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黃孔昭用人公正不阿

陸真
font print 人氣: 20
【字號】    
   標籤: tags:

明朝憲宗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文選郎中陳雲等人,被屬吏揭發,都被罷官入獄。吏部尚書深知黃孔昭廉潔,把他調到文選司,九年提升為郎中。按照慣例,文選郎中是朝廷選拔人才的主要負責人,大多閉門謝客。

黃孔昭不同意這種做法,說:「國家選用人才,好比富足人家蓄積糧食。糧食如果不平常蓄積,饑荒時怎麼能夠接濟百姓?人才不預先儲備,用人時怎麼能滿足需要呢?如果閉門謝客,又從哪裡瞭解發現天下的人才俊傑呢?」所以,平時由官府回到家中,遇有來客,黃孔昭都以禮相待,並留意尋訪人才,隨時記住。在除授官職時,依據才能的高下,分別派往難於治理的地方和容易治理的地方任職。因此選拔任用,做得公平合理。如果有人以私利求請,他都予以拒絕。

有一次,黃孔昭與他的上級吏部尚書尹曼爭論,惹得尹曼大怒,順手推翻了桌子。黃孔昭垂手站立,等他息怒了,接著又陳述自己的觀點。尹曼也相信黃孔昭誠信正直。尹曼和通政使談倫(人名)關係親密,想任用他為吏部侍郎,黃孔昭堅持認為不可以。尹曼還是用了談倫,後來談倫果然垮臺。證實了黃孔昭的知人之明。

尹曼想推薦老朋友擔任巡撫,黃孔昭不同意。這個人進京拜謁黃孔昭,直至雙膝跪下求情。黃孔昭更加鄙視他。尹曼命令推舉,黃孔昭說:「他所缺少的,正是大臣的體統。」尹曼只好對這個人說:「黃孔昭不離開選曹,在他執掌文選郎中期間,你是得不到陞遷的了。」

黃孔昭扭任文選郎中滿了九年時間,才升為右通政。又過了好久,調任南京工部右侍郎。當時,有十多處官地,被權門大戶侵佔,黃孔昭奏請皇帝,全部收回了這些官地。在奉詔命薦舉大臣時,黃孔昭薦舉了知府樊瑩、僉事章懋,這兩人後來都成為名臣,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

主管銀庫的郎官,把幾千兩盈餘的銀子,進奉給黃孔昭,結果被黃孔昭呵斥而退。

有人挖地時,挖出了一隻古鼎,黃孔昭馬上命工匠刻上「文廟」二字,把古鼎送到文廟中。不多久,宦官權貴,想把古鼎進獻朝廷,看見古鼎刻有「文廟」二字,才不好那麼做了。

正是:

一旦掌權時,
便把德政施。
為國為民志不移,
堅定如鐵石!
這樣的好官古多有,
今人往往笑其癡。
癡乎?不癡,是大智;
人知,地知,天更知!

(事據《明史‧黃孔昭傳》)
轉載 正見文章: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11/1/55701.html(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朝時代的梁國將領馮道根,為人謹厚,質樸寡言。他平時領兵帶士,以身作則,對部下約束十分嚴格。
    他的隊伍,無論走到哪裡,對百姓秋毫無犯,將士們從來不敢為非作歹。每次戰後,從不擺功。
  • 薛宣自出仕以來,歷任地方縣令、郡守和中央執法部門官吏,誠心為民,政績可觀。西漢成帝時,他由陳留太守左馮翊推薦調入,一年後稱職轉正。
  • 漢文帝出行,路經中渭橋,忽然有人從橋下跑出來,驚嚇了皇帝的車馬。於是派騎兵將那人逮捕,交給廷尉法辦,由張釋之審訊。
  •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著名的古文家曾鞏(1019--1083),字子固,江西南豐人。在他的從政當官生涯中,有相當的政績可言。
  • 對歷史比較熟悉的人,大概都對南宋初年抗金忠臣楊邦乂英勇不屈的事跡耳熟能詳。然而楊邦乂不僅僅是一位英勇不屈的忠義之士,還是一位潔身自好,目不視非禮之色的正人君子。
  • 南朝時的宋武帝劉裕的兒子劉義季,被封為衡陽王。有一次,他大規模圍獵於郢(古地名,在今湖北荊沙),看見有一個老農,披著蓑衣,在田野間耕作,便命左右過去呵斥他,問他:「為什麼不避開貴人?」
  • 明代有一個著名的文學家名叫茅坤(西元1512-1601年),字順甫,號鹿門,是浙江人。他提倡學習唐宋古文,他評選的《唐宋八大家文抄》在當時和後世有很大影響。現在我們常說的「唐宋八大家」也就是由此而流行於後世的。其實茅坤留給後世的不僅是他的文章,還有他高尚的道德品質。下面我就講一個青年時的茅坤堅守人倫,拒絕色誘的故事。
  • 蕭景腆,是晉江(在今福建省南部)人,做下屬官員,被授予定遠尉的職位。定遠(在今安徽省中部偏東的地區)剛剛經過大盜洗劫,百姓流離失所。蕭景腆與縣令一起憑弔死者,慰問孤兒,修築城牆,挖掘護城河,他處處身先士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