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政要》選讀(二十)

陸志仝
font print 人氣: 30
【字號】    
   標籤: tags: ,

貞觀初年,太宗皇帝對身邊的大臣們說:「婦女幽閉於深宮中,情形實在值得可憐和同情。隋朝末年,隋煬帝無休止的選取宮女入宮,以至於離宮別館,不是皇帝常去的地方也都有很多宮女。這都要耗費百姓的財力,我不贊成這種做法。而且宮女除了灑水掃地之外,還有什麼用?如今打算放她們出去,允許她們自由選擇丈夫。這不僅節省費用,而且也能平息宮女的怨恨,使她們都能夠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於是先後從後宮及掖廷放出了三千多名宮女。

貞觀二年,關中乾旱,並發生大饑荒。太宗皇帝對身邊的大臣們說:「水旱不調和,都是因為國君喪失仁德引起。我沒有修養好德行,蒼天應當責罰我,百姓有什麼罪過,卻遭受這麼多困苦!聽說有賣兒賣女的人,我很憐憫他們。」於是派遣御史大夫杜淹去巡查,拿皇家府庫的錢財,贖回那些被賣的孩子,還給他們的父母。

貞觀七年,襄州都督張公謹去世。太宗皇帝聽說後,悲歎哀悼,並到郊外為他發喪致哀。有關人員上奏說:「根據陰陽書的說法:『喪日在辰日,不能哭泣。』這也是社會習俗所忌諱的。」太宗說:「君臣之間的情義就像父子一樣,哀痛發自於內心,還避什麼辰日?」於是便哭泣。

貞觀十九年,太宗皇帝御駕親征高麗,駐紮在定州。只要有部隊來到,太宗都親臨州城北門撫慰他們。當時有一個隨從的士兵病重,不能進見。太宗詔令把他抬到自己座前,詢問他的病情,並下令州縣的醫生給他治療。因此將士們沒有不心甘情願跟隨太宗出征的。等到大軍回師,駐紮在柳城,又詔令收集陣亡將士的骸骨,擺設牛、羊、豬三牲隆重祭奠。太宗親臨祭奠,哀悼痛哭,全軍將士無不落淚。觀看祭奠的士兵回到家鄉,把這個場景告訴陣亡者的家屬,他們的父母說:「我們的兒子戰死,天子為他哭喪,即使死了也沒有什麼遺憾。」太宗征伐遼東,攻打白巖城,右衛大將軍李思摩被敵人的弓箭射中。太宗親自替他吮血治傷,將士們沒有誰不因此感動並深受激勵。

評講:「仁惻(音冊)」的意思是仁愛和憐憫。據《淮南子·修務訓》記載:「堯立孝慈仁愛,使民如子弟。」這裡「使民」的意思是馭使老百姓;這句話的大意是:「唐堯樹立孝慈仁愛的美德,對待百姓(或說馭使百姓去做事)就像是對待自己的子女或兄弟。」從今天選讀的這幾段古文故事中我們也可看出,唐太宗確實是愛民如子,不管對朝廷的官員或是對普通的士兵,都充滿了仁愛。正因為這樣,士兵才會心甘情願的跟隨太宗出征,並在戰場上奮勇殺敵。正如《史記·袁盎晁錯列傳》所說的:「仁愛士卒,士卒皆爭為死。」

唐太宗對宮女憐憫,並放三千餘名宮女出宮,任求伉儷;從這件事情亦可看出,聖王仁惻的美德,完全是天性的流露,沒有一點的造作。筆者認為,做為一個人,只有完全去掉了私心,才會讓天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展現出來。

轉載 正見文章: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3/27/51208.html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唐代後期,由於銅材不足,唐武宗會昌五年(西元845年),下令將各地寺廟內的銅鑄佛像銷毀,用以鑄錢。這次所鑄的「開元通寶」錢,背後印有鑄造地的地名。這批開元通寶,稱為「會昌開元」。
  • 貞觀元年,太宗皇帝對房玄齡等大臣說:「使國家達到安定太平的要旨,在於對官員的考查和挑選。根據官員的才能授予適當的職位,盡量減少官吏的定員。所以《尚書》中稱:『任命官員,惟在選用賢才。』又說:『官員不一定要齊備,重要的是用人得當。』
  • 現在人一看到「封建」這個詞,可能會馬上想到所謂的「封建迷信」這個詞組或認為「封建」就是指一個人的思想很迂腐、守舊等等。其實這是近代中國大陸在黨文化流毒影響下的一種變異用法,「封建」一詞在中國古代根本就沒有這些意思。
  • 貞觀六年,太宗皇帝下詔書說:「我近來研究經史發覺,聖明的帝王哪一個沒有師傅呢?先前所上奏的法令中沒有見到設立三師職位的提議,我認為是不對的。為什麼呢?...
  • 剃頭擔子,一頭熱……
  • 過去大量使用的後果,至今仍繼續衝擊著全球的生態環境……
  • 客家特有的文化之一……
  • 傳統市集小販生財器具之一…
  • 在我國敦煌壁畫中有許多飛天的造型,正如大詩人李白所讚美:「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空。霓裳曳廣帶,飄浮升天行。」古代的畫匠能把姿態柔美的飛天畫的如此栩栩如生,其服飾絢麗多彩,而且出現在如此眾多的洞窟中,實在令人稱奇不已。現代畫家也有一些熱衷表現敦煌壁畫中飛天的精典之作,畫中的飛天一個個身姿純美,衣裙飄逸,彩帶飛舞,讓人目睹後如臨仙境,心地頓覺清澈澄明。
  • 客家民族熱情、好客、勤儉、團結,尤其是團結,真是一項了不起的傳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