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者,薛爾頓教授(Reinhard Selten),在台北觀賞神韻演出後大表讚賞。(攝影:丹尼爾/大紀元)

諾貝爾獎經濟學家:神韻太引人入勝了

2008年03月16日 | 18:55 PM

【大紀元3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唐浩台北報導)「這是場非常令人驚豔的演出,我很喜歡。」榮獲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德國波昂大學教授薛爾頓(Reinhard Selten),在觀看神韻紐約藝術團演出後大表讚賞,並三度使用「引人入勝」(enchanting)一詞推崇神韻的傑出成就。

接受台灣政治大學邀請來台進行「大師講座」的薛爾頓,16日(星期日)下午特別抽空前往台北國際會議中心,欣賞神韻在台北的第三場演出。平常專注於研究工作、少有餘暇接觸文藝的薛爾頓對於神韻的內容大為驚喜,「整場演出的一切安排都讓我覺得相當驚奇,每一幕的內容都千變萬化、令人目不暇給。我平常是不太喜歡看舞蹈表演的,但神韻卻讓我深深著迷。非常棒。」

滿頭華髮的薛爾頓,儘管名滿天下,但在受訪過程中仍不改學者的嚴謹作風、不時地停頓沈思,只為尋找最準確的字彙來形容神韻帶給他的不凡感受與觸動。

「整個演出風格讓我深感興趣,舞台背景的圖像(按:指天幕)相當漂亮,有時還會栩栩如生地移動,讓我感覺相當驚奇。舞蹈、音樂也都很棒。」薛爾頓強調,神韻是一場傑出的視覺饗宴,然而聽覺方面帶給人的美妙感受也不遑多讓,「特別是音樂,我覺得這種傳統音樂是中華文化裡面最讓我欣賞的元素。」神韻觸動無數人心的絕美音樂,也深深緊扣薛爾頓的心弦。

走遍世界各地的薛爾頓表示,從來沒在哪個地方見過這樣的演出,「到北京看歌劇,規模也都沒有這麼宏大。」薛爾頓特別指出,和中國大陸的歌劇、雜戲特技等相較,神韻的節目不僅無與倫比、且震撼人心,「北京那邊演的大多是雜耍特技、比較沒有感動人心的部分。雖然有些音樂聽起來跟神韻有點相似,但我覺得神韻的音樂能讓人感動。」

1994年以「非合作賽局理論之均衡分析」(Equilibria in the Theory of Non-cooperative Games)的傑出研究、與美國知名數學家奈許(John Nash)以及匈牙利裔美國籍的合桑義(John C. Harasnyi)共享當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薛爾頓,儘管專擅項目是數學和經濟學,但在觀看神韻過程中,卻觸發他思考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的異同之處。

「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有很顯著的差異,畢竟源自不同的傳統,但不太容易完整的說出差別在哪。」薛爾頓認為,中西方文化不是全然迥異的不同,「因為在古代,那時中國文明相當豐富、國勢強大,中華文化有不少東西,過去也傳到歐洲,對歐洲文明造成影響。所以那些中國風味的畫作,對我們而言其實並不陌生。」

沒有宗教信仰的薛爾頓,對舞台上、天幕上所呈現的佛、道、神形象,感到相當難忘,「(當看到舞台上的佛道神時,)我看得相當入神,那給人一種很古老、歷史悠遠的感受。」

「太引人入勝了(enchanting)!」薛爾頓不斷覆誦著這個詞,希望告訴每個人神韻是一場如此優異的國際一流演出。(http://www.dajiyuan.com)