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見證台灣林業史 阿里山鐵路將歡度97大壽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23日電)阿里山森林鐵路25日將歡度97大壽,這條與中華民國同齡的鐵路,原本是日人為了開發阿里山林場所建,後因伐木業式微而成為觀光鐵路,為台灣林業發展史留下見證。

阿里山鐵道文化協會創辦人麥正治表示,阿里山森林鐵路的開發,緣自日本治台初期,西元1896年林圯埔撫墾署長齊藤音作,率領東京帝國大學助教、台灣總督府技手、大阪朝日新聞記者等27人探勘玉山,途中發現阿里山廣大的針葉林場,於是呈報台灣總督乃木希典。

乃木希典根據齊藤音作的報告,研擬開發阿里山森林。隔年,齊藤音作更將「阿里山大森林開發計畫」送至總督府,獲得重視;而齊藤更深入阿里山區調查,發現阿里山原始森林中,盡是千年古木,再度向總督府報告。

台灣總督府接獲報告後,先後指派好幾批專家上山復勘,初估「積十萬町步」、「蓄積一億尺締」,尤其以高品質的針葉樹居多,日本內閣接獲台灣總督府的報告,認為頗具開發價值,但因高山木材搬運困難,經多方考量後,擬定阿里山森林鐵道開發計畫。

1900年3月2日,日本政府派鐵道部技手飯田豐二率隊探勘阿里山鐵道路線,後來日俄戰爭爆發,日本政府財政緊縮,於是中止阿里山鐵道開發計畫,直到1906年議會重新協議後,才決定委託大阪合資會社藤田組開發。

當年11月,嘉義廳技師小笠原富二郎上山勘查,在森林中發現一棵大檜木,估計有3000年樹齡,小笠原敬之為「神木」,這就是後來名聞遐邇的阿里山神木。這棵神木在被發現的90年後,於1997年7月1日在一場風雨中倒伏。

日本人自從發現阿里山的原始森林後,歷經多年的興築,阿里山森林鐵路終於在1912年12月25日通車,艱鉅的開發工程,總計有22人不幸殉職,工程耗費254萬4893日圓。

這條高山鐵路有兩個奇特之處,第一是在繞行獨立山時,以螺旋紋繞山三圈上山,並在山頂以「8」字型離開,因此乘客可以看到山腳下同一風景三次;第二是從屏遮那至二萬坪之間,以一進一退的「之」字型方式上山,這些都是全球僅見的鐵路設計方式。

阿里山森林鐵路,長度雖然只有74公里,卻能從海拔30公尺的嘉義市,上升到海拔2274公尺的阿里山,沿途歷經熱帶、暖帶、溫帶三種林相,舉世少有,因此也被稱為「台灣國寶」。

台灣光復後,阿里山原始森林經過日本政府30多年的開採,貴重的木材幾乎已被砍伐殆盡,國民政府接手後,原始林木所剩無幾,留下來的殘材、屑材,市場價值不高,因此政府自1963年停止自營,改為標售民營,鐵路也配合柴油化,轉向觀光發展。

1982年阿里山公路通車後,森林鐵路因乘客銳減,林務局不堪連年虧損,今年6月轉由民間宏都阿里山公司經營。但是,民營公司接手後,卻歷經多次颱風、超大豪雨侵襲,造成鐵路柔腸寸斷,使得這條鐵路的命運更形坎坷。

這條有近百年歷史的高山鐵路,今年風災期間受創最嚴重的部分,是奮起湖至阿里山之間的高山段,風災後,直到今年11月底才修復,民營公司為了配合森林鐵路通車97週年,決定25日為森林鐵路慶生並復駛,期盼重現往日光輝,再創阿里山森林鐵路傳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