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19日訊】
蔣介石提倡“新生活運動”
1934年2月19日,蔣介石在南昌行營擴大紀念周上講演《新生活運動之要
義》。發起新生活運動。他說:“我現在所提倡的新生活運動”,簡單的講,“就是要使全國國民軍事化”。提出要以孔孟的禮、義、廉、恥,以及,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為道德標準,統一人們的思想。

蔣介石、宋美齡在南昌推行“新生活運動”
美軍登陸硫黃島印發戰役
1945年2月19日,美軍在小笠原群島的硫黃島登陸。島上有21000名日本守軍,他們把火山岩斷層塊修建成可連接通道、坑道及秘密出口的要塞。23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終於在島上的最高點插上國旗。但直到次月16日,硫黃島才被全面征服,日軍總共有216人被俘虜。
李如松援朝抗倭收復平壤
1592年,日本權臣豐臣秀吉發動侵略朝鮮戰爭,朝鮮向明朝求援。明朝于1592年底派李如松為東征提督,率明軍7萬多人東渡,1593年2月19日,李如松親自率領敢死隊向盤踞在平壤的日軍精銳部隊發起衝鋒,勁弩齊發,煙焰蔽空,激戰到中午,日軍敗退。平壤戰鬥共殲敵1萬多名,俘虜不計其數。
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誕生
尼古拉‧哥白尼(1473—1543),波蘭天文學家。1473年2月19日誕生于波蘭維斯瓦河畔的托倫城一名商人家庭。1491年他到克拉科夫大學就讀,學習醫學、天文和數學。1496年去義大利波倫亞大學進修教會法,同時繼續鑽研天文學和數學。 他觀察天體30餘年,創立了“太陽中心說”,但在教會統治的時代,他不敢公開。直到1543年5月24日,他的生命即將結束時,在友人的鼓勵和幫助下,才將《天體運行論》公諸於世。
“米騷動”
1836年,由於連年發生災荒,引起米價上漲,城市下層人民極度饑苦。大鹽平太郎要求官方救濟,遭到拒絕;要求豪商貸款,遭到非難。1837年2月19日,大吸市民和附近農民在他領導下搗毀米店,焚燒富商住宅,把糧食分給饑民,歷史上又將這次起義稱為“米騷動”。起義當天即遭鎮壓。在交戰中,大飯市街被焚毀。大鹽平八郎與其子被官軍發現包圍,在3月27日自焚而死。
鱷魚吃掉900名日本兵慘案
蘭裏島為緬甸最大島嶼,面積2300平方公里,位於孟加拉灣東側,距大陸最近處30餘公里。島上灣澳曲折,潮灘廣闊,全是紅樹林沼澤,漲潮時樹梢露出水面,退潮時是風雨不透的密林,成為鍔魚的巢穴。
1945年2月19日,近千名侵緬日軍被英軍圍困,隱蔽龜縮于蘭裏島一個海灣沼澤地。夜深漲潮,日軍正要遷移到乾地,數米長的鱷魚傾巢而出,從四面八方撲向人群,吼叫著撕扯吞噬。日軍陷於泥淖,難展拳腳,開槍也嚇不退鱷魚。血腥味引來更多的鱷魚,絕望的慘叫聲響徹天際。翌日黎明,不聞人聲,紅樹林東倒西歪,潮灘血肉模糊,到處是頭顱和斷手殘肢,鱷魚還在進餐呢。除20名傷患爬上陸地倖免一死外,約900人葬身鱷腹。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作家紀德去世
81歲的法國作家安德列‧紀德於1951年2月19日逝世。紀德的主要作品有:《蔑視道德者》、《梵蒂岡的地窖》、《如果種子不死》、《偽造貨幣者》等。1948年11月,獲諾貝爾文學獎。
魏徵進言:“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628年2月19日(唐貞觀二年正月初九日),唐太宗問魏徵:“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魏徵對唐太宗說:“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是故人君兼聽廣納,則貴臣不得空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
前中共黨魁鄧小平逝世
1997年2月19日,前中共黨魁鄧小平逝世。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