擺出論點,然後引用正反兩方面的史實加以論證,再用個人養生之道比喻說明國家防禦之策,接著根據形勢闡明戰爭的必然性,最後提出教民戰守的具體方案。全文邏輯嚴密,面面俱到,運用對比和比喻說理,精警透徹,是一篇具有很強現實性和針對性的優秀政論文。)


夫當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於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此其患不見於今,將見於他日。今不為之計,其後將有所不可救者。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雖平,不敢忘戰。秋冬之隙(1),致民田獵以講武,教之以進退坐作之方(2),使其耳目習於鐘鼓旌旗之間而不亂,使其心志安於斬刈(音:意)殺伐(3)之際而不懾。是以雖有盜賊之變,而民不至於驚潰。

及至後世,用迂儒之議,以去兵為王者之盛節,天下既定,則卷甲而藏之。數十年之後,甲兵頓弊,而人民日以安於佚樂。卒有盜賊之警,則相與恐懼訛言,不戰而走。開元、天寶之際,天下豈不大治。惟其民安於太平之樂,酣豢(音:換)(4)於遊戲酒食之間,其剛心勇氣,消耗鈍眊(音:冒)(5),痿蹶(音:委決)(6)而不復振,是以區區之祿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獸奔鳥竄,乞為囚虜之不暇,天下分裂,而唐室因以微矣。

蓋嘗試論之。天下之勢,譬如一身。王公貴人所以養其身者,豈不至(7)哉,而其平居常苦於多疾。至於農夫小民,終歲勞苦,而未嘗告疾,此其故何也?夫風雨霜露寒暑之變,此疾之所由生也。農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窮冬暴露,其筋骸之所衝犯(8),肌膚之所浸漬(音:進自)(9),輕霜露而狎風雨,是故寒暑不能為之毒。今王公貴人處於重屋之下,出則乘輿,風則襲裘,雨則禦蓋,凡所以慮患之具,莫不備至。畏之太甚,而養之太過,小不如意,則寒暑入之矣。是故善養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勞,步趨動作,使其四體狃(音:扭)(10)於寒暑之變,然後可以剛健強力,涉險而不傷。

夫民亦然。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驕情脆弱,如婦人孺子不出於閨門,論戰鬥之事,則縮頸而股慄,聞盜賊之名,則掩耳而不願聽。而士大夫亦未嘗言兵,以為生事擾民,漸不可長。此不亦畏之太甚而養之太過歟?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愚者見四方之無事,則以為變故無自而有,此亦不然矣。今國家所以奉(11)西北之虜者(12),歲以百萬計,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無厭,此其勢必至於戰。戰者,必然之勢也,不先於我,則先於彼,不出於西,則出於北。所不可知者,有遲速遠近,而要以不能免也。天下苟不免於用兵,而用之不以漸,使民於安樂無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則其為患必有所不測。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此臣所謂大患也。

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講習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陣之節(13)。役民之司盜者,授以擊刺之術。每歲終則聚之郡府,如古都試之法,有勝負,有賞罰,而行之既久,則又以軍法從事。然議者必以為無故而動民,又悚(音:聳)(14)以軍法,則民將不安,而臣以為此所以安民也。天下果未能去兵,則其一旦將以不教之民而驅之戰。夫無故而動民,雖有小恐,然孰與夫一旦之危哉?

今天下屯聚之兵,驕豪而多怨,陵壓百姓而邀(15)其上者何故?此其心以為天下之知戰者,惟我而已。如使平民皆習於兵,彼知有所敵,則固已破其姦謀,而折其驕氣。利害之際,豈不亦甚明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釋】

1.隙:空暇、閒暇。
2.進退坐作之方:前進、後退、蹲下、起立各種方法。
3.斬刈殺伐:作戰時用兵器互相砍殺。
4.酣豢:沉溺享樂之中。酣,久樂;豢,養。酣豢
5.鈍眊:老而遲鈍。指勇氣消竭。
6.痿蹶:委靡。
7.至:周全。
8.衝犯:磨鍊。
9.浸漬:受液體浸泡。
10.狃:習慣、安於。
11.奉:供奉財物。
12.西北之虜:指遼及西夏。
13.行陣之節:部隊行列陣式的法度。
14.悚:驚嚇。
15.邀:威脅。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光緒十六年春閏二月甲子,余遊巴黎蠟人館。見所製蠟人悉仿生人,形體態度,髮膚顏色,長短豐瘠,無不畢肖。自王公卿相以至工藝雜流,凡有名者,往往留像於館。或立或臥,或坐或俯,或笑或哭,或飲或博,驟視之,無不驚為生人者。余亟歎其技之奇妙。
  • 虎丘,中秋遊者尤盛。士女傾城而往,笙歌笑語,填山沸林,終夜不絕。遂使丘壑化為酒場,穢雜可恨。
  • 漢季失權柄,董卓亂天常,志欲圖篡弒,先害諸賢良。逼迫遷舊邦,擁主以自彊。海內興義師,欲共討不祥。卓眾來東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斬截無孑遺,尸骸相撐拒。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長驅西入關,迥路險且阻。還顧邈冥冥,肝脾為爛腐。所略有萬計,不得令屯聚。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語。失意幾微間,輒言斃降虜:「要當以亭刃,我曹不活汝!」豈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音:力)罵。或便加棰杖,毒痛參並下。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彼蒼者何辜,乃遭此厄禍?
  •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 歲月易得,別來行復四年。三年不見,東山猶歎其遠;況乃過之?思何可支!雖書疏往返,未足解其勞結。
  • 聖王在上,而民不凍饑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加以亡天災數年之水旱,而畜積未及者,何也?地有遺利,民有餘力,生谷之土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也,遊食之民未盡歸農也。
  • 吾家舊貧,不為父母群弟所容,去廝役之吏,游學周、秦之都,往來幽、并、兗(音:眼)、豫之域;獲覲(音:緊)乎在位通人,處逸大儒;得意者咸從捧手,有所授焉。遂博稽六藝,粗覽傳記,時睹祕書緯術之奧。年過四十,迺歸供養,假田播殖,以娛朝夕。
  • 援兄子嚴、敦,並喜譏議,而通(1)輕(2)俠客。援前在交趾(3),還書誡之曰:「吾欲汝曹聞(4)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好論議人長短,妄是非(5)正法(6),此吾所大惡也;寧死,不願聞子孫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惡之甚矣,所以復言(7)者,施衿結縭(音:離)(8) ,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