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治癌新鑰 基因修復機制找到了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嘉琪/台北報導〕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又有獨步全球的突破!學者發現人體基因修復機制的奧秘,人體一旦出現小型突變結構傷害,會促進人體修復機制ATM-Chk2路徑啟動,並活化XRCC1聚齊鹼基切除修復系統所有成員,前往突變位置,修復基因體。這條神奇路徑有助了解癌症成因,並提供癌症藥物研發新方向。

研究論文登國際期刊

中研院生物醫學所研究員沈志陽、副研究員謝小燕與共同指導的博士生周文城,共同合作完成基因修復機制研究論文,登上最新一期歐洲分子生物學學會期刊。

論文第一作者周文城說,人體細胞隨時都在面對內在、外在的傷害,但是細胞會發展基因自動修復系統,讓傷害降至最低。目前主要的研究都指出,ATM-Chk2與ATR-Chk1是身體裡二大監測檢查系統,因應不同的基因傷害。

沈志陽表示,過去的乳癌研究,多是針對下游「修復細胞」的了解,對於上游「監測細胞」的運作機制卻十分陌生,該研究發現,異常的ATM-Chk2是重要的乳癌基因,女性如果出現異常ATM-Chk2與XRCC1,罹患乳癌的危險性比只帶有ATM-Chk2變異基因型者高出許多。

周文城表示,該研究最大成果,是首度發現小型突變結構對生物細胞造成傷害時,就會促使ATM-Chk2路徑啟動,此時「鹼基切除修復系統」成員之一XRCC1就會產生活化作用,召集「鹼基切除修復系統」的所有成員,包括PoIβ與Ligase,一起前往突變位置,快速修復基因體。

沈志陽說,人們以為只有大型突變結構,例如游離輻射、尼古丁或是其它化學傷害,才會損害細胞,但實驗發現,生物呼吸產生的自由基,其實是數量非常龐大的小型突變結構傷害,還好細胞很聰明,它會發展出「鹼基切除修復系統」,解決這些傷害,只是過去科學家並不知道「鹼基切除修復系統」是否被特定的監測檢查蛋白所啟動。

乳癌是台灣婦女發生率第一名,每年約有六千五百名新發生病例,發生率與死亡率更是逐年攀升,醫學研究者都在與時間賽跑,希望爭取「及早發現、治療,以提高治療率」機會。

沈志陽提醒,人類基因不可能改變,但透過基因篩檢,卻可做好次級預防,提醒疾病高危險群做好健康管理風險。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