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聞:楊師群製作的課件幻燈片

《古代漢語導論,大學語文第一課的漫談》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12月6日訊】

古代漢語導論
大學語文第一課的漫談

大學與中學的區別
你對大學的學習生活有什麼樣的期望?
大學的學習生活與中學應該有什麼樣的不同?
你對大學老師的精神面貌抱有什麼樣的期待?
踏入大學的大門,也算半個知識份子了。知道什麼是知識份子?怎樣才算一個真正的知識份子嗎?

教育的目的與價值何在?

不能把人當作強制接受什麼的容器。
孩子是成長中的自由主體,教育的目的是呵護他們的自由成長。
提供必要的基礎知識、真實信息、文化教養、職業技術或專業智能。
告之前輩經歷過的痛苦和快樂、掙扎和奮鬥、風險和焦慮、絕望和希望……
尊重學生的個性自由,發展自我同時有益社會。
什麼叫素質教育?
什麼是素質?人的最重要的素質是什麼?是人格精神!
真正的素質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的人格獨立和精神健全,這是萬業之本、創造之源,也是人類發展的目的。
學習的樂趣,奮鬥的幸福,創造的成果,人生的意義,就在於自己發現自己,自己完善自己,自己為自己開闢繁華似錦的精神天地和物質財富。
不要做社會、知識和人生的奴隸,而要做其主人。

獨立思考與批判性思維

2006年10月,耶魯大學校長在中外校長論壇上的演講:大學教師的主要工作應是教會學生如何獨立思考?要讓大學生具有批判性思維習慣。
芝加哥大學校長說:大學之所以名大學,只有一個理由,即他必須是批判的中心。
為什麼要獨立思考?為什麼要培養批判性思維習慣?人類進步及其社會發展與批判性思維的關係,你思考過嗎?
台灣學者殷海光 《怎樣才算是知識份子》
一個知識份子不止是一個讀書多的人,一個知識份子的心靈必須有獨立精神和原創能力。
知識份子必須是他所在的社會之批評者,也是現有價值的反對者。批評他所在的社會而且反對現有的價值,乃是蘇格拉底式的任務。
一個知識份子為了真理而與整個時代背離不算稀奇。有時為此,他得付出生命的代價。
為什麼還要學古漢語?
中學不是學過了嗎?大學我又不學漢語專業,為什麼還要讀古代漢語。
古代漢語是文科的學習工具,是把握中國歷史、傳統文化的工具。
任何一門文科學科都需要瞭解自己的歷史,有關學科的發展史,工具是基礎。
而要掌握這門工具又相當艱難,中國古代的主要學問幾乎都凝聚於此,古人將這門學問搞得相當神秘、晦澀。

充滿模糊概念的文字體系

儒家學說的「仁」、「仁政」、「理」
道家學說的「道」、「氣」、「太極」
墨家學說的「天」、「天志」、「明鬼」
法家學說的「法」、「術」、「勢」
陰陽家學說的「陰陽」、「五行」
以上術語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關鍵理念,如何把握這些理念是相當困難的,或者說沒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文化基礎,就無法作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敢於提出問題,思考問題

為什麼中國上古社會要走向如此專制的政治體制?且影響深遠?
如何評價秦始皇統一的歷史進程?統一就代表進步嗎?
為什麼中國傳統文化沒有「人權」概念,或者說權利意識非常淡漠?
為什麼中國有數千年光輝燦爛的歷史,到近代卻如此愚昧落後而挨打?
美國為什麼要指責中國人權問題?為什麼不將其提案翻譯出來,讓人們看看美帝國主義是如何反%%%華的?

大學主要是培養自學能力

大學與中學的差別:學習決不是背誦教課書上的所謂重點或標準答案,而是要獨立思考有關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有所謂:中學求同,大學求異!
或者說,教育的目的不僅要你熟悉已有的成果,更要你懷疑已有的成果,能提出自己對它的解讀。
這就要求你掌握自學的能力,其中文字功底應該說是最基本的一種能力。

文科課題沒有正確答案

教師講課的目的並不是將所謂的正確答案灌輸給學生,讓學生聽之,背之。相反,教師只是把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或者如何研究得出其觀點的過程告訴同學,讓同學得到一定的啟發,同時又不滿足,於是進行補充、完善,以訓練研究方法,培養創造性的能力。
同樣,學生不能只知從老師那裏獲得一個所謂結論,要自己去探索,要從獨立的思考中獲得學業的進步。
要敢於懷疑一切!
馬克思的座右銘:懷疑一切!
人們習慣於接受答案而不去辛苦地考慮其答案的探索過程,尤其是這結論是否存在真實的根據?於是其所謂「知識」不但膚淺,甚或是偽知識。
所以要獲取大量的各類信息,認真思考這些信息,尤其是不同觀點的信息。
然後是突破傳統思維模式和教育模式強加給我們的思維定式,打開探索慾望的突破口。

中國人缺乏深遂的思想信仰

猶太作家赫斯說過:中國人與猶太人是兩個不幸民族的典型例子,前者只有軀體沒有靈魂,後者只有靈魂沒有軀體。
西方人重視靈魂而輕視肉體,靈魂的核心是信仰與理智,它主宰其他方面。
中國人雖也有「靈魂」概念,但與西方有很大的不同。它只指一股生命之氣,一種虛化的身和飄遊的意識,不具有信仰、理智、主體方面的自定義功能,總體上仍屬肉體範疇。

和為貴與穩定壓倒一切

和為貴的傾向,使中國人在政治方面只要求安定,而不是為自己的權利奮鬥。因此,一個政府只要能夠維持安定的局面,中國人就可以讓它的意志強加在自己身上,可以由它來代表自己的利益而感到不關痛癢。
西方那種在平等基礎上,每個人、每個團體都為自己權利而鬥爭,不能容忍一個一元化的權力結構壓在眾人頭上的文化表現,對中國人來說是無法理解和接受的。
中國人的人格結構以實用為主
民以食為天!中國人重視感觀享受,講究實惠,最重視「吃」。
中國數千年悠久的文化中,最發達的是實用的政治統治術和一些生活技藝,最缺乏的是一種超驗的彼岸信仰追求,由是跪拜在現實的權力腳下。知識者主要在權力的指揮下,運作自己的思維。
中國人不理解西方人:「若為自由故,兩者(生命與愛情)皆可拋」的精神文化。

孫隆基 《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

中國人是世界上最趨向於「團結」的民族,也是世界上最喜歡整自己人的民族。
在中國人的政治鬥爭中,雙方都將自己打扮為整體利益的代表者,都將「搞分裂」、「破壞團結」的罪名加予對方。
在保持「面和心不和」的狀態下,彼此的鬥爭在「團結」的形式下進行。這種大家分不開但又必須互相整來整去的情形,就好像大家庭中的婆媳、妯娌鬥法一般,彼此變成虐待狂與被虐待狂。

深入解剖中國文化基因是研究社會科學的基礎

從有關人的觀念,從各類經濟的運作,從社會團體的結構,從專制政權的形態,從法律文化的傳統……各方面入手,而古漢語肯定是最基本的工具。
同時更需要用現代的普世價值觀(自由、平等、民主、人權、法治等)作為研究工作的目的,自覺進入艱苦的文化基因轉型的社會現代化歷程。

台灣學者殷海光 《文化的展望》

如果權力決定其他成年人只能知道他許可知道的,只能閱讀他許可閱讀的,只能發表他許可發表的,如果有這樣的事情,那麼這是對人類全體的侮辱。
任何人有追求自認為是真理的自由,也有表述自認為是真理的自由。那種只許他人知道片面消息,造成民眾井蛙之見,觀念坐牢,這是虐政中最虐的一種。
本課程的學習方法與要求
主要閱讀課文的篇目
每篇課文的時代背景,有關文化傳統。
弄通每個字、詞的涵義,讀懂課文,並能翻譯詞、句、段落。(不講求語法)
從所讀課文中得到什麼啟迪,或者有什麼思想方面的收穫。
主要培養對文字的把握功底,對文化遺產的獨立思考能力,理解中國傳統社會的文化特質及對今天的深刻影響。
勇於發言,暢談思想
繼承蔡元培先生的辦學傳統:

學術自由,兼容並包

遵循伏爾泰的名言:你說的話,我一個字也不贊成,但我要拚命力爭你有說這話的權利。
同學們要勇於發表自己的觀點,暢談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平等的態度與老師爭論,存在不同觀點是非常正常的,不要屈服於老師,也不要盲從權威,而要在學習中找到自我。
如何對待不同的思想觀點
有種革命邏輯聲稱: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你同意嗎?
這是一種極其簡單化的低級思維定式,它看不到事物的複雜而豐富的內涵。更為惡劣的是,人們會由此養成對不同意見持敵視態度的思維習慣,似乎只有觀點一致才算正常,它使人們心胸狹隘。尤其是掌權人的偏執,不但許多無謂的爭執和錯誤由此產生,更導致許多人間悲劇殘劇的發生。

要學會寬容!

智力非常發達的人才寬容。不寬容實際上是一種軟弱的表現,當一個人沒有足夠的知識,又要維護自己的權威地位時;當一個人並沒有掌握真理,而又要以真理的化身自居時;當一個人固守陳腐的教條,而拒絕歷史進步時;當一個人目空一切,自作井底之蛙時,這個人必然是不寬容的。房龍《寬容》(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冉雲飛:大學裡的極品告密者
上海一教授上課批評政府 被學生告發
三妹:從學生告發老師看大陸中國人的畸形愛國和臣民通病
「學生告老師反革命」引起網民熱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