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箏派大調軟弦

【中國傳統箏曲介紹】出水蓮

楊佩璇
font print 人氣: 14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9日訊】客家箏派

南宋時期,中原河南、湖北一帶的百姓,為避元兵的擄掠而南下到粵東和閩西等地,當地的百姓稱他們為「客家」,客家不僅帶來了異鄉的習俗,還帶來了古老的中原音樂文化,帶來了古樸的「中州古調」和《漢皋舊譜》,跟當地的音樂、語言、習俗相結合後,逐漸形成了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音樂,當地人稱之為客家音樂;在廣東已有悠久的歷史,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4年)的《大埔縣誌》中已有記述。

客家音樂又稱「漢樂」、「漢調」或「中州古調」,是我國古老的民間樂種之一,與粵樂(廣東音樂)、潮樂(潮州音樂)以及瓊樂(海南音樂),並稱為廣東四大樂種。客家音樂主要分佈於廣東的大埔、梅縣及興寧一帶,且影響所及至贛南、閩西、閩南、台灣等地以及東南亞一帶的華僑。
傳統漢樂包括「中軍班音樂」、「廟堂音樂」、「舞台音樂」以及「八音音樂」等鑼鼓吹、弦索和中軍班這樣合奏與吹打的形式,也有只用箏、琵琶和椰胡三件樂器來演奏像「絲弦音樂」這類的清樂,客家箏亦由此而來。

樂曲內容

客家箏曲很重視樂曲的「板數」,並且常以「板數」來分類,可分為「大調」和「串調」兩大類,一般把有六十八板的樂曲稱為「大調」,樂曲風格以古樸優美、典雅大方見長,『出水蓮』可以說是這一藝術風格的典型代表之一;而二、三十板至八、九十板的樂曲則稱為「串調」;「串調」的板數較無定數,且具有戲曲音樂的特點,這一部分很可能就是由《漢皋舊譜》而來。

漢調箏曲『出水蓮』,相傳為南宋末年由中原傳入梅縣地區的一首古曲,其音調古樸、淡雅優美,仍保有中原古曲的風貌。樂曲內容據傳源自周敦頤在《愛蓮說》中對蓮花的形容:「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文中,周敦頤甚至把蓮和各種類型的人物聯繫起來:「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自古以來,中國人便喜愛這種植物,認為它是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徵,因此詩人有「蓮生淤泥中,不與泥同調」之讚。

蓮花在印度被視為神的象徵,是印度的國花。同時,蓮花也是佛國淨土常見的莊嚴。印度是佛教的發祥地。佛教對蓮花非常尊重,為百花中不可比擬。由於蓮花的生長特性,所以也經常被用來引喻為清淨、尊貴等具正面光明的象徵。如在《長阿含經》中,就將水面上清純的蓮,比喻為超脫染污世間的聖者。


http://www.youmaker.com/

此曲以清淡的筆墨,典雅的情趣,表現出水紅蓮的秀潤、清麗;全曲雖不長,但卻以各種豐富的表現手法將出水蓮花的神態、氣質刻劃的栩栩如生;所以,在演奏此曲時,取音入弦都應有所涵養,有所謂:「取音迅厲則俗,入絃倉促則俗,準繩不合則俗,氣質浮躁則俗,反此者斯為大雅」。
傳統漢樂是以十六弦鋼弦箏演奏,使用的是工尺譜,採用五聲音階定弦。

左手運用按弦的多種功能,重按工(Mi)和五(La)兩音升高為凡(↑Fa)和乙(↓Si)音,以構成「軟弦」(註3)的音階結構與樂曲風格。〈「軟弦」的音階結構為:六(Sol)、乙(↓Si)、上(Do)、尺(Re)、凡(↑Fa)五個音,其中乙音為接近十二平均律的bSi音,但又高於bSi,故以↓Si表示;其凡音則比十二平均律的#Fa音稍高,但又低於#Fa,故以↑Fa表示。〉

〝拂弦〞是古箏獨有的演奏技法,對旋律具有裝飾潤色的作用,而客家箏曲特別講究〝拂弦〞的控制與使用,由於樂曲要求以古樸淡雅為主,所以很少使用華麗的長〝拂弦〞,大多以似有若無的裝飾性短〝拂弦〞呈現,有時〝拂弦〞甚至只有一兩個音。
由於客家箏多用中指,先〝勾〞後〝托〞的中指起板奏法,派生出客家箏曲中最常見的切分節奏型態。運用〝上滑音〞所產生的〝後倚音〞,韻味悠長,並偶爾使用〝重顫音〞點綴,色彩清淡。@*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筆者的創作過程是將各首歌謠的旋律主題,於起始樂段的音樂內容中先以完整的鋪排呈現之,隨後,再將原旋律架構進行擴充、改編與創作,不僅採用了爵士樂的節奏風格,更強調了即興的音樂表現
  • 此樂曲內容表達古代宮女寂寞、哀怨之情,運用了揉、吟、滑、按等技巧,風格純樸古雅,表達出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作為山東箏的傳統名曲,有人稱它為曲中之王。
  • 這四曲都可以單獨演奏,但經常演奏的方式是將它們組合起來聯奏;這類套曲最早是宮廷樂師們演奏時所使用的,曾以箏、琵琶、揚琴與奚琴等以合奏形式呈現。過去山東老藝人們在夏忙秋種之後,農閒時節,湊聚在一起,自彈自娛,一彈就是幾天幾夜,彈到興濃處,便自然而然地合奏起來,稱之為「對流水」或「碰八板」。
  • 這首優秀的傳統箏曲『高山流水』,是首描繪寫意的作品,音韻鏗鏘古樸,借景抒情,據傳是以俞伯牙與鍾子期結為知音的故事為背景,與古琴曲『高山流水』在曲調上毫無共同之處,只是同名異曲而已。
  • 本曲是板頭曲中流傳較廣的樂曲之一,取材於漢朝蘇武出始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始終堅定不屈、忠貞不移的著名故事。樂曲內容刻畫蘇武在塞外的艱苦生活,牧羊北國十九年,歷盡千辛萬苦,始終堅定不屈;樂曲除了表現其高尚不屈的節操,並寄寓深沉強烈的愛國情懷。
  • 這首樂曲的內容取材於與戲曲同名的古典小說《二度梅》,描寫唐德宗時,忠臣梅伯高一家為奸相盧杞所害,僅梅伯高之子良玉隻身逃出,改名喜童,在已被罷官的前史部尚書陳日昇家當園丁。臘月初二,梅奎忌日,梅花盛開,日昇偕妻、子(春生)、女(杏元)擺案祭梅時,風雨打落梅花,杏元、良玉哭跪求神,敗梅重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