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相聲史《相聲名段之傑作探源》( 五 )

相聲一二
說唱藝術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對口相聲《空城計》︰
《空城計》的來源,是清代著名藝人余三勝的軼聞。王夢生《梨園佳話》載云︰
「一日,三勝扮演皇帝,引率四內侍豋場,左右應各二人對立,適此時左三右一,三勝以目暗示,冀其改也。詎意始終不悟,無可如何。於是三勝唱完之後,續唱︰『這壁一個那壁三,還須孤王把他搬。』兩句而收場。觀客、後台相率大笑。」

文中提到的龍套站錯位置的是一齣王帽戲,而不是《空城計》。陳墨香《梨園外史》裡將這則軼聞進一步做了加工,原文如下︰
「那日余三勝四個手下,三個站在一邊,余三爺走上去,把那站錯的順手拉過來,當場抓詞,唱的是︰『老夫出兵運不佳,一邊一個一邊仨,擠眉噘嘴全不懂,還得老夫用手拉。』惹得台下人人大笑。」

余三勝是後來的名老生余叔岩的祖父,1845年是春台班的首席老生,曾創造許多悠揚動聽的唱腔,表情動作也很講究,他的這則軼聞經過藝術加工,就成了相聲。因此,傳統相聲《空城計》又名《站門兒》。

*三人相聲《扒馬褂》︰
《扒馬褂》諷刺的是遊手好閒,吹吹拍拍的有錢人的幫閑。清代這類人被稱之為“虛子”,虛偽的“虛”;民國初期稱之為“駕秧子的”,“秧子”指闊少,俗稱“少爺秧子”。《扒馬褂》裡的少爺秧子信口開河,撒了大謊,駕秧子的為了些微之利,極盡阿諛奉承、巧言令色之能事。

有人說,《扒馬褂》的可貴之處在於批評市民哲學,少爺秧子說的謊言,如風把井颳跑了,烤鴨子飛啦,是根據笑話集《新鐫笑林廣記》裡的《圓謊》改編而成的。笑話原文如下︰

「有人慣會說謊,其僕每代為圓之。一日,對人說︰『我家一井,昨被大風吹往隔壁人家去了。』僕圓之曰︰『確有其事,我家的井貼近鄰家籬笆,昨晚風大,把籬笆吹過井這邊來,卻像井吹到鄰家去了。』」

相聲裡的“菊花青騾子掉茶碗裡燙死了。”則源於明代笑話集《續金陵鎖記》裡的<雞食黑驢>,原文如下︰
「一鄉先生子,好鬥促織﹙蟋蟀﹚,聞三牌樓有一促織﹙蟋蟀﹚,鬥必擅場,遂往求之。其人云︰『若能以所騎黑驢相易,方可不顧銀也。』因愛之甚,乃曰︰『古人尚以妾換馬,何惜一驢乎?』相易歸家,方持盒而玩,乎跳於地被雞食之,乃頓足大怒曰︰『一匹黑驢被雞食之,可恨,可恨!』聞者莫不大笑。」

改編為相聲的《扒馬褂》,把“黑驢”改為“青騾”;“雞食之”改為“掉茶碗裡燙死了”。

在相聲改編的過程中,著重塑造兩個人物︰一是雲山霧沼、信口開河,常被人問的張口結舌的「少爺秧子」;另是少爺秧子的「幫閑」。為了借少爺的馬褂穿幾天,擺擺闊氣,只好傍著少爺,想方設法替人家圓謊。有時張口結舌,醜態百出。

這段相聲裡還有個人,相聲術語叫做「膩縫兒的」,在上面兩個人物中間穿針引線,使之處於對立狀態,組織一連串的「包袱」,引起酣暢的笑聲。

﹙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北京圖書館藏有清代前因居士手稿本《日下新謳》一百六十首,其中一首描述民間藝人在雜耍館作藝的情形︰「萬年茶社好風光,雜耍紛陳歡樂場。八角鼓停碟子李﹙人名﹚,象聲接上畫眉楊﹙人名﹚。」詩下有註︰「萬年茶園,在鼓樓前,常以各班演劇。如遇無戲之日,則陳雜耍,然非技之最精者,不能登場供應。碟子李,畫眉楊,皆雜耍中著名專精一技之人也。」

    這裡提到的「象聲」,就是後來單口相聲的一種。

  • 民間藝人的特點是流動性大,不論「撂地」還是茶館、書場,哪裡掙錢多就奔向哪裡。張笑俠﹙人名﹚《相聲總論》載云︰「相聲以前只是在王公府第中的堂會中有,外間少見。後來學者眾多,堂會又少,實在不足維持生活,慢慢的便在台上說。又過了幾年,便跑到天橋地場上說去了。所以有一般人全管他們說相聲的叫做『叫花子』的。」

    其實,從子弟票友轉變為自食其力的藝人,和流落街頭的「叫花子」完全是兩回事。

  • 相聲的「柳活」屬於學功跟唱哏。它是在天橋「撂地」形成的。

    清末,天橋「撂地」表演的技藝,除練把式、耍大刀、盤杠子、拉硬弓、獨角戲、學口技、數來寶、拉大片、說評書、唱漁鼓外,還有單人做滑稽表演的。這類藝人憑藉巧舌如簧,能說善唱,精於表演,滿足觀眾的娛樂要求。

  • 有關滑稽的演出誕生於清末,由浙江杭州杜寶林在表演「賣梨膏糖」時,說唱朝報新聞添加笑料而成。隨後,江笑笑﹙人名﹚吸取北方相聲、「雙簧」的表演方式,豐富了這種單人滑稽說唱,並由地場轉到戲園子,稱之為“小熱昏”、“獨角戲”。1920年流傳到上海,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由一人或二人表演的滑稽獨角戲,鼎盛時期擁有一百多個班社。
  • 侯寶林表演「柳活」,緊緊抓住某些著名演員聲腔造型和表演特色,學得逼真、神似,常常是學兩、三句就能要下“好!”來。

    侯寶林最拿手的「柳活」很多,有《關公戰秦瓊》、《戲劇與方言》、《改行》、《三棒鼓》等。其中1962年,《關公戰秦瓊》正式演出,受到廣大聽眾熱情讚揚,可以說是侯寶林表演「柳活」的巔峰,並曾灌製唱片發行國內外。到了1990年10月,侯寶林就以《關公戰秦瓊》獲得中國唱片總公司頒發的首屆「金唱片獎」。

  • 侯寶林談及表演心得時曾說︰「藝術離不開美學,相聲藝術也不例外。」我們前輩有四句口訣︰「快而不亂,慢而不斷,生而不緊,熟而不油。」
  • 相聲溯源,其重要性毋庸贅言,然而,不論就整體藝術還是具體的相聲段子,追溯源流都是十分困難的。這裡選擇了包括「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活」在內的十幾段傳統相聲,略予追溯它們的變遷與來歷,旁及當時的社會態勢,作為一種小民歷史的佐證。當然,對於數以百計的傳統相聲數量來說,區區十幾段的比例所佔甚小,只能窺全豹於一斑。
  • 先說這個相聲源流的背景,從隋唐到清末,封建制度分科考選文武官吏,整整推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1905年方才廢除。因此明、清兩代,文科考選士每三年一次,考試題目就是八股文。八股文的文體,每篇文章都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構成。從起股到束股,又分為互相排比的兩段,一共八股。
  • *對口相聲《賣掛票》︰
    1931年《戲劇月刊》第五期刊登鄭劍西的見聞錄,介紹了這麼件事︰
    「譚鑫培晚年,除了堂會,戲館子是不大露的。忽有一次廣德樓日戲,貼他的《碰碑》,午後一點已經把戲園子四周上下,擠個水洩不通。好些人來不及吃飯,買了乾點心充飢,還不敢喝水,怕解溲,就不能再佔老地盤啦!饒是這樣,一張條凳還是擠好些人,只要有好戲聽,也就不覺其苦。」
  • *對口相聲《找堂會》︰
    傳統相聲中以豆腐為表現對象的共有三段,即《磨豆腐》、《豬吃豆腐》、《找堂會》。九十年前,豆腐是最便宜的素菜之一,上不了宴會席面。當時,曲藝藝人組成班社,除了街頭或茶園作藝外,還常常到官宦人家走堂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