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記精選:麥克阿瑟(58)

font print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18日訊】很多美國人,包括陸海軍軍官,都認為菲律賓對美國的安全無關緊要,甚至在最壞的情況下會是美國的沉重負擔,但麥克亞瑟一如既往地堅信,亞洲將在以後的世紀裏主宰世界。當然,他並非誰一待這一觀點的人。19世紀年代最有影響力的著作之一,查理斯•霍爾的《國民生活及性格》一書的觀點也大致相同,並且其影響之大,以致於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大不到額都推出了限制現代科技外泄和亞洲移民進入的法律。

但霍爾指出,到2000年,而不是1900 年,亞洲將擁有現代科技,充足的外國資本,龐大而勤奮的廉價勞動力,亞洲會崛起於西方之上。霍爾做出了遠期警告,麥克亞瑟也一樣。麥克亞瑟關於菲律賓防禦的第一章名為“東亞的經濟革命”,他非常自信地宣稱,從此以後,歐洲和美國所發生的事情都無足輕重,不過是“花邊新聞”,真正的世界歷史劇將在一個古老而煥然一新的舞臺上演,一個長期衰落後鳳凰涅槃般富強起來的亞洲。

麥克亞瑟的錯誤在於,他認為菲律賓的地理位置將使其處於這一發展時期的中心。他宣稱,“從某些重要的方面來講,菲律賓群島是廣義的遠東地區最重要的部分。”他在憧憬未來的國際航空業發展時甚至認為,太平洋的東西向航線幾乎都要經過呂宋島。和噴氣時代以前的大多數人一樣,他肯定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在平面上的確如此。在地球這樣的球體上,長途飛行的最短距離是一條曲線,沿太平洋航線就是這樣一條曲線。
  
一方面他誇大了菲律賓的戰略重要性——他常說:“橫跨16個緯度。”——另一方面他又盡可能排除遭入侵的可能性。1936年8月,他對一些軍官演講時指出,在他父親的時代,10萬美國士兵花了3年才鎮壓了兩萬起義者。因此可以想見,至少要30萬人登上陸菲律賓才可能征服它。但這樣規模的軍隊至少要15p萬噸級的船隊,任何運輸大國——暗指日本——要這麼做都必將損害其經濟。他舉了英國的例子來強調他的觀點:“自從有了現代軍隊及其龐大輜重以來,英國就再沒有在其海岸上抵禦過侵略者。”是大海而非海軍保護了英國人。皇家海軍所做的只是“增強了”大海作為“防線的效力”——要是這消息傳到女皇陛下的海軍官兵們耳朵裏,他們定會大吃一驚。
  
他把艦隊的作用貶得更低,說他們的作用就是保證與本土的聯繫。有陸軍航空兵支持的海岸防禦比魚雷艇更值得信賴,但這毫無確鑿證據。沒有哪個國家這麼做過或嘗試過這麼做。
  
菲律賓地形崎嶇,大部分是山地和叢林,這也有助於防守和阻擋侵略者。而且全國人口眾多,可把成千上萬的人投入防禦。他還為軍事史上最後一次兩栖攻擊的結局而倍感振奮,即1916年對加利波利的攻擊。入侵的英法澳聯軍裝備著現代化的武器,但在裝備奇差的“歐洲病夫”土耳其士兵面前慘遭全面失敗。
  
海上封鎖也不會使菲律賓屈服。這個島國的糧食可自給自足。或者說麥克亞瑟是這麼認為的。但事實上,已位居世界第15位的人口正在迅速使糧食供給出現短缺。
  
麥克亞瑟深信,他的防禦計畫將改變美國的軍事安全。他給前助理陸軍部長弗雷德雷克•佩總寫信說:“我所做的遠不止單純解決菲律賓群島的安全問題。我們實際上在彌補我們太平洋防線左翼致命的弱點。我們從未使我們在這兒的海軍基地安全,海軍也從未把注意力真正放在這兒。現在一切都將改變……我們真正的太平洋防線將從阿拉斯加延伸到菲律賓。

這就要求在阿拉斯加有海軍基地。一旦這一切完成,我們的阿拉斯加一菲律賓防線將橫切太平洋上所有的航線,使我們能完全控制太平洋……古老的失敗主義者的阿拉斯加一夏威夷一巴拿馬防線在我看來有致命的缺陷……它使我們的海岸成為未來的戰區,此外,它還破壞了艦隊的機動能力……”並且,他給德恩寫信說,強大的菲律賓防線“將給美國在太平洋上以絕對的主導權,它將阻止任何進攻力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麥克亞瑟不僅不願關閉軍事基地,他還想使之現代化。他要求公共事業署提供大部分資金。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伊克斯很快地拒絕了麥克亞瑟要錢的要求,並對他力圖保住陸軍基地的做法大加嘲弄。
  • 說起來難以置信,儘管資金缺乏並且受到公眾恥笑,但和平時期陸軍部內部的士氣從1930到1935年來從未如此高漲過。當時在那幾任職的人對麥克亞瑟任總參謀長的表現幾乎沒有批評意見,而讚揚他的人卻比比皆是。
  • 1933年6月,麥克亞瑟在西點軍校的畢業典禮上講話。他的裝束,尤其是那條紫緞領帶,讓學員們五體投地。他說起話來眉飛色舞,直言不諱。他們從未見過這種上級。和大多數人一樣,他們以為大人物都是照本宣科,講話冗長空洞,令人生厭。但麥克亞瑟卻英俊瀟灑,性格獨特,給他們講話時像是憑靈感即興演講,而未經事前準備。他的魔力就在於新奇和直率。他事先並不背講稿,但要在辦公室15英尺高的鏡子前仔細排練。
  • 20年代,陸、海軍在軍種協作的問題上產生了激烈的爭吵,但麥克亞瑟任總參謀長時交了好運。當時的海軍總司令是海軍上將威廉‧維奇‧普拉特,他與陸軍的關係很好。最終普拉特成了麥克亞瑟最忠實的崇拜者之一。
  • (大紀元記者林珊如布里斯本報導)布里斯本市長麗莎紐曼為布里斯本市長慈善基金會籌募慈善基金,特地出版了「市長夫人的食譜」。布里斯本市長慈善基金會與聖喬治銀行於11月19日上午11時30分,為該書在布里斯本Dymocks書店位於麥克阿瑟大樓的分店,舉辦新書發表會。
  • 1935年10月,麥克亞瑟由82歲的老母親、嫂子瑪麗•麥卡蘭•麥克亞瑟、助手德懷特•艾森豪威爾和托馬斯•傑弗遜•戴維斯陪同,登上了西去的列車。他們去舊金山趕「胡佛」號輪船。「胡佛」號的船舷上將擠滿名流—一包括副總統約翰•南斯•加納及十幾名參議員和眾議員——全都是去參加菲律賓共同體成立及奎松任首屆總統的典禮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