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外思絮】晨光中的呢喃

畫與文/楊紀代
font print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微微晃動的車身,清清脆脆的馬蹄「的搭」裡,在這沁涼沁涼的寒意中,隨著衝破黑暗的第一道曙光,咱倆開始了返鄉的旅程……

老伴兒!我知道這會兒你已身心俱疲,連眼皮都懶得抬起,更不在意沿途的風光了!那就一如既往,依偎在我的臂彎裡,輕靠在我的肩頭上,把我的嘮叨話兒當催眠曲,在搖晃的馬車裡小憩片刻,伴著美好的回憶一道回家……

你瞧!兩旁暗沉的樹叢在斜織的晨光裡甦醒,寒意漸消,溫暖籠罩。葉片的抖動、鳥鳴的啁啾,讓我這易感的心,想起了那將近五十年前的往事:咱們一道觀賞的音樂經典名片——翠堤春曉。青春洋溢的男女主角,清晨裡駕著馬車出遊兜風,四周迷濛的景物,此起彼落的鳥叫……那場景、那氣氛,與此刻是何其相似啊!當時立刻挑起了兩人音樂創作的靈感與熱情!我清晰記得,隨著搭拉——搭拉——搭拉拉……的信口吟哦,到聲聲的鳥叫適時伴奏,俄頃,「維也納森林」優美的旋律就流洩而出,滿溢胸懷,全身的細胞,都隨著悅耳的音符歡快的跳躍、舞動……,真是餘音繞樑不絕於耳!咱倆意猶未盡,接著下一場,又重看了一遍!你也認同當時的人心與環境,一切都比較純淨、容易受到感動,對吧?

老伴兒!當年那風華正茂的我們,如今卻唱起了「白髮吟」:親愛我已漸年老,白髮如霜銀光耀,可歎世事譬朝露,青春年少幾時好?……想想,世事一場春夢,不是嗎?現在回過頭來,看著兒女孫輩,不也一個個歡天喜地的循著咱們來時的足跡,勇往直前?為這道旁的美麗風景,流連忘返;為那人生裡的微枝末節,勞心耗神;為那些到不了手的一切,奮力拼博;為那終將消失的所有,而悲而怨!明知到頭來一如咱倆般,得「空空如也」的鞠躬退場!可任誰都會不由自主的在「時間」的魔棒指揮下,依著大同小異的軌道滾動不止,由初始的燦爛絢麗到最終的雲淡風輕,誰也逃脫不了!人,其實很渺小、很無奈,你不覺得嗎?任你富可敵國、權傾朝野,一樣衝破不了時間的掌控、宇宙的法則!還不如像咱倆一樣,早早看透,隨遇而安,平淡過日子自在,是吧?……

這是張首次個展的作品,雖然筆觸不夠成熟,構圖不那麼完美,但那斜斜的幾道曙光,以國畫技法呈現,在當時頗感得意呢!@*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馬致遠的這首〈天淨沙〉可說是元曲中的絕唱,凡是看過的人,幾乎沒有不說好的,至於它究竟好在哪裡,則又眾說紛紜。那是因為各人所站的角度不同,欣賞的眼光不一,內心的感受迥異的緣故,才使得「秋思」被推崇得如此的完美、突出而無瑕疵。
  • 每當離家在外、失意疲憊時;每當身陷困境、無法自處時;或者感到徬徨無助、孤苦無依、心情極度沮喪時,幾乎所有的人,最初浮上心版的影像是「家」!首先想到的念頭是「回家」!似乎「家」具有無法言喻的超能力!能撫慰你心靈的傷痕;能包容你錯誤的抉擇;能溫暖你冰封的心房;能紓解你僵硬的脊柱。
  • 三、兩農舍掩映在綠篁裡,透著紅塵外獨有的遺世氣息。

    溪邊一叢修竹,挺拔高聳,試著想打破平行構圖的呆板,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慵懶散步的白雲,發現了這一溪湛藍,興奮得散成一團團的小棉花球,調皮的斜衝過來一探究竟!

    靜靜的流水,開心的把他們毫無保留的映照反射出來,成了「一溪流水水流雲」。

  • 畫壞了的作品,沖刷之後,發現浸漬入畫紙的殘存顏料,頗可利用,於是等它乾到適當的程度時,細心收拾、修整並添枝加葉就成了!
  • 此刻,空蕩蕩的枝頭上,只餘幾片紅葉,在風中瑟瑟發抖,想奮力地抓住這金秋的最後一抹亮麗!

    此刻,滿地堆積的落葉,四處紛飛,沙沙作響,勉力地為金秋最後一場音樂會做餘音的伴奏!

    此刻,這雪白長椅,已沾滿灰塵、木屑,正盡力地為我倆的這一段戀情做最後的見證!

  • 在這條溫暖的金秋大道上,讓我倆就如此相擁前行,高大的白樺樹,象徵我倆純真的戀情!

    在這條明亮的金秋大道上,讓我倆就如此攜手前行,收割後的稻田,歡欣的為我倆虔誠道賀!

    在這條燦爛的金秋大道上,讓我倆就如此並肩前行,兩旁的閑花野草,真摯的為我倆彎腰獻唱!

    在這條和煦的金秋大道上,讓我倆就如此緩步前行,遼闊的鄉間野地,為我倆展現無垠的祝福!

  • 那水鄉集鎮式的建築裡,儘管物換星移,儘管鏡花水月,可它時時都靜默的,冷眼旁觀著,那曾經有過的滄桑容顏……
  • 運用這種水彩渲染技法,得把畫紙擱在自製的畫板上,用羊毛刷子蘸上水,全張打濕,掌握適當的溼度變化,再依序落筆畫上遠景、中景、近景,所以是無法用筆事先在畫紙上打稿、構圖的。只能靠摸索熟練之後,再隨意揮灑。
  • 其實傳統的水彩畫特色,是輕盈明快、即席創作的小幅作品,多半以八開、十六開居多,畫四開就算是很大幅的了!但我總好畫對開或全開,因著經驗的積累與摸索,往後的作品就漸漸的擺脫了渲染法的朦朧、輕飄與無力,具有了油畫的厚重感、攝影的效果和國畫的意境,形成了自我的風格。
  • 那棉絮般,斜飄出一溜斷續長線的煙嵐,緩移輕挪,深怕攪擾了這「一灣清淺」的寂靜!

    那圈圈的淺淺漣漪,有魚兒探頭窺看的身影,牠心中暗喜:我不是「願者上鉤」之一,但我羨慕那濃情密意的一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